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木文通过铁路干线运行的三类主型机车现职男性乘务员2111名4222只眼的5m 远视力(单、双(?))、1m 中视力(单、双眼)状态受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明确指出年龄是影响乘务员中心视力的主要因素,远、中视力明显衰退的年龄阈值分别为45岁和40岁,并对年龄阈值前后两组的正常值进行了探讨,结合乘务员视作业环境和行车事故的调查,提出了修订铁路机车乘务员中心视力职业体检标准。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抽选了北京地铁地下作业人员965名与地面对照作业人员257名,作为中心视力检查对象,年龄在18-60岁,本职工龄为0.5-27年,用E字对数视力表进行测试,其结果表明两组的中心视力并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都有随年龄增长而视力下降的规律,而50岁以上视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机车乘务员视觉功能特性,分析高速列车对其视觉功能的要求与变化。方法测定机车乘务员中心视力、双眼直体视觉、快速暗适应、色觉和视野等指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年龄是影响机车乘务员视觉功能状态的主要因素,且呈负相关关系。结论高速列车对机车乘务员视觉功能的要求更高,尤其足中视力、快速暗适应能力与色觉功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湘西铁路中学生视力减退的现状,对具有代表性的怀铁一中1 000多名学生进行了为期3年的视力监测.结果表明,1996~1998年间,学生视力不良率一直持续在42.95%~52.08%,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差异显著(x2=64.25,P<0.05);女生视力不良率均明显地高于男生,差异非常显著(x2=31.24,P<0.01);高中生的视力不良率非常明显地高于初中生,差异非常显著(x2=53.01,P<0.01),说明视力不良率随学生学习阶段的增加而逐年升高.  相似文献   

5.
铁路桥梁监测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手段。为提升现有监测系统对铁路大桥人员入侵的检测能力,设计了基于智能视觉的铁路大桥人员入侵防护系统,该系统由视频平台、智能视觉平台及业务管理平台组成。采用YOLOv5目标检测模型进行人员入侵检测;同时,采用多种图像数据增强技术,扩增训练数据集,进一步提升目标检测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场景适应能力。在包神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万南站区黄河大桥对该系统进行了部署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对人员入侵检测的准确率为95.3%,检测实时性为2 ms;人员入侵检测的准确率与实时性均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视力低下是中学生常见病之一,是影响学生学习与身体健康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城市和农村电视、电脑在家庭中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更关注青少年的视力低下问题.为预防视力低下的发生,笔者对三亚市城乡中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大风环境下P62K型空棚车横向振动偏移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辆动态偏移量检测方法,对P62k型空棚车在大风环境下停留和运行时的横向振动偏移量进行了实车测试试验,分析了列车在风区无挡风墙区段和各种挡风墙后停留时的横向振动偏移量系数.结果表明:空棚车在非风区和风区运行时的最大横向振动偏移量分别为83mm和137 mm,在风区无挡风墙区段和不同挡风墙后停留时最大横...  相似文献   

8.
采用MTS试验机对典型板式轨道充填层用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SCC)进行抗压疲劳测试,分析在动荷载、动荷载+饱水2种条件下,SCC动态性能、吸水率、抗压强度以及残余应变等参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动荷载次数的增加,各组SCC动态性能和抗压强度均降低,而吸水率和残余应变均增大。SCC在动荷载作用100万次时,动荷载+饱水组较动荷载单独作用组的动态弹性模量、动态剪切模量、动态泊松比和抗压强度分别降低了4.5%,2.4%,5.2%和6.7%,而纵向残余应变增大了8.9%,横向残余应变增大了6.4%,疲劳损伤度D增大了2.4%。水和动荷载的共同作用加速了SCC性能的劣化。  相似文献   

9.
魏瑶  夏琼  王旭 《铁道建筑》2020,(5):67-71
介绍铁路路基动态变形模量理论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动态变形模量的测试原理,采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动态变形模量的测试过程,分析承载板与土体接触压力、路基动态变形模量的影响因素,并计算动态变形模量的有效测试深度.结果表明:在承载板中心一定范围内,接触压力模拟结果较理论计算值大;土体的动弹性模量对接触压力影响很小,可以忽略;路基动态变形模量测试冲击荷载作用下,土体只发生弹性变形;动态变形模量与土体动弹性模量呈线性关系,路基动态变形模量的模拟结果大于理论计算值;土体的泊松比对动态变形模量影响较小;动态变形模量有效测试深度建议取0.5~0.6 m.  相似文献   

10.
针对道岔区侧向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的现场病害定位难度大的问题,基于Frenet坐标系和笛卡尔坐标系的映射关系,将道岔区轨道几何状态静态检测的空间点坐标转化为动态检测的空间曲线,并采用线性相位有限冲激响应(Finite Impulse Response,FIR)数字高通滤波器进行空间滤波,获得与动态轨道几何不平顺相同波长范围的轨向及高低,实现动静态检测的匹配。与静态检测传统弦测输出不同,该匹配方法不会导致轨道几何不平顺幅值发生畸变,借助静态检测的空间定位数据,横向对比动态检测输出,可快速完成道岔区侧向病害定位,对道岔区现场养护维修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