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最短径路、合并径路、适度分流径路三种径路形式研究铁路OD分配问题。通过巧妙地构造合并径路邻域系,设计优化合并径路分配方案的模拟退火算法,解决铁路OD分配的核心问题。进而在合并径路分配方案的基础上,采用贪婪算法增加分流径路获得适度分流径路分配方案,以解决能力相对紧张的铁路运输网络的OD分配问题。大规模铁路OD分配实例计算表明,这些优化方法具有良好的优化质量和运算效率。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重新制定全路车流径路的需求,需要疏理现有全路重车车流.它为制定新的车流径路提供调整的数据基础,并为编组计划开行直达列车提供车流数据.车流疏理就是抽取全路实际重车流数据,疏理重车车流表.在车流疏理中,各项指标的变化是车流疏理人员重点关注的部分.设计了能够快速、正确的完成车流疏理时各项指标的运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基于基点基线法计算最短径路里程的车流去向查询算法:全面分析货运列车的行走规律,利用图论中基点基线的概念,将全国货运路网图按照点、线相关的编码规则划分,以适应Dijkstra算法基本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等代价Dijkstra算法搜索最短里程径路计算的数学模型.将查找车流径路问题转化为寻求发站、车流径路和到站之间的最短径路问题,实现车流去向查询.  相似文献   

4.
结合我国铁路特殊需求,从径路划分策略、路网表示、计算方法和优化措施等方面,阐述实现全路通用、便于维护、适应性强、运行速度快的铁路运输径路处理系统的方案设计、数据组织及软件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5.
基于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中的列车和列车运行径路等基础数据,结合图论与数据结构知识,提出一种计算机自动编制流图的算法.该算法主要有列流径路查找算法、站点与铁路线生成算法和列流线自动绘制算法3部分组成.该算法由Visual C++编程实现,可以自动编制出列流图,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随着计算机在铁路管理中的应用,以及效率方面的需求,利用计算机自动编制列流图将逐步替代目前手工编制列流图的工作方式,故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铁路货物运输费用的计算离不开铁路货物计费径路,随着铁路营业里程不断增长,路网结构日益完善,铁路货物计费径路对铁路货发量和营业收入的影响日益加重.为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和效益,结合历次铁路车流径路调整,国铁集团对铁路货物计费径路进行了多次优化.在回顾铁路货物计费径路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对北京局集团公司货物计费径路...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SVPWM)应用于三电平逆变器时,在判断合成参考电压矢量所在扇区和开关矢量的作用时间的过程中,存在复杂的坐标旋转和三角函数运算,计算量大,精度低,对高精度实时控制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本文根据空间电压矢量调制的规律,提出一种新型三电平SVPWM等效控制算法。该算法无需坐标变换、三角函数计算和无理数计算,使得计算过程非常简单,节约了计算的时间,使得结果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8.
将原先采用标准C++语言开发的、运行于Win32操作系统上的车流径路系统移植到64 bit Linux操作系统中,采用Eclipse作为开发工具,基于Linux的I/O编程模型—EPOLL开发全路车流径路服务,形成全路车流径路数据集中计算和分布应用的新模式,支持车流径路数据的高并发访问和高效率传输;经过一年的运行监测,该服务运行稳定,已为多个应用系统提供全路车流径路共享数据。  相似文献   

9.
客运中转径路的换乘模型及算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铁路客运中转径路是铁路客运通瓣重要组成部分,标识了通票的途经径路,计算机发售通票业务过程中需要一些中转径路备选使用,这些备选中转径路是在一定合理性上计算出来的。本文结合中转旅客的必要需要求,在“路网模型”和“变线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中转里程短和换乘次数少这两方面因素,建立了优化计算中转径路更为完善的“换乘模型”,并提出了有效的求解算法,从根本上解决了中转径路的优化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0.
系统讨论机车走行径路自动选择所需考虑的因素,对于每种需考虑的因素,量化后通过加权综合在一起,在多目标优化基础上选出一条合适的径路。机车走行决策算法已经应用于实际车站作业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国内计算机联锁软件测试中存在的人工测试效率低、第三方测试难度大、严重依赖测试人员技术水平问题,基于OpenCV图像处理技术、AutoItX自动测试库,设计并实现了计算机联锁自动测试系统。系统通过计算机联锁上位机界面采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取铁路站场数据;基于站场数据,采用进路搜索算法生成站场联锁表,进而基于联锁表生成相关测试用例;对测试用例编写测试脚本,实现对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自动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第三方对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自动测试,能够有效地减少人工操作,在降低对测试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的同时提高了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12.
动车基地调度集中系统安全接口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车基地调度集中系统实现了列车与调车作业计划管理、列车与调车作业自动进路集中控制、动车组位置自动识别与追踪、动车基地作业计划的优化调整等功能。该系统与计算机联锁系统、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及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等存在大数据量的信息交互,因此设计开发了一款安全可靠的接口机,实现内外系统的大数据量双向隔离高速传输和协议转换功能。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必须提高地铁全自动驾驶模式下车辆基地运用库的运维工作效率和质量。总结北京、上海等城市车辆基地运用库的设计,结合南宁地铁5号线那洪车辆基地工艺设计,从运用库的无人分区、下穿通道、检查坑布置、车档选择、安全保护距离及其他细节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后,提出运用库库长的优化设计方案及实施建议。工程实例表明,采用本方法可在满足车辆基地运用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减小运用库房屋面积,降低工程投资并提升运维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在隧道无损检测中,由于数据量大,绘制成果曲线图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探地雷达成果图中所含元素的研究,在Excel VBA开发平台的基础上设计并编制了专用的绘图宏。通过一键化执行该宏文件,可实现绘图中间过程的后台化,成果曲线绘图工作一键化、自动化,大幅降低了人为操作,从而在绘图过程中避免了误操作。与传统绘图方式相比,绘图效率大幅度提升,且雷达数据量越大,绘图效率越高。该绘图宏实现了层厚度曲线绘图工作的一键化、自动化、后台化、高效化,并避免了中间处理过程的误操作,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铁路线路设计过程中手工操作繁琐、设计效率较低等问题,提出铁路线路平纵横实时联动设计的整体流程,研究基于AutoCAD平台和ObjectARX2010开发包的数字地面模型、平面交互式选线、纵断面横断面自动化设计、平纵横实时联动编辑优化等二次开发关键技术,实现了平纵横多视口设计、纵断面坡度自动化设计及坡度约束处理、纵断面高程控制点自动设置、平纵实体的多夹点式驱动编辑、平纵横多视口按里程同步显示等多项设计功能。应用实例表明,此方法可简化操作流程,提高线路方案设计及优化效率,为进一步提高选线设计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供辅助支持。  相似文献   

16.
列车运行调整微粒群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列车运行调整问题是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的重要内容,决定着区段内行车秩序的优劣。这一问题的计算机自动求解算法是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核心技术和难点问题。本文依据我国铁路行车组织体制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在模型的求解过程中,先运用大系统理论将列车进行分层分级,从而将待解的原始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在对分解后的问题进行求解时,设计了微粒群算法,运用该算法可快速得到各子问题的近似最优解。然后,应用系统原理对问题进行还原,即可快速得到一个满意度高、可用性强的列车运行调整方案。最后,采用现场数据,应用该算法对列车运行调整问题进行求解,并与遗传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微粒群算法解决列车运行调整问题高效、实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全自动运行系统项目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提出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新技术研发、应用思路,形成产学研用、科研攻关、工程推广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详细说明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的研究思路,阐述场景和运营规则的研究主线,注重科研与工程相互支撑的理念;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采用国内调研、国外调研、联合攻关、专家咨询的工作思路,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阐述全自动运行系统的架构、创新点及解决的关键问题,论述FAO系统在减少工作重复性、降低损失成本、降低维护成本等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描述系统的测试手段、测试过程及测试方法,测试中按照地铁实际运营线路中的几个场景分别验证,包括室内测试、停车场测试、样板段测试、全线测试;通过完善的系统测试验证,证明系统设计的合理性、技术的先进性及项目管理的科学性,为全自动运行系统的推广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安全监测和突发事件预警及处置一直是运营管理的重点。在网络化运营模式下通过分析大量的设备数据从采集监测到应急响应之间的流转关系,研究分级分类预警体系,形成一套基于设备数据自动采集、业务逻辑自主研判的主动监测预警方案,解决线网监测下设备数据状态繁多、难以筛选关键报警信息的问题。构建计算服务输入输出模式,实现业务数据计算的规范化处理,以及逻辑运算与预警的松耦合管理;构建报警服务管理,实现报警数据存储更新与多终端的同步展示。协助运营单位在保证各专业设备数据全面采集监测的同时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威胁,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列控系统中的大号码道岔是指侧向通过允许速度大于80 km/h的道岔,CTCS-2级列控系统以应答器大号码道岔信息[CTCS-4]包对其进行描述。现CTCS-2级车载设备规范对大号码道岔处理的规定较为简略,CTCS-3级车载设备规范则未规定CTCS-2等级控车对大号码道岔的处理逻辑。通过一例特殊地面设计发现,当连续大号码道岔之间存在信号机时,虽然各车载设备的处理方式均符合规范,但表现各不相同,可能对铁路运输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车载设备处理大号码道岔的逻辑进行研究。结合列控中心、应答器等地面设备的规范条文,对大号码道岔的防护责任进行分析,明确车载设备的职责,对车载设备规范提出修改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当收到UUS且大号码道岔信息包有效时,车载设备计算的行车许可终点应为应答器给出的进路数据终点;(2)当不能确认大号码道岔信息包的发送检查条件包括道岔前方线路允许速度时,车载设备应判断信号机与大号码道岔位置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高速铁路列控系统仿真平台的整体结构和进行多线路仿真自动换线的必要性;针对CTC子系统多线路仿真和自动换线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采用代理的思想以实现CTC子系统在仿真平台中自动换线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武广和京沪线路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应用CTC代理器能够快速地实现CTC子系统自动换线,以提高平台的重复可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