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航运市场经营现状从1984年开始,世界前20位的集装箱班轮公司无一例外都在中国大陆设立了经营机构。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它们迅速扩大实力、强强联合、全球规划,以至刮起一股兼并收购的浪潮。在航运市场上,只有自身壮大,改善班轮网络,提高服务能力,才能在竞争白热化的航运市场上分一杯羹。而目前,我国海运企业中,除中远、中海等少数几家大型国有  相似文献   

2.
2001年,马士基(中国)航运深圳分公司即开始征收20元/个集装箱的"换单费";2004年,这笔费用已上涨到了30元/个集装箱.无独有偶,"马士基"厦门分公司则开始征收10元/个集装箱的"铅封费",最近更是将成本不过1-3元的铅封提价至45元/外/个集装箱.  相似文献   

3.
最近的世界权威指数——HoweRobinson集装箱运价指数表明,市场正在走下坡路。去年6月中旬HoweRobinson集装箱运价指数在2092点, 比1月初增长了11%,但到了8月初,指数跌了100点,即下降了5%。尽管基本指数依然较为稳定,然而已经有一些般东开始去适应指数的变化及这一变化给航运市场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4.
黄建设 《综合运输》2000,(12):28-30
一、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目前已开辟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达150多条,其集装箱运输量以年平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任何一个集装箱运输大国的发展速度。 1.集装箱港口业发展现状 去年,我国内贸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0万TEU,为1998年2.7倍,其中上海港内贸集装箱吞吐量达20余万TEU,成为中国最大的内贸集装箱码头。长江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势头强劲,全年完成内贸集装箱吞吐量5万TEU,比1998年增长3倍多,成为长江航运的经济增长点。深圳、广州和海口港已成为华南地区内贸集装箱运输中心。在国际集装箱方面,吞吐量已  相似文献   

5.
动向     
<正>我国航运指数登陆波罗的海交易所日前,由浙江宁波航运交易所编制的海上丝路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中4条航线指数在波罗的海交易所官方网站正式发布,分别是宁波—欧洲线、宁波—中东线、宁波—地东线、宁波—地西线。它们可反映从宁波出口到欧洲、中东、地中海以东、地中海以西的集装箱货运市场情况和价格波动趋势。这是波罗的海交易所自1744年成立以来首次发布其他机构的指数,也是国家主席习  相似文献   

6.
2006年港口的增速将从激情的增长转变为稳定的成长。预计2006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率为13%-19%。港口集装箱泊位供给2006年仍然将保持稳定的态势,不会出现产能过剩。 2006年航运市场仍然处于周期性调整之中。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和中国对大宗货类进口增速的下降以及运力的快速  相似文献   

7.
<正>由于国际海运船舶吨位以高于海运运输需求增长的速度发展,使得国际海运市场上的运力总供给远远大于总需求,导致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在过去的几年中,大多数航运企业出现了利润减少,甚至亏损的情况。同时,发生了大量的合并以及联盟重组。随着新的竞争者不断加入,船舶尺度与船队规模进一步增大,船公司的经营战略不断调整,这一方面体现了航运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另一方面说明航运企业对自己的经营状况十分不满。我国集装箱班轮企业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开展跨国经营,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务部门面临的一  相似文献   

8.
收购铁行渣华引发动荡 2005年8月11日马士基正式对外宣布以23亿欧元成功收购铁行渣华,传了两年多的航运史上最大一宗收购案终于尘埃落定.毫无争议马士基已成为市场的领先者,全球海运市场也将趋向垄断化,这对集装箱运输市场是最大的挑战,对于其他集装箱班轮公司而言,未来与马士基的竞争变得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9.
<正>2010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906.9万TEU,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港。频繁的进出口贸易推动了我国国际航运业的发展,无论从港口规模还是实际吞吐量来看,我国已经是航运大国,该如何在航运大国的基础上创建航运强国?如何创建国际及区域航运中心?就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大连海事大学校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王祖温先生。  相似文献   

10.
近年随着国际间经济交往的加深,国际贸易的增长以及航运技术的不断发展,集装箱船的大型化趋势日益明显,这对班轮公司和集装箱港口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集装箱船大型化趋势20世纪50年代,一种新的海运方式——集装箱船运输问世,它以载运集装箱能力(标准箱位)和吨位等数据为划分标准。现在集装箱船船型己发展到了第五代、第六代。第一代集装箱船的载运能力仅为750~1500集装箱船的载运能标准箱,吨位不超过14000总吨。20世纪70年代后,集装箱船舶更新换代的间隔大幅缩短,第三代与第四代间隔为16年,第四代与第五代间隔为7年,第五代与第六代之…  相似文献   

11.
综合信息     
中国从三方面完善港口和海运发展“中国因素”为世界海运业的繁荣创造了机会,但中国也应争取时间,及早完善港口建设和海运业发展。“中国因素”对世界海运业的影响,在集装箱、大宗干散货和原油运输三个领域都有突出表现。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第一;世界干散货航运市场70%的增量来自于中国;此外,中国还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对于国际海运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很多专家都基于“中国因素”而看好。因为今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有  相似文献   

12.
<正> 淄博市联运总公司开展国际集装箱联运工作始于1989年,几年来以淄博市及其腹地的外向型经济为导向,以日益扩大的国际联运市场为舞台,大力推动国际集装箱联运的发展。预计1994年可办理国际集装箱2万标箱(TEU),比1993年增长20%以上。目前,公司设有国际货运部、集装箱中转站、电脑报关预录中心,拥有适应20英尺和40英尺集装箱运输汽车和吊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内河集装箱运输现状和发展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逸桥 《综合运输》2003,(12):10-12
<正> 一、国内外内河集装箱运输的 比较与分析 (一)我国内河集装箱运输概况 我国内河集装箱运输刚刚进入发展阶段,目前全国有55个内河集装箱港口、120家航运企业开展了内河集装箱货运业务。 1、我国内河集装箱运输的特点 从地区分布上看,内河集装箱运输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对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的概况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特点、贸易流向以及主要航线;其次,在干散货航运市场相关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影响三大干散货航运市场的主要因素,总结出海运量的变化规律,结合现状预测各细分市场未来的需求量。并对未来几年干散货海运总需求量做出预测,对航运市场运力方面进行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国际国内航运市场格局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是运输市场开放,引进了许多国外船公司,仅宁波港现在靠泊的外籍、外地公司就有十余家;同时全球各大型航运公司都开始将经营战略目标移向亚洲、瞄准中国市场,各大班轮公司联营体已将其主干线网络覆盖我国主要港口,在上海开通了直达北美与欧洲的集装箱干线周班,对国内一程船公司构成巨大威胁;国内船公司5年  相似文献   

16.
李慧 《综合运输》2022,(1):21-24+50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是进行港口规划和加强港口建设的依据,预测长江干线主要港口企业集装箱吞吐量对促进长江干线水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以长江干线主要港口企业集装箱吞吐量为基础,分析二次指数平滑法、灰色模型预测法和BP-GA算法的原理,分别建立三种相应的预测模型并比较预测结果及精度。结果表明BP-GA模型能更加准确预测集装箱吞吐量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预测拟合度最佳。最后以该模型预测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的长江干线主要港口企业集装箱吞吐量,为未来长江航运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3月21日上午,"2017集装箱多式联运亚洲展"正式开幕。全球集装箱多式联运界在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乡和亚洲航运中心聚首,共襄盛会。来自全球70余国家的业界人士,160余个展商,85位演讲嘉宾参加了本届盛会。3月21日,被誉为全球集装箱、运输和物流行业的交流盛会——"2017集装箱多式联运亚洲展"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幕。在本届展会上,各种物流和能源运输装备、物流服务、新能源等领域的新技术与新产品渐渐露出真容,令人目不暇  相似文献   

18.
<正> 自从1956年美国人麦克林把集装箱运输推到海上运输后,国际海上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从1970年的316万TEU发展到1990年的3799万TEU,年平均增长率为13.24%,而同时期外贸海运总量年增长率仅2.29%。其中80年代年增长率为8.7%,低于70年代的17.97%,尽管运量大幅度增长,但运力增长远高于运量的增长,遂使集装箱航运市场也和其他国际航运市场一样,成为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各班轮公司采取了各种措施,其主要的有:采取新的市场经营  相似文献   

19.
国际航运中心是依托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航运枢纽,航运要素齐全并形成规模,处于全球海运干线网络的重要节点,通过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循环,辐射全球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衔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代表所在国家和地区直接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依托港口打造国际航运中心,是提高地区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可以看出,航运中心的建设对腹地区域经济的带动和引导作用是极为突出的。改革开放初期,依托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外向型经济,并取得了显著成就;20世纪90年…  相似文献   

20.
长江干线及长三角地区集装箱江海直达运输业发展长期平缓,协同"长江经济带"战略辐射及"航运一体化"形势驱动,已然有悖于市场诉求与业界意愿,尽快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势在必行。据此,结合市场调研与前瞻分析,统筹产业背景下政治决策影响力、航运环境执行力、运输优势驱动力、区域发展合作力;剖析阻碍产业复兴的基础设施建设、船型技术标准、行业监管形势;提出囊括规划为布局、基建为根基、船型为推手、通关为亮点、监管为保障的发展策略,希望为行业相关政策的草拟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