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总结了铁路隧道检测与监测技术的现状,介绍国内外新的检测与监测技术,根据当前隧道建设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指出了隧道检测与监测技术仍存在的数据传输速度慢、人工识别效率低、检测与监测体系不完善3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最新的科学技术进展,分析了隧道检测与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表面波检测原理与技术特性,对空心车轴内孔表面波检测方案进行了设计分析与试验验证,实践证明,采用表面波检测方案,在保证检测质量的基础上,可大幅提升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内外接触网参数检测的需求,对非接触检测和接触检测的几种检测方式进行了对比,提出一种新的接触网非接触式检测装置,介绍了装置总体设计思路与原则及系统组成,通过试验检测调整了该检测装置的参数设置,实现了接触网参数高精度检测。  相似文献   

4.
陈凯  俞劲进 《铁道勘察》2009,35(4):41-43
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控制网检测的必要性,总结了检测前控制网方案的审核内容.针对GPS网检测与加密导线网检测进行了精度分析与评价,以杭州地铁一号线平面控制网为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轨道检测体系产生的多源异构检测数据未能有效管理,导致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有效支撑养护维修决策的问题,本文以动态检测数据为基础,提出了轨道检测数据融合管理业务集成架构,并基于集中存储、预处理、质量评价、按需发布等业务需求,设计了检测数据融合管理业务集成系统。系统采用分布式管理体系与数据共享模式,对检测数据的存储与共享进行规范化管理;运用数据预处理与数据质量评价方法,实现了检测数据自动化和标准化处理,从而为线路质量分析评价提供稳定、可靠的检测数据。  相似文献   

6.
目前采用人工回放方式对钢轨探伤车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并与同一线路周期检测的钢轨伤损记录表进行对比,形成当次检测报告,实现钢轨伤损预警。人工回放与对比分析过程效率较低。提出一种基于智能识别技术与周期检测的钢轨伤损自动预警方法,结合线路基础信息数据库,通过对钢轨探伤车检测数据中的超声波反射体进行智能识别,输出超声波反射体的类别与位置,生成含有各类超声波反射体的序列(区段检测数据),基于编辑距离法将区段检测数据与区段标准检测数据(由周期检测数据生成)进行自动对比,形成检测报告,提高了数据分析效率。通过对某铁路集团有限公司5个区段的检测数据进行伤损自动预警测试,将自动预警结果与人工预警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7.
路基检测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路基检测技术的发展,总结了路基检测的内容、要求和作用,根据检测对象对路基检测方法和技术作了分类,分别论述了铁路新线路基和既有线路基的检测指标与检测方法,指出对于不同的检测目的和线路状况、病害类型,应选择的不同的综合检测方法,以合理有效地利用路基检测方法,提高检测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整体车轮智能化磁粉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检测系统的设计和检测工艺的确定与验证,确定了可靠的智能化磁粉检测工艺。智能化磁粉检测系统的运用降低了人为因素对检测质量的影响,实现了车轮磁粉探伤提质改造升级。  相似文献   

9.
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系统专用检测台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涛  李明 《机车电传动》2007,(3):65-66,73
GFX型专用检测台是针对自动过分相系统的检测与维修而开发研制的检测仪器.主要分析了专用检测台的电路组成及其原理,介绍了检测台的面板和检测功能.经现场使用证实,GFX型专用检测台保证了自动过分相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基于CPⅣ轨道基准网轨道三维检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CPⅢ轨道控制网的轨道三维检测系统对计算轨道被检测点坐标与轨道中线坐标较为复杂,检测精度不够高的问题,建立一种基于高精度CPⅣ轨道基准网的轨道三维检测系统的数学模型,该检测系统采用双全站仪的轨道检测小车直接捕捉CPⅣ基准网棱镜,消除CPⅢ轨道三维检测系统对全站仪进行设站所带来的繁琐与误差,并通过欧拉角与刚体运动规律的原理简化检测系统的数学模型,可以快速计算出轨道被检测点坐标与轨道中线坐标,CPⅣ轨道三维检测系统显著提升了轨道的检测精度与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