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轿车情报》2006,(2):20-20
1月8日,位于苏州市金阊区的“苏州车市”举行开工典礼。它是依托金阊新区,坐拥312国道,沪宁高速出入口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全力打造苏州市规模最大的集汽车零部件贸易、整车和二手车交易、会展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汽车、汽配专业市场。  相似文献   

2.
车市低迷,汽车市场、汽车人事、汽车企业变局多,可能本是平常事,但某些传媒一放大,成为汽车重大新闻,颇为引人入胜.其中不乏缺少理智的成分。  相似文献   

3.
国际聚焦     
4月日本新车销售排名,福特计划投巨资改建工厂,日本公布2009年3月汽车生产业绩,欧洲车市4月新车销量继续萎缩,挪威建成首个氢气车加气站。  相似文献   

4.
国际聚焦     
4月日本新车销售排名,福特计划投巨资改建工厂,日本公布2009年3月汽车生产业绩,欧洲车市4月新车销量继续萎缩,挪威建成首个氢气车加气站。  相似文献   

5.
展望2010年车市,又会有哪些关键词呢?记者认为,兼并重组、海外并购、新能源汽车仍将成为2010年车市的关键词,而汽车消费信贷、二手车市场有望成为新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丰田章男曾在不少场合断言:“中国有潜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豪华汽车市场”。根据海外车市的惯例,高档豪华车在整个汽车市场上的比重应为8%,而在中国市场上目前只占4%(10万辆左右),这也就意味着,仅目前的车市而言,高档豪华轿车就有超过10万辆的巨大市场空间(按2004年250万辆左右的轿车市场规模计算);  相似文献   

7.
50亿刺激农村汽车消费.成为2009年行业热点。经济形势的恶化使汽车厂商想起了“农民老大哥”,笔者认为农村对2009年的车市影响有限,农村车市不是“救世主”。  相似文献   

8.
礼文 《汽车情报》2004,(18):8-8,13
一边是人头攒动的北京国际车展,一边是门庭冷落的各地车市。这种强烈的反差构成了当前中国车市一道奇特的风景线。望着空荡荡的停车场,握着满是下滑线的销售数据,汽车厂商们连呼看不懂!有人说:2004年的车市就是一个意外,2004年车市远没有达到业内人士的乐观估计,据国家统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政府公务车采购额已占到汽车消费市场总额的8%左右,且各地政府的采购量正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进军政府采购市场被各汽车厂商看作是提升品牌价值、扩大市场份额的法宝,行业中有“得政府采购得天下”的说法。虽然支持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已成为全国上下共识,但纵观中国车市,支持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力度仍然欠缺。  相似文献   

10.
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瘟疫一般的蔓延,人们看到了剧烈动荡的北美车市摇摇欲坠、开始恐慌蔓延的欧洲车市深受其害、持续下滑的日本车市雪上加霜。世界上这3个汽车大市场先后都出现了骤然下跌悲惨局面。不仅如此,就连一直拉动世界汽车市场的中国、俄罗斯和印度这几个蓬勃发展的市场,也未能幸免于难。  相似文献   

11.
颜树泉 《汽车情报》2004,(26):21-23
与过去两年的高增长相比,从2004年二季度开始我国汽车市场急转直下,4、5、6月产销量持续大幅减少,汽车厂家及流通领域的库存急剧增加,价格战全面爆发,几乎所有的企业和车型都名列其中,无一幸免。频繁、大幅度的价格战不但没有使销量有所上升反而助长了消费者的持币代购情绪,于是汽车厂商又联合媒体,共同制造车市回暖的假象,各大媒体到处充斥着车市回暖的报道,怎奈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在识破了车市回暖的假象之后,反而将钱揣得更紧了,使得7、8月份的车市仍然不见起色。  相似文献   

12.
礼文 《汽车情报》2006,(10):8-12
在今天的中国车市,新车生命周期正变得越来越短促,国际上按6-8年市场周期设计、制造汽车的通行规则,在中国市场已根本行不通,那么,这种独特的“中国车市周期”短命论是如何产生的呢?对这一耐人寻味的现象,国内汽车界尚未来得及进行深度研究,本文只是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期引起整个产业界对这一现象的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13.
森林 《汽车情报》2005,(36):13-17
临近年关岁尾,2005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全然没有了悬念——不温不火,平稳发展已成定局。从2005年车市特点已不难看出,在2003年开始显露苗头的汽车买方市场正在加速形成,中国汽车市场已进入了一个转型的时期,市场变数进一步增大,各种相关因素都将影响中国车市今后的走向。  相似文献   

14.
被誉为中国车市“睛雨表”,全国最大的汽车交易市场——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今年搬迁的消息早巳不是什么新闻。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京城的汽车市场的确生意越来越火爆,一些已经建成、正在建和准备建的汽车市场的投资者们纷纷加快了建设和开市的步伐,都想分得亚市搬迁之际的一杯美羹。亚市新市场情况到底如何,没  相似文献   

15.
2004年6月,对于汽车厂商来说,是一个充满希望和转机的月份。期待着新《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出台和北京国际车展的举办能够成为扭转2004年前五个月车市低迷的乾坤。却传来了有些厂家降价的消息。又一次把汽车销售的严峻现实摆在你面前。这就不能不使人对6月车市的希望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相似文献   

16.
去年年底,车市一片歌舞升平之际,曾有人撰文提出一个当时还显超前的观点——《明年(2004)汽车谁先出局》,文章预测今年车市即将生变,并且主机厂和代理商中将有大批落马者。文章论据并不耸人听闻,然不幸而言中,眼下车市正寒流劲涌:事实已经很明显,中国汽车制造商,不得不提前面对与寡头力量悬殊的竞争,一个愈加残酷的局面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17.
当前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炳坤 《上海汽车》2004,(12):11-15
诞生于车市低迷时期的汽车金融公司,既面临诸多困难,也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通过对当前车市低迷、银行汽车信贷风险成因、汽车金融公司竞争力优势及发展障碍等方面的分析,得出车市低迷是暂时的,银行业务的收缩为汽车金融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汽车金融公司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出击,积极推动车市的尽快复苏,为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吴勇 《汽车情报》2004,(17):18-20
如果说2003年我国车市的主旋律是降价的话,2004年,降价依然是我国车市的主旋律。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4年初以来国内已有20多个品牌的80多种车型有不同程度的降价,一场波澜壮阔的降价狂潮正在席卷全国车市。降价的受益者是汽车消费者,降价告诉人们中国汽车市场日趋成熟,中国汽车市场正在驶入了买方市场,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降价也警示汽车厂家的生存。  相似文献   

19.
11月份车市强势增长了24%,汽车市场是否就此全面复苏?价格大战是否来到?12月车市,依然存在多个悬念。 11、12月份是车市销售最好的时机,从11月份车市的增长势头看,12月车市将会依然飘红。这是企业和销售商的最后冲刺阶段,加上11月份的库存调整到了下半年的最低点,12月份销售有望再创新的纪录。  相似文献   

20.
中国车市波动规律与第6次扩张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福民 《上海汽车》2009,(12):18-21
采用“车市波动分析法”,设定一个系数(扩张系数)两种效应(扩张效应、收缩效应),用波动图形和数据判定车市走势。分析研究后认为:中国汽车市场是按波动规律发展的,经历5次波动周期压缩。2008年汽车市场进入本轮波动收缩期(第5次收缩期),2009年1季度车市进入“谷底”运行,2季度车市走出“谷底”,3季度平稳回升,结束第5次波动期。从4季度起到2010年前后,中国车市进入新一轮波动期的“第6次扩张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