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分析我国铁路旅客列车运行图新旧交替管理现状,充分了解铁路局对旅客列车运行图新旧交替管理的需求,针对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研究,研制并开发了适应我国旅客列车运行图新旧交替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旅客列车运行图新旧交替计划的信息化管理,为“新图过渡”的安全实施提供支持,规范了运输统计,高效利用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客运专线网络列车开行方案与运行图综合优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和运行图的铁路企业运营效益和旅客出行费用,以铁路企业效益最大化为优化目标,以车站整备能力、车辆总数和列车编组辆数等能力资源限制以及列车到发作业相容性为约束,建立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与运行图综合优化的双层规划模型;分别基于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和列车运行图的换乘网络进行客流分配,将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和列车运行图优化有效结合起来,设计了基于模拟退火的综合优化算法。算例分析表明列车开行方案与运行图的综合优化既能保证铁路企业的收益,又能够有效提高旅客换乘质量。  相似文献   

3.
旅客列车过站径路优化模型与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给定铁路客运站站形布局和列车运行图的前提下,研究旅客列车过站径路优化问题。过站径路由列车的接车作业进路、占用的到发线和发车作业进路拼接而成。以旅客列车的接发车作业进路为决策,以道岔和到发线占用相容性为约束,以最大化接发车作业进路效用和到发线运用效用为优化目标,建立旅客列车过站径路优化的0-1规划模型。设计基于极大列车过站径路方案k剔除邻域系的模拟退火算法。以某客运站为例验证该模型和算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模型对实际问题的描述准确,算法效率较高,适用于求解大规模铁路客运站旅客列车过站径路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4.
分析旅客列车运行图新旧交替计划编制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旅客列车运行图新旧交替计划编制工作的需求,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编制原则和编制方法,并列举了一些新旧交替计划的编制实例。  相似文献   

5.
为落实铁道部党组“一个目标,两大任务,三个立足”的总体战略,巩固和扩大1998年列车运行图的成果,进一步扩大运输能力,提高运输质量,开拓运输市场,增加铁路效益,为此对列车运行图进行了一次微调。这次微调优化了旅客列车方案和运行时刻,调整了旅客列车结构。优化了货运“五定”班列开行方案,完善了编组讨划。微调后的列车运行图自1999年6月1日起在全路实行。 现将旅客列车调整部分介绍如下。 为进一步适应广大旅客的旅行需要,提高铁路在  相似文献   

6.
2006年5月11日至5月24日由张副局长主持。局总工程师室牵头,会同机务、工务、运输、客运、安监等部门参与局管内旅客列车牵引试验的各项工作。这次管内旅客列车牵引试验室为了配合铁道部第六次大提速和“成都铁路局挖潜提效方案研究”(合同号CX0616)课题的实施,查定旅客列车区间运行时分,为2006年全路编制列车运行图准备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7.
基于定序优化的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铺划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考虑旅客列车始发时间域和维修天窗的基础上,建立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优化模型,设计基于定序优化的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铺划方法。该方法在不断优化松弛列车运行图的过程中实现,对于当前松弛列车运行图,每次按照最小平移时间法则选择冲突进行优先化解,直至所有冲突化解为止。化解冲突时,通过构造松弛列车运行图的扩展多平行四边形和有向图,以平移作业、交换作业顺序、变更停站方案和调整列车始发时间域等方法来优化松弛列车运行图。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实施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的铺划。  相似文献   

8.
目前电力牵引已逐渐向客、货运输繁忙的干线发展,为了提高电气化铁路的旅客运输能力,笔者通过调查、研究,提出:(1)电化后要重新编制近于平行的客、货列车运行图;()要扩大旅客列车编组,提高旅客列车牵引重量,改革旅客列车编组结构;(3)在双线电气化铁路“天窗”时间内,组织旅客列车反方向行车。  相似文献   

9.
以列车优先级、追踪运行间隔时间和连发间隔时间限制为约束条件,以旅客列车的走行公里总数、平均旅行速度、对标准计划的延迟总时间和延迟时间方差,以及货物列车的日车公里总数和日产最6个指标无量纲转化后的合计值最大为综合目标函数,建立列车运行图编制优化模型.为增加列车运行图的鲁棒性,引入虚拟车和缓冲时间槽2个参数,采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给出鲁棒性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以5个车站、5列旅客列车和7列货物列车构造模拟环境,采用该方法进行列车运行图编制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铺画出更优的列车运行图,计算效率高;在行车计划受到扰动后,虚拟车和缓冲时间槽释放资源,运行图可以较快地恢复到可接受范围,容错鲁棒性好.  相似文献   

10.
客货服务     
铁路第四次大提速 全国铁路于10月21日零时起实施第四次大面积提速和新列车运行图。这次提速的范围主要是京九线、武昌至成都(经汉丹、襄渝、达成线)、京广线南段、浙赣线、沪杭线和哈大线。 新运行图增开跨局旅客列车15对(其中特快5对,快速3对,普快  相似文献   

11.
兰新客专开通后,采用了动车组与跨线普速旅客列车共线运行的组织模式。研究兰新客专不同等级旅客列车共线运行通过能力,对编制列车运行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运用平均最小列车间隔时间法对兰新客专通过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采用直接计算法,根据运营初期实际列车运行图及不同等级列车随机分布理论,计算了兰新客专动车组、直达、快速列车共线运行时的通过能力,为编制列车运行图及计算通过能力利用率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客货服务     
铁路提速 为您更好服务 铁路第三次提速,实施新运行图,新增开跨局旅客列车14对,变更运行区段20对(均已在本刊今年第一期《客货服务》栏刊登);改变列车等级21对,变更运行径路6对;停运跨局旅客列车1对。现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3.
铁路资讯     
正铁路新图5月15日正式实施1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提供的消息,从2016年5月15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这是近10年来铁路实施的最大范围的列车运行图调整,也是铁路运输能力增量最大的一次调整。1客车结构全面优化。新图共安排开行旅客列车3 400对,其中动车组列车2 100多对、普速列  相似文献   

14.
铁路资讯     
<正>12016年1月10日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提供的消息,从2016年1月1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增开旅客列车285.5对,其中增开动车组列车281.5对。运行图调整后,全国铁路开行旅客列车总数达到3 142对,其中动车组列车1 980.5对。为更好地满足广大旅客的出行需求,新图安排增开沈阳北~北京南、北京南~杭州东、贵阳北~深  相似文献   

15.
为充分用好铁路新增运输能力,铁道部根据后续动车组交付计划和全路客运需求,召开专门会议,编制了全路调整列车运行图,自2008年12月21日零时起,在全国铁路同时施行。12月19—25日为调整图实施的过渡期。调整运行图后,全国铁路共增开跨铁路局旅客列车22对包括动车组8对、直达特快2对、特快2对、快速3  相似文献   

16.
经铁道部批准,从2001年9月25日开始,运行在广深线的蓝箭高速列车由一名司机驾驶。铁路史上一直由正副司机共同驾驶机车的格局被改变。 “10.21” 实施的新运行图,广深线本线编制准高速和高速旅客列车6O对,基本形成了高峰期平均每15分钟始发一趟特快列车的公交化运输模式,旅客即到即上,上车再买票。据悉,能够单独驾驶  相似文献   

17.
周期性列车运行图编制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期性列车运行图具有一系列优点,并能带动客票组织方式、运输组织方式等的完善和改进,成为国外高速铁路普遍采用的运行图模式.本文介绍周期性列车运行图的发展历史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分析周期性列车运行图的特点,总结基于周期事件规划问题(PESP)的周期性列车运行图模型.结合中国客运专线的实际情况,针对运营情况复杂的线路提出基于定序的周期性列车运行图模型.模型以固定的列车到发顺序为基础,考虑列车区间弹性运行时间、不同情况下的停站时间、到发线安全间隔、同类列车的发车频率等各项周期约束,将列车的总旅行时间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并通过铺划某线路的周期性列车运行图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中速列车晚点对京沪高速客运专线列车运行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思继 《铁道学报》1997,19(2):28-34
研究“高,中速客运列车共线运行”模式下京沪高速客运专线的理论列车运行图结构及其运行列车组平均列车间隔时间,并以当前京沪线跨线旅客列车晚点状况为依据,研究列车运行晚点参数,列车运行质量指标,必要的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可能提供的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以及列车运行较适应中速列车晚点水平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9.
优化车底使用数的客车运行方案图编制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符卓 《铁道学报》1996,18(6):69-75
经济合理地使用客车车底,是编制旅客列车运动方案图时需要考虑的主要目标之一。本文通过对该问题的分析和归纳,提出一套优化算法,并给出求解步骤,该算法已被编程并在微机上实现,为进一步探索计算机辅助编制旅客列车运行图提供了一定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铁路在客运市场的竞争能力,增加铁路经济效益,自1999年10月10日起,对旅客列车运行图进行了第二次微调。第二次微调图以提高旅客列车速度、调整旅客列车结构、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和运行方案为重点,在现行图基本框架不大动的前提下,对部分旅客列车进行了调整:特直快列车改快速列车7对,新增直通旅客快车10对,变更运行区段11对,改变列车等级3对,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