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7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MP-9蛋白在18例正常宫颈上皮、20例宫颈原位癌、55例宫颈浸润癌中的表达。结果MMP-9在宫颈浸润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原位癌(P<0.05),而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原位癌组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MMP-9的表达与宫颈鳞癌不同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宫颈浸润不同深度间及有无淋巴转移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MMP-9在宫颈浸润癌中呈高表达,MMP-9可能通过降解破坏细胞外基质(ECM)和基底膜(BM)而发挥促进宫颈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trA1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例正常宫颈、28例CIN(其中轻度8例、中度10例、重度10例)、25例原位癌及40例宫颈浸润鳞癌标本中HtrA1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与临床病理分级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正常宫颈组织中HtrA1无阳性表达。CIN、原位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4%及6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癌阳性表达率为52.5%,较原位癌组显著降低(P<0.05)。HtrA1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0.622,P<0.05),与病理分级无关(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HtrA1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 HtrA1表达对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可能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生存素(Surviv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 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 2)蛋白在人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组织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和图像分析系统检测Survivin、MMP 2及TIMP 2在10例正常宫颈组织、10例宫颈原位癌、40例宫颈鳞癌和11 例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分析表达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从正常宫颈上皮→原位癌→浸润癌,Survivin、MMP 2 阳性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TIMP 2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无关。宫颈癌Survivin、MMP 2、TIMP 2表达量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局部侵袭、组织学类型及患者年龄有关(P<0.05),而与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有脉管或/和间质侵袭、年龄小于35岁者Survivin、MMP 2阳性表达量增多,而TIMP 2阳性表达量减少(P<0.05);腺癌Survivin阳性表达量高于鳞癌,而其MMP 2、TIMP 2的表达则低于鳞癌(P<0.05)。结论 Survivin、MMP 2和TIMP 2蛋白异常表达在宫颈癌恶化、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联合检测这些指标可以预测宫颈癌组织的侵袭和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4.
KAI1/CD82、E-Cadherin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KAI1/CD82、E-Cadherin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KAI1/CD82、E-Cadherin在10例正常宫颈组织、15例不典型增生宫颈组织及64例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随着从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不典型增生组织→宫颈鳞癌的转化,二者的阳性表达率呈递减趋势。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组织和不典型增生组织(P<0.05),而正常组织与宫颈不典型增生组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且二者在宫颈鳞癌中的共表达下调与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结论KAI1/CD82可能与膜蛋白E-Cadherin相互作用抑制宫颈鳞癌的淋巴结转移;E-Cadherin基因、肿瘤自身的特性以及多种基因相互作用可能在宫颈鳞癌的转移中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 p1 6和Rb基因产物在宫颈癌中的表达 ,及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P法 ) ,检测p1 6、Rb蛋白在 1 0例正常宫颈组织 ,1 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CIN)及 5 9例宫颈鳞癌中的表达。结果  2 0 %CIN (2 /1 0 )和 2 8.8%宫颈鳞癌 (1 7/5 9)中 ,p1 6蛋白表达缺失。p1 6蛋白阴性表达与病人年龄负相关 ,而与肿瘤生长类型、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无相关性。宫颈癌中Rb表达阳性率为 88.1 4% (5 2 /5 9) ,Rb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的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 6 6 .1 %的宫颈癌两种蛋白共表达阳性。结论 p1 6失活参与部分宫颈癌的发生。Rb可能主要通过功能性失活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宫颈癌中p1 6和Rb蛋白的表达之间不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lusterin和E-cadherin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8例正常宫颈组织、3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以及4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CSC)组织中Clusterin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3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宫颈鳞癌、CIN2、CIN3中Clusterin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Clusterin在Ⅰ级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低于Ⅲ级(P<0.01),并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癌灶浸润间质深度无关(P>0.05)。E-cadherin在宫颈鳞癌及CIN2、CIN3中的表达均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E-cadherin在Ⅰ级、Ⅱ级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均高于Ⅲ级(P<0.05),并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癌灶浸润间质深度无关(P>0.05)。宫颈鳞癌组织中Clusterin和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339,P<0.05)。结论 Clusterin的高表达与E-cadherin的低表达可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有关,联合检测二者的表达可能对宫颈鳞癌的早期诊断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宫颈鳞癌中端粒酶活性、凋亡相关基因p5 3和C myc的表达水平及三者间关系。 方法 用PCRELISA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CIN)及浸润性宫颈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 ,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 p5 3、C myc蛋白的表达。 结果 ①浸润性宫颈鳞癌中 ,端粒酶活性、p5 3、C my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 (P <0 .0 5 ) ;②端粒酶阳性率、p5 3和C myc蛋白表达水平与宫颈鳞癌分化程度有关 ,即肿瘤分化程度越差 ,端粒酶阳性率越高 (P <0 .0 5 ) ,而与宫颈鳞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无关 ;③宫颈鳞癌中端粒酶活性、p5 3表达、C myc表达三者之间有明显的内在联系 (P <0 .0 5 )。结论 ①端粒酶活性增高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②端粒酶活性、p5 3、C myc蛋白水平可作为宫颈鳞癌诊断和预后指标 ;③在宫颈鳞癌的形成和发展中 ,端粒酶与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WWOX(WW domain-containing oxidoreductase)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鳞癌、31例腺癌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WWOX基因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WWOX基因在72.8%的非小细胞肺癌中失表达或表达减少,而在相邻正常肺组织中有80.0%正常表达.WWOX基因的表达与组织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在鳞癌和低分化癌中WWOX基因失表达或表达减少.结论 WWOX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该蛋白表达的缺失可能在不同类型非小细胞肺癌的形成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6 0例进展期宫颈鳞癌放疗前、放疗中PCNA表达情况。结果 宫颈鳞癌组织放疗前PCNA表达阳性率为 86 % ,放疗中PCNA表达阳性率为 5 5 % (P <0 .0 1) ;宫颈鳞癌随病理分级增高 ,PCNA指数增高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不同临床分期PCNA指数未见明显差异 (P >0 .0 5 ) ;放疗近期疗效为完全缓解者 ,其PC NA指数高于近期疗效为部分缓解者 (P <0 .0 5 )。结论 PCNA检测可作为判断宫颈癌生物学行为和放射敏感性的一项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蛋白及MCL-1mRNA在宫颈癌、癌前病变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宫颈鳞癌、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IL-6和MCL-1蛋白表达情况,采用逆转录PCR法检测组织中MCL-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IL-6和MCL-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及CIN组织(P<0.01),且IL-6和MCL-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566,P<0.01);MCL-1蛋白与MCL-1mRNA表达呈正相关性(r=0.772,P<0.01)。结论IL-6和MCL-1的表达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共同调节作用,这一发现有助于对早期癌前病变的筛查,并为宫颈癌的治疗提供了一个细胞因子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胚胎特异性基因Oct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RT-PCR、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Oct4基因在宫颈癌组织、宫颈癌细胞系以及原代宫颈癌肿瘤球细胞中的表达状况.结果 ①Oct4 mR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3.3%(22/30),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率25.0%(3/12),P<0.01;②Oct4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率为53.7%(22/41),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率7.7%(1/13),P<0.01;③Oct4蛋白在宫颈癌细胞系SiHa、HeLa、Caski和C33A中表达;④Oct4蛋白的表达随着宫颈癌肿瘤细胞的分化而降低.结论 Oct4基因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增加,可能与宫颈癌干细胞有密切的关系,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宫颈癌组织中erbB3、erbB4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erbB3、erbB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HGH SABC方法检测了 5 0例宫颈癌组织 (鳞癌、腺癌各 2 5例 )、15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erbB3、erbB4的表达。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erbB3、erbB4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 (P <0 .0 5 ) ,两者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r =0 .5 872 ,P <0 .0 0 1)。鳞癌中erbB3、erbB4的表达高于腺癌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erbB3、erbB4的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临床分期 (FIGO分期 )呈正相关 ,但无论erbB3、erbB4单独表达或同时表达均与宫颈癌预后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rbB3、erbB4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可以预测宫颈癌恶性程度 ,但不能作为宫颈癌预后独立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NANOG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正常宫颈、宫颈原位癌及宫颈癌中NANOG的表达;分别用原代宫颈癌肿瘤球细胞及肿瘤球分化细胞接种裸鼠,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织相比,宫颈原位癌及宫颈癌中NANOG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强(P<0.05).新鲜宫颈癌组织经过无血清培养可以生成肿瘤球,再次经过血清培养后能够分化成上皮样细胞;裸鼠移植瘤实验证实这种肿瘤球细胞具有很高的成瘤性.结论 宫颈癌组织中存在肿瘤干细胞,NANOG在介导宫颈癌的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子宫颈癌组织中印记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2)和H19印记缺失情况及意义。方法采用PCR技术筛选出40例人子宫颈癌组织及2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具有IGF2和H19基因杂合性病例,然后RT-PCR法检测IGF2及H19印记状态。结果IGF2基因在子宫颈癌组和对照组具有杂合性比率分别为52.5%(21/40)和65%(13/20);双等位基因表达率分别为47.6%(10/21)和7.7%(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19基因在宫颈癌组和对照组具有杂合性比率分别为47.5%(19/40)和55%(11/20);双等位基因表达率26.3%(5/19)和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颈癌中存在印记基因IGF2和H19的杂合性丢失(LOH)和印记缺失(LOI),IGF2和H19基因异常可能与子宫颈癌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5.
A PRELIMINARY STUDY ON SURVIVIN AND BCL-2 EXPRESSION IN CERVICAL CARCINOMA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ysregulationofapoptosisisthoughttocon tributetocellmalignanttransformationandtumorprogression[1] .ThisistypicallyexemplifiedbytheoverexpressionofantiapoptosisBcl 2proteininfollic ularlymphomaanditscriticalroleinmultidrugresis tanceanddiseaseprogression .I…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D147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蛋白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47在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CD147蛋白在所有的宫颈癌(41/41,100.0%)和绝大多数正常宫颈组织(11/12,91.7%) 都表达.宫颈组织中存在着不同分子量的CD147分子.CD147在宫颈癌中的细胞阳性率及表达量都要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结论 CD147是细胞增殖的一个标记分子;CD147 蛋白在宫颈癌中高表达,是宫颈癌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