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对隧道研究区定性分段的基础上,从影响水文地质单元分区的因素入手,确定各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隧道区各段进行了评价,将属于同一等级的相邻段划分为一个水文地质单元。结合狮子洋隧道实例,为水文地质单元的划分提供了一种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2.
崔建宏 《路基工程》2015,(1):141-146
六沾铁路复线乌蒙山一号隧道工程穿越梅花山主脉,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结合地质调绘、物探、钻探、水文地质试验及室内试验资料,论述隧道通过的地层富水性、蓄水构造、水文地质单元,以及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采用降水渗入法和地下水动力学法对隧道涌水量进行预测和评价,提出了隧道可能发生涌突水危险性的段落及相应的对策建议,供隧道防、排水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筠连隧道工程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条件的研究,进行了水文地质单元划分。在水文地质分区的基础上对筠连隧道进行施工涌突水危险性评价,总体上隧道中危险区以上占96.2%,涌突水危险性较大;在水文地质分区及涌突水危险性评价的基础上,又对初步拟定的隧道施工工作面进行危险性评价,为优化工作面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永龙隧道工程实例,根据其水文地质条件,详细介绍了隧道涌水量预测方法,其中对水文地质参数的选择、计算公式的选择与推导作了详细论述,最后总结了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以曾文越域引水隧道工程为例,透过三维水文地质模式评估隧道施工期间之涌水。依据区域地质图及细部设计阶段地质图建构三维水文地质模型,并透过现地试验结果、水位观测结果、隧道内量水堰及隧道洞口总出水量等量测结果进行水文地质参数率定。所建议之分析模式除可用于评估后续施工所可能遭遇之涌水灾害外,亦可评估隧道开挖对邻近水文环境之影响,并将评估成果回馈至隧道设计及施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上皮林隧道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对隧道中形成突水涌泥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上皮林隧道突水涌泥的形成原因。本文对于山区岩溶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和突水涌泥的原因分析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宝塔山隧道为例,介绍了隧道水文地质调查及涌水量预测的方法。通过分析隧道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类型,确定了碎屑岩类裂隙水为主要地下水类型。采用地下水径流模数法和地下水动力学法对隧道的涌水量进行预测,测出左右线隧道涌水量分别为8 334.4 m3/d、8 338.0 m3/d,属于中富水洞体,为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青海省国道227线大坂山高寒隧道病害类型、分布等特征,设计隧道病害检测方案,并进行病害检查和检测。在专项病害检测结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隧道运营条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气候特征,进行病害成因分析和隧道运营状态评定,并给出隧道养护和处治建议。为类似隧道工程病害检测和状态评定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基于茅坪山隧道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条件的研究,对茅坪山隧道进行了水文地质分区,有利于茅坪山隧道施工风险评估及涌突水的预防;在施工过程、隧道贯通后进行水文地质持续性观测,有助于辅助坑道“临时工程发挥永久作用”及岩溶水动力分带的再确认;在运营期间进行水文自动化远程观测,为隧道运营风险预测、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支坪隧道岩溶水文地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结合大支坪隧道勘察阶段的成果及施工阶段的涌水特征,对隧道区岩溶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隧道岩溶发育较深,不同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对隧道产生的影响不同.建议对隧道进、出口段和中部,应采取不同的工程措施,才能有效地达到处理和防范目的,以避免施工中的涌水和突水突泥的风险,使隧道施工得以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