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输油管道漏点的确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大庆至铁岭“庆铁线”太阳升至新庙输油管道腐蚀点泄漏,介绍多种管道检漏方法,着重介绍应用清管器技术来确定运行中管道漏点,通过理论计算确定漏点的具体位置和时间,以减少管道腐蚀泄漏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在役天然气管道抢修技术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管道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腐蚀穿孔、开裂、第三方破坏等事故,可用于管道抢修抢险技术方法包括焊接、夹具、带压封堵、复合材料补强等。基于不同管线工况条件、环境状况、地形条件、抢修技术特点、抢修设备与人员素质的具体情况,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分析天然气管道不同抢修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应用实例分析了不同抢修技术方案的适应性,得到了不同方案的优先等级,可用于指导天然气管道抢修作业和应急响应决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3.
某输油站内原油管道过路埋地段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内腐蚀穿孔泄漏.文中针对该条原油管道内腐蚀泄漏情况,通过使用超声相控阵内腐蚀检测技术对该条管线进行内腐蚀缺陷扫查,并结合管段相对高程和管内原油介质成分分析结果,对该条原油管道内腐蚀穿孔现象进行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该条管道属于典型的静置管道,管内原油含水量大,氯含量较高,油...  相似文献   

4.
某输油管道刺漏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输油管道在5天之内发生了2次泄漏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两次泄漏事故和抢修过程进行了深入调查,对导致输油管道泄漏的各种原因进行了分析。依据管道刺漏形貌及位置,认为内壁腐蚀导致管道穿孔。对管道铺设轨迹进一步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管道两次刺漏位置均发生在低谷位置。认为密度较大的水等腐蚀介质容易在管道低谷位置积聚,其液面位置容易腐蚀。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对防止输油管道穿孔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输油管道出现泄漏事故时,可以通过首站的压力检测系统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首站外输排量发生变化、末站更换罐以及管道泄漏时的压力波分别具有不同的特征.根据这些压力波,可以准确判断出管道泄漏的工况.管道上连接低压阀门损坏出现的泄漏事故原因,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准确地分析.管道泄漏的事故处理必须有严密的施工组织,充分的准备,对泄漏处进行及时抢修,才能保证输油管道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6.
目前,基于硬件法和软件法的埋地钢质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对这些新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这些新技术具有局限性,并不适用于城市燃气老旧钢质管道泄漏检测定位。对人工巡检法进行了改进,与埋地燃气管道定位相结合进行燃气泄漏点检测定位。现场实践证明对于准确定位燃气泄漏点具有很好的效果,同时具有检测时机灵活,检测成本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某气田L360材质埋地集输管道2年发生4次泄漏。文中通过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硬度分析、拉伸性能分析、冲击韧性分析等综合测试方法,从材料质量、使用环境等方面分析管道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被测管道材料C、Si、S元素超标;介质中含有氯离子,造成管道出现应力腐蚀开裂。不合格的材料和使用环境中的氯离子综合作用导致了管道失效。  相似文献   

8.
川气东送管道沿途土壤腐蚀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靠的腐蚀评价方法及先进的防腐措施是确保管道安全运行、防止腐蚀泄漏事故的关键。针对川气东送管道距离长、情况复杂的特点,采用室内外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整条管道进行土壤腐蚀评价。通过管道沿线土壤埋片试验、土壤性质分析测试、电化学实验,分析了钢试片的宏观腐蚀产物,测定了主要盐离子的含量,评价了含水量对腐蚀的影响。利用室内外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腐蚀方面进行了有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液体石油管道内腐蚀直接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提出的液体石油管道内腐蚀直接评价标准,介绍了适用于该种管道的腐蚀直接评价方法,并阐述了该方法的4个步骤,即预评价、间接检测、详细检查和后评价.运用油水流型预测、管道积水情况分布以及固体夹带与沉降3个方面的模型来确定腐蚀的具体位置和数量,并考虑了破乳、微生物腐蚀和杀菌剂、固体成分以及局部流动条件下对...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大口径水管道的外剖大修。一方面,这种大修不存在气体和油管道典型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却使人们面临着与充水管道的重要有关的问题及与必须适用于严重腐蚀表面的防腐层材料有关的问题,而这些防腐层材料一般是不允许用在气体和油管道上的。本文讨论了修理非洲一条水管道时所采用的方法,并且在根据不同的本地条件加以必要的修正之后,这种方法亦可在各地方采用。  相似文献   

11.
川西气田集输管道投运年限较长,敷设地区大气、土壤腐蚀性较强,造成管道外腐蚀引起的穿孔、泄漏。针对管道外腐蚀问题,通过对川西地区腐蚀环境调研,分析管道外腐蚀特征,并根据气田实际开展了管材、防腐层、阴极保护,修复补强技术及腐蚀检测等腐蚀控制措施研究,形成了川西管道外腐蚀防护体系,有效延长管道平均剩余寿命,保障了气田安全平稳生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成品油管道针孔缺陷或微泄漏等常规检测难以识别的技术难题,应用基于声学检测原理的GOTTSBERG Leak Detection (GLD)声学内检测器对成品油管道进行微泄漏内检测研究,在被检测管道上设置了人工模拟泄漏孔等特征点,该技术能够有效识别人工模拟微泄漏以及穿越段、弯头、超声流量计等管道特征信息,为成品油管道的输送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气管道试压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及时、准确地确定管道的漏失位置并进行修复,确保管道按时投产运行,是管道试压阶段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文中从管输天然气理论出发,结合管道试压过程的工艺特点,给出了描述输气管道泄漏的一个数学模型;应用偏微分方程数值反演方法,给出了确定泄漏位置、漏失函数的数学表达式;并给出了数值模拟的方法和步骤.文中提供的理论方法不仅适用于输气管道试压阶段的泄漏检测,而且可以推广到运行中的输气和输油管道的泄漏检测中去.  相似文献   

14.
自由直埋式管道已普遍采用波纹补偿器,由于土壤中含有各种腐蚀介质特别容易使补偿器的主要部件波纹管出现孔蚀,应力腐蚀现象,结果波纹管在远没达到设计寿命时即发生泄漏或开裂,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本文介绍了针对埋式波纹补偿器的特点所设计的几种防腐蚀结构,这此结构已获得了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15.
格拉管线唐古拉山泵站的输油泵房供油管道在2002年因焊缝开裂造成大量汽油喷泄而出,整个泵房地面被汽油淹没,浓重的油蒸汽弥散在泵房空间,不仅易使司泵工发生油气中毒事故,也容易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泵站向上级报告情况后,立即改为油罐收油流程,接着断电停泵、换气收油、紧急抢修,迅速恢复了输油功能,取得了输油泵房管道破裂跑油紧急抢修成功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6.
某天然气管道发生腐蚀穿孔泄漏事故,利用理化实验分析、微观分析(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手段,分析了事故管道的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及腐蚀产物等,确定了腐蚀穿孔的诱因,并推理得出管道内发生CO2腐蚀的机理。针对这一现象,结合管道的运行工况,从管道清管、气质处理、管道内检测及介质流速等方面给出了几点防腐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金属管道材料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电化学或物理作用成为金属化合物,造成管道金属体受损,甚者可能造成管道穿孔,使油气发生泄漏,影响正常输油气生产,造成环境污染等事故。文中介绍了长输油气管线外腐蚀类型,对外腐蚀缺陷的定义及现行的输油气管道外腐蚀缺陷修复的主要技术做了说明,对各种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做了比较,以表格的形式对不同的外腐蚀缺陷类型的修复方法做了汇总,并通过实例说明了部分方法在管线外腐蚀缺陷修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小波变换在管道泄漏点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当管道发生泄漏时,泄漏诱发的负压波传播到管道上下游监测点时会使该点压力信号幅值产生瞬态下降,利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检测压力信号的突变点,从而计算出管道泄漏诱发的负压波传播到上下游监测点的时间差。在MATLAB6.1软件环境下,以某次实验数据为例进行管道泄漏点定位研究。在计算过程中小波基函数选取为Haar小波,尺度水平为6,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计算出管道泄漏点处诱发的负压波传播到管道上游监测点的时间差,从而为准确定位泄漏点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外腐蚀直接评价方法在某高压管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NACE提出的外腐蚀直接评价方法(ECDA)应用于某工厂的高压乙烯管道外腐蚀评价.从总体上看,ECDA法可用于国内埋地压力管道的外腐蚀检测.ECDA方法适用的关键要素在于预评价阶段能否收集到管道的准确、全面的数据,提出了需增补对管道占压情况、未进入实施检测管段等调查内容,并合理地参照国内相关标准与最新科研成果,采用合适的现场数据记录表格和专业的埋地钢质管道腐蚀防护综合评价系统软件等。  相似文献   

20.
建立可靠的管道泄漏监测系统对油气管线安全运行极为重要。通过分析现有泄漏监测系统原理,调研近几年某输油管道泄漏监测系统的应用情况,分析其使用效果,提出了现有泄漏监测系统的适用条件。提出了基于超声波流量计的流量平衡法和负压波法结合使用的方法,以及结合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在实际运行长输油品管道进行了泄放油品试验,验证了基于超声波流量计的流量平衡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扩展了负压波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