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旅游是21世纪增长最快的旅游项目,也是21世纪中国旅游的发展方向。丹江口官山镇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官山镇文化旅游资源几乎处于原始未开发状态。通过对官山镇实地考察,并对其发展文化旅游的各种现实条件进行分析,试图在新的旅游市场环境下探讨该地发展文化旅游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民族文化体验旅游成为国内旅游发展的热点之一。作为拥有丰富而浓郁文化旅游资源却还处于旅游发展起步阶段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黔西南州能否通过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体验旅游从而获得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进行分析,可以对黔西南州发展民族文化体验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1研究背景文化旅游是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对人类文化的一种感知与了解的过程,并加入自己的主观思想进行加工,获得文化内涵并深度参与的一种文化体验。文化旅游融合了资源、环境、人口、社会背景等多方面因素,将文化渗透到旅游过程之中,又以文化作为旅游的主题,二者相辅相成,展现出旅游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旅游纪念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它是旅游风景区独特文化的载体,具有文化含量高、工艺性强、有纪念意义等特点,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指出乐山纪念品在开发、制作、销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乐山旅游资源和客源的基础上,对促进乐山旅游纪念品的发展提出具体的开发和销售策略。  相似文献   

5.
苏州的旅游业稳步发展,依托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发展的民俗节庆旅游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经过对苏州民俗节庆旅游的分析,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宣传力度不均衡、品牌少,知名度低、主题很多,但缺乏个性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对策,期望能对苏州未来的民俗节庆旅游开发和发展提供一点线索。  相似文献   

6.
黄河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板块旅游公路的建设对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开发旅游资源、挖掘民族文化、丰富国民精神需求均具有积极意义。针对黄河板块旅游公路的特殊性,从选线、慢行系统、沿河景观、沿河路基等方面分析设计要点,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黄河板块旅游公路设计过程和思路;同时,针对黄河旅游公路建设中重难点如沿河路基设计、高路堤稳定性等问题进行重点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7.
用安全的视野审视娄底文化旅游,主要以其作为文化旅游核心资源的紫鹊界梯田、曾国藩故居、梅山文化等为主要关注对象,考察其存在的发展意识、发展条件、发展程度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探究解决安全隐患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韦理梅 《中国电动车》2013,(10):110-112
饮食文化作为重要的旅游产品,在旅游产品开发中,虽然进行得比较早,但长期以来扮演的只是旅游产品中的配角而已,要把饮食文化产品做成一个主题突出的文化旅游产品,是近年来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桂林主要饮食文化产品的概况入手,分析了桂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度挖掘饮食产品文化内涵、突出桂林地方饮食特色以及加强宣传等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9.
河南文化旅游产品层次开发与市场设计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利 《中国电动车》2007,(12):66-67
本文通过对文化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初步介绍,指出河南文化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具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并进一步提出河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层次结构及市场运作设计思路,以便更好地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伍孝勇 《中国电动车》2009,(10):59-60,58
休闲旅游这一新的生活方式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得到快速发展。传统的旅游方式已难以满足旅游市场的多元化需求,旅游产业重组势在必行。本文从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及休闲旅游的发展入手,根据张家界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对张家界开拓休闲旅游板块进行可行性分析,为张家界旅游产业重组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1.
旅游的发展是以文化为纽带的,而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基于人们对乡村的渴望、了解和认识。也即“乡村文化”。所以发展乡村旅游,必须要深刻认识并挖掘乡村文化,才能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的开展。文章从国内外乡村旅游的起源来挖掘乡村旅游的本质及其内涵,旨在为今后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2015年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明确了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性,郑州是河南省的省会,又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进行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势在必行,郑州可依托自身资源进行各类文化开发,通过加大文化旅游产业投入、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坚持文化植入旅游、加强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保护等途径来打造郑州市文化旅游产业精品,为河南省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湖湘文化博大精深,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是近代湖湘文化的代表、湘军统帅,他倡导经世致用、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他在立功、立德、立言以及治身、治家、治学、治军、治国等方面独树一帜,影响深远.而湖南双峰县荷叶镇作为曾国藩故里,其在旅游发展的地位上却远远不及曾国藩在国内外的地位.因此,文章在分析曾国藩故里旅游开发的社会经济、交通区位、资源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解析,提出了曾国藩故里旅游开发的战略措施,以期加快曾国藩故里的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水利旅游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水利经济的增长,并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四川发展水利旅游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与威胁,有助于更好的探索四川发展水利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社会效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敏  喻翔  蒲云 《公路》2006,(12):123-126
对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通车以来的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估,重点通过项目通车前后情况的对比,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旅游、交通等方面分析研究了二郎山隧道修建所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论文的研究可为今后落后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公路建设项目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叶瑞云  周玉松  衷平 《公路》2021,66(12):257-260
乡村振兴的提出和发展,需要更便捷更有价值的交通方式带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快速崛起.基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提出旅游公路规划原则,并以广东岭南地区的生态旅游公路为例,进行规划路线方案比选分析.提出旅游圈层理论使乡村特色地形地貌、少数民族民族文化、风景园林等互相辐射以打造旅游经济圈.以绿色环保、景点资源、少数民族聚居地等能够最大化带动乡村经济为线路比选依据选出一条最适合的旅游公路线路.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快速稳健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保护不到位,对旅游形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本文从分析内蒙古旅游形象的现状入手,以诊断问题为目的,依照突出蒙古族地方文化特色的原则,对优化内蒙古城镇形象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浙江省漂流旅游发展历程,并对省内的主要漂流旅游项目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它们普遍具有品牌重复性强、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服务水平低等问题,并提出应从主题、设施、文化、服务等方面进行差异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大交通带动大旅游,打造全域旅游区"交通+"的创新模式,是交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发展趋势之一。黔南州地理环境独特,民族文化鲜明,红色文化影响深远,茶文化源远流长。通过对该区域旅游资源的综合分析,创建以文化为魂、公路为骨架、景点为目的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打造集天文地质风貌、民族文化特色、山水田园风情于一体的旅游路网景观规划,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卢宅古建筑群是江南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在介绍卢宅古建筑群所拥有的旅游开发价值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它作为一个旅游景点所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而探讨卢宅旅游的意见,以期卢宅古建筑群能被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其灿烂的建筑文化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