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公路枢纽建设项目直接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公路枢纽的基本功能,对枢纽的直接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公路枢纽建设项目直接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客观地对公路项目进行评价,必须准确、合理地判定和衡量公路项目的经济效益。通过对公路建设的效益综合分析,对公路的经济效益划分为两类,并详细论述了经济效益的组成。  相似文献   

3.
分析旅游公路的使用性,结合旅游公路交通量间歇式特点,改按日交通量调查推算累计交通量的常规做法,结合实际用间歇式法分段调查计算交通量,确定路面结构层厚度、宽度等主要技术指标,充分发挥旅游专用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客运量预测是进行公路网规划的必要环节和计算公路经济效益的基础。为了提高公路客运量的预测精度,在现有客运量预测模型基础上,采用IOWGA算子将三次指数平滑、GM(1,1)预测和BP神经网络结合起来,建立组合预测模型,并以全国公路客运量为例,验证预测结果的精度。分析计算结果,将该模型所得结果与其它常用方法相比,与实际客运量之间相差较小,预测精度较好,可以作为预测公路客运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完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效益的角度,选取人员损失、财产损失、时间成本、油耗等指标建立量化模型。分析实施该工程后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并比较了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灰色评价法三种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结合起来进行安保工程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须通过一系列的计算、分析来完成。研究、设计一整套反映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的前期工作,设计施工,支营使用各阶段工作内容,以及项目经济效益的后评价指,对指导我国新兴的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力图探讨这些指标的内容及其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客运量预测是公路网规划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公路经济效益计算的重要基础。以四川省公路客运量为例,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GM(1,1)预测模型,并将灰色GM(1,1)预测模型与马尔科夫链状态转移矩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预测结果的精度。从计算效果上分析,该方法求得的结果与其他方法相比,与实际值偏差较小,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本通过总结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与广西测绘局航测内业队共同研究与推广应用《利用国家航摄资料进行公路勘测设计应用的研究》,十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和再开发的情况,阐明发展公路航测,走技术联合之路是符合我国国情,区情的,科技成果只有坚持应用,才能转化为生产力,科学技术只有面向经济建设,才能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如何分析公路经济效益,以及公路经济效益调查的内容和指标。  相似文献   

10.
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现场的管理好坏会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进度,进而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运输需求也在逐年增多,在未来的公路现场施工中必须加强现场管理,保证工程建设安全快速的完成,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简要介绍了公路施工现场管理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1.
组织实施科技示范工程是江苏省为进一步加快交通建设科技成果应用和推广,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交通建设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的一项重要措施。作为全省首条科技示范路,243省道将集成创新、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干线公路建设,提升了工程建设管理水平、降低综合管理成本、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提升道路使用品质,达到了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姜晓冬 《北方交通》2008,(5):109-111
2007年辽宁省对全省国省干线普通公路进行了路况普查,此次普查采用车载GPS技术,对全省9条国道、43务省道进行了路况普查.针对外业普查采集的RTK数据,开发公路路线拟合计算程序,经过实践,计算精度满足技术要求,采用车裁GPS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屠林冲 《交通标准化》2010,(19):105-108
公路的建成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却严重破坏了周围的自然和生态环境。传统的公路建设只注重公路的技术指标,公路规划、设计多偏重于经济效益和技术可行性,往往忽略公路路域的生态恢复设计,对生态和社会效益的考虑远远不够。因此,路域环境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将成为今后公路工程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付勇 《北方交通》2010,(4):54-56
微表处作为道路预防性养护技术的最新手段,主要用于车辙填补和薄层罩面。可快速改善原路面状态,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在盘锦至海城高速公路上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在道路和桥梁设施管理中,相应的设施综合优化管理也成为必然。对此提出了一种资产价值评估方法将资产价值与设施性能的变化联系起来,统一的采用经济指标描述路桥综合维修效益,并采用数学优化方法获得在养护资金约束条件下,路面和桥梁设施在规划期内的最佳养护计划、资金分配方案及最优路桥使用性能,以实现路桥设施综合优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和自然禀赋的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自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10年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东部地区比较起来仍有巨大的差距。如何从实际出发,更好地利用政策优势,寻找地方发展的经济亮点,这既是西部地区在进一步发展中所遇到的难题,也是所要研究的主题。文章以贵州省毕节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为例,对地方特色经济发展中带有共性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经济评价是工可报告不可缺少的部分.对国道307绕城改线工程的国民经济评价和敏感性分析包括建设养护费用、汽车运输成本和效益三个方面.从国民经济评价角度看,拟建项目具有很好的国民经济效益,并具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8.
截至2013 年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运里程已经超过1 万km,为中国的社会经济 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城镇化过程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城镇化以城市群发展 为依托,并通过干线运输通道连通,需要高速铁路这种大运量的公共交通进行支撑.发达 国家由于其快速城镇化所处的运输阶段不同,选择的交通运输支撑方式也有所不同,但 是大运量公共交通目前成为重要的选择方向,轨道交通尤其是高速铁路比较受到青睐.高 速铁路作为铁路全新技术进步成果,突破了陆上交通的运输速度,丰富了城镇化条件下 旅客交通运输需求选择范围.高速铁路凭借其技术经济特性,契合城镇化对交通运输系统 的要求:输送能力大,可以联系城市经济带;高速铁路网络增益契合城镇化过程的发展要 求;高速铁路能源利用模式相对友好特性符合城镇化的资源和环保要求;高速铁路的社 会经济效益可以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废胶粉在公路工程中应用范围很广,通过对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聚酯玻纤布应力吸收层和乳化沥青封层三种施工工艺的经济效益进行计算和对比,并详细介绍橡胶在沥青应力吸收层中的应用,对于解决社会环保问题、提高道路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目前橡胶改性沥青的主要两种加工方法,在分析橡胶沥青改性机理的基础上,指出橡胶沥青在道路建设中既能改善道路的路用性能,又具有降低行车噪音、增加行车舒适度和安全性的作用,而且既节约能源又环保,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提高,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