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外公路》2021,41(2):15-19
该文以环境场温度和湿度作用下典型路基土为研究对象,结合室内环境模拟条件下路基回弹模量测试试验及现场路基湿度与模量测试试验,研究路基强度的衰变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室内环境模拟试验与现场测试结果相吻合,路基回弹模量受土质类型、路基含水率状态影响显著,建议公路路基设计应考虑含水率变化影响,细粒土填料应在最佳含水率附近压实,并做好防排水设计,以保持路基湿度与强度状态。在南方非冰冻区或北方季冻区,当路基土存在地表渗水或地下水等外来水源补给时,受环境温度及湿度循环作用,路基湿度将从最佳含水率状态向平衡湿度状态过渡,公路路基湿度增幅均高达10%~15%以上,路基模量急剧衰减,降幅约50%。同时,现场测试试验还表明当能有效控制地表或地下水源补给时,保障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可明显减缓环境温湿度产生的路基湿度状态及回弹模量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大吨位间歇式沥青搅拌设备干燥滚筒驱动原理介绍,分析了滚圈和托轮在机加工过程、装配过程中出现误差对干燥滚筒产生振动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实施预防,明确了干燥滚筒筒体与滚圈在装配时应采用的工艺基准,同时提出了干燥滚筒与托轮组装时以托轮为基准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橡塑保温材料在不同含水率下的保温效果,分别在7种含水率条件下,对橡塑保温材料进行了保温效果试验,分析的得出了基于含水率的保温层保温折减系数预报方程。试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8℃,含水率由干燥状态增加到18.2%,保温层背后温度达到0℃所用时间缩短9h,当温度为-13℃,含水率由干燥状态增加到37.4%,保温层背后温度达到0℃所用时间缩短10h,随着含水率增加,保温材料的保温效果明显降低,且环境温度温度越低,保温效果降低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4.
为了得到早龄期混凝土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徐变发展规律,设计了3种设备用于测试早龄期混凝土在压缩、拉伸和弯曲作用下的徐变变形。文章分析了在加载龄期均为7天时,水灰比、环境湿度以及应力状态对早龄期混凝土徐变的影响。水灰比分别选取0.3,0.4,0.5;环境湿度分别为密封和暴露于50%湿度的干燥环境;应力状态包括压缩、拉伸、弯拉。基于测试结果定量分析不同水灰比、不同环境湿度以及不同应力状态下早龄期混凝土的徐变差异,并与文献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试件分别受到压缩、拉伸、弯拉荷载时,50%湿度的干燥环境状态下混凝土的早龄期徐变均大于密封条件下混凝土的早龄期徐变,干燥状态下徐变度约为密封状态下徐变度的1.25~2.5倍。相比于压缩徐变,拉伸徐变对环境湿度更敏感。受拉伸荷载时,干燥状态下徐变度约为密封状态下徐变度的1.75~2.5倍。受压缩荷载时,干燥状态下徐变度约为密封状态下徐变度的1.25~1.5倍。从数值上来看,不同水灰比试件的基本压缩徐变均大于基本拉伸徐变,基本压缩徐变与基本拉伸徐变之比在1.26~1.5之间。密封状态下,早龄期混凝土的压缩徐变最大、弯拉徐变次之、拉伸徐变最小。  相似文献   

5.
在滚筒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中,干燥搅拌滚筒具有将冷集料干燥以及将高温沥青与集料搅拌成沥青混合料的功能.集料在干燥搅拌滚筒里的停留时间是指单位质量的集料流从进入滚筒开始至离开滚筒止,集料流在滚筒里移动所消耗的时间.它不仅影响冷集料干燥后的残余含水率和沥青与集料之间的裹覆率,而且还是确定驱动滚筒电机的功率、滚筒内部结构及长度,设计滚圈、托辊等部件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6.
通过三轴压缩试验,分析不同含水率状态下压实黄土填料的强度变化特征,并计算评价了不同湿度、路堤高度、加筋条件下黄土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压实黄土填料强度随着含水率增加而下降,其中黏聚力与含水率呈负指数递减关系,内摩擦角与含水率呈线性递减关系,含水率对压实黄土的黏聚力影响更明显;随着路堤填料湿度上升,边坡稳定系数显著降低,当含水率从施工状态wopt上升5%时,路堤高度10~40 m的边坡稳定性系数下降24.3%~37.9%;加筋层中使用的土工格栅抗拉强度越高,土工格栅层间距越小,路堤边坡稳定补强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路基土湿度状况对CBR值的影响,通过设置试验路段,对路基土湿度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路基土CBR值进行了现场贯人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路基土CBR值与含水率、稠度的关系式.结果表明:哈大高速公路路基使用多年后含水率稳定在20%左右,平衡湿度范围为17.5%~21.2%;路基土CBR值与含水率、稠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红土粒料基层在反复碾压和雨水作用下发生的结构损伤现象,开展了非洲几内亚红土粒料的室内三轴试验,对比分析了应力状态、湿度波动、压实度、荷载作用等对永久应变的影响,研究了永久变形随重复荷载作用与湿度波动(特别是干旱、降雨、旱湿循环等极端条件)的演变行为,揭示了红土粒料基层结构性能损伤机理。试验表明:随着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红土粒料永久应变先快速增长后逐渐平缓。含水率、压实度及偏应力等对永久变形的影响显著:当偏应力从103kPa增加到276kPa时,红土粒料永久应变的增幅为5%~25%,个别工况下永久变形增幅最高为40%;当由干化状态增大至湿化状态时,红土粒料的永久变形增长约2. 3倍;干湿循环后的试件,永久变形下降幅度为40%~80%,在压实度较低时永久变形下降的幅度较高。Monismith模型可用来表征红土粒料随荷载作用次数的演变规律,相关性普遍在0. 90~0. 95。红土粒料永久变形随荷载作用的演变规律,可以从红土粒料的颗粒组成和破碎变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当木材干燥将要结束时,表面与内部具有水份梯度。内部产生张应力,外部产生压应力。如不尽早消除,木材纤维细胞将会受到破坏,产生开裂等缺陷。消除应力的一般方法是实行终了处理。为了节约能源我们对原有的终了处理工艺进行了改革,将高温度差改为关闭加热器和进排气道、打开喷蒸管无温度差的终了处理。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路基拓宽时,老路路基边坡渗水问题的处治是新老路基拼接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依托南昌至樟树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阐述了影响路基湿度状态的主要因素,现场实测了老路路基边坡的含水率,提出了路基拓宽工程中老路路基渗水的处治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现场实测96区、94区、93区的路基边坡平均含水率分别高于其各自最佳含水率;路基湿度的增大,将导致路基回弹模量的降低;采用纵向盲沟与横向盲沟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处理老路路基边坡的渗水问题,保障拓宽路基修筑的进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半刚性基层因内部水分的蒸发使体积发生变化的收缩变形为干燥收缩,影响干燥收缩的主要因素包括集料含量、龄期、施工质量和环境状态等,一般半刚性基层的干燥收缩值与材料的刚度成反比、与含水量成正比。文章分析了干燥收缩机理、一般变化规律和影响干燥收缩的因素等。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隧道内天然含水率小于3%的干燥粉细砂层,特别是针对隧道全断面均为密实的干燥粉细砂地层,在上白隧道施工中通过对掌子面全断面施做超前密排旋喷咬合桩进行预加固,形成帷幕墙后,再采取多台阶预留核心土顺次开挖工法、控制掌子面正面砂层位移、控制支护脚部下沉等施工方法,成功解决了大断面砂层隧道开挖掘进时流砂、滑砂的施工难题,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细粒土路基的平衡密度状态及其变化原因,统计分析9条高速公路路床顶部的压实度和含水率检测资料,对3条黄泛区高速公路路基的压实度、含水率以及1条高速公路的路基模量进行全断面深度检测,并开展非饱和细粒土的湿化试验和弹性恢复试验。现场实测发现:在役路基除了实测含水率较最佳含水率有0~13.8%的增加外,相应的压实度出现了0~10%的线性衰减;其中,路床区、上路堤以及受水位波动影响较大的路基底部的压实度降低十分明显,而下路堤上部区域压实度基本维持不变甚至有所增大;路基压实度的变化与土的含水率密切相关。非饱和土三轴试验结果表明:土体湿化过程中,吸水导致体积膨胀和压实度衰减;当路床土吸湿至平衡湿度(含水率为18%)时,土体压实度降低5.07%。弹性恢复试验结果表明:压实路基土因变形恢复导致路基密度衰减;低含水率、高压实度和低上覆荷载条件下的弹性恢复较大,压实路床土弹性恢复导致的压实度降低值最大为0.5%;综合湿化和弹性恢复结果来看,两者占黄泛区路床区压实度衰减总量(约7%)的79.6%;此外,路基剪切模量的原位实测值较相同物理状态下的室内重塑土结果平均高出了60.64%,表明运营多年的高速公路路基土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因此,既有路基的评价应该同时考虑路基湿度增加、密度降低以及土体结构性等综合因素。  相似文献   

14.
对影响路基动态回弹模量的因素通过全面分析和筛选,提出以应力状况、湿度有限波动范围、循环次数、压实度等为考究对象。通过设计正交试验,采用动态三轴仪对粉质粘土展开一系列的动回弹模量试验研究。在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动回弹模量多水平多因素影响程度的显著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诸多因素中,干湿循环的湿度波动范围影响最为显著,而后依次是压实度影响、湿度循环次数影响和加载序列影响。进一步说明了干湿循环过程中由于脱湿和吸湿过程不仅破坏了土体的孔隙和骨架结构,而且还造成了不可逆的粘结状态和颗粒间的作用特性。因而通过控制路基湿度波动范围可以有效的防止路基强度的衰变,确保路基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5.
连续干燥     
Heinen 《经济导报》2006,(2):127-130
现已出现多种不同的连续干燥处理方法可供选择,这些方法替代了过去医药行业中经常使用的批量处理方法。许多联合处理方法也应运而生。比如湿法制粒和挤压制粒可以分别与流化床干燥技术,制粒流化床干燥技术和喷雾制粒流化床干燥技术等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6.
干燥收缩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早期开裂的一个重要原因,把SAP均匀地掺入到水泥混凝土中,在其内部形成均匀分散的微型"蓄水库"。内养护混凝土其内部水分补偿作用为解决高强低水胶比混凝土收缩开裂提供了有效技术途径。对SAP内养护水泥砂浆干燥收缩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SAP掺量、额外补水倍率对水泥砂浆干燥收缩的影响,水泥砂浆收缩率随SAP掺量增大而减少,从而得出结论 SAP内养护可以明显减小水泥砂浆的干燥收缩变形,是改善混凝土干燥收缩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将一维传输下的成熟混凝土试件为研究对象,通过雷达观测混凝土内部湿度场实验及基本数据分析,了解掌握混凝土相对介电常数、含水率、雷达波传播速度及其含水率关系,探究混凝土内部湿度场雷达检测技术要点及混凝土内部湿度场分布。  相似文献   

18.
彭文件  刘群 《交通科技》2015,(1):129-131
根据试验规范和国内外研究成果,对高速铁路高填路基无黏性粗颗粒填料进行振动击实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黏性粗颗粒填料的振动击实试验曲线呈波浪形,即随含水率的增大,干密度先减小后增大;在干燥状态或饱和含水状态时干密度较大,最大干密度为2.24g/cm3;建议在施工中采用干燥状态或饱和含水状态的无黏性粗颗粒填料来增加压实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粉土路基内部含水率分布规律,建立了基于非饱和渗流原理的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了地下水位、降雨、蒸发作用等因素对路基材料含水率的影响作用,采用稳态及瞬态渗流计算,确定了粉土路基及边坡材料含水率变化规律;通过埋设频域反射仪湿度传感器对路基含水率年变化规律进行了实测,验证了理论分析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路基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模拟环境中混凝土表面与环境间水分传输边界条件,通过模拟试验分析了混凝土的干燥失水变化规律,研究了水灰比和温度等对混凝土水分扩散表面因子变化的影响;此外,还利用数值模拟探讨了人工模拟环境中风速对混凝土水分扩散表面因子和混凝土内湿度分布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人工模拟环境中混凝土水分传输表面因子模型可描述温度和风速对混凝土表面因子的影响规律;混凝土表面孔隙面积率可用以表征水灰比对其表面水分传输的影响,且两者间呈指数函数关系;若人工模拟环境中风速和干燥时间超过某定值(约为3 m·S-1),则可将环境湿度视为混凝土与环境间的界面湿度,可为确定人工模拟试验环境风速参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