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轴承在生产过程中的滚动体缺失会影响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本文提出了机器视觉背景下基于VisionPro的轴承滚动体缺失检测.在获得较好的打光图像后,利用VisionPro的PMAlignTool进行模板训练以及缺失识别,并结合C#脚本,将结果可视化,在图片上显示具体的检测结果,包括产品合格与否、合格的滚动体个数以及不合格...  相似文献   

2.
康耐视公司发布了一款In—Sight视觉系统的新产品:In-Sight Explorer 4.4软件。该款软件添加了新的色彩工具,改善了数据的校准能力,其中的组态软件EasyBuilder具有延伸数据存取能力,可支持较大的线性扫描影像。同时,该款新软件还引入了一套功能强大且使用方便的新工具InspectEdge,用于检测边对和边缘缺陷问题。  相似文献   

3.
康耐视公司推出用于对材料表面进行检验的软件包VisoinPro Surface,VisionPro Surface将革命性的新型视觉缺陷检测和分类与简化的用户界面相结合,能够在制作过程中执行准确的缺陷检测、分类和表面纹理评估。  相似文献   

4.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摄影测量原理与模型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摄像机作为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数据采集工具,通过摄影测量技术和计算机视觉完成交通事故现场的快速测量,根据摄像机处于空间位置拍摄图像关系,得到摄影测量数学模型,研究了提高系统测量精度的技术及模型计算方法,建立了一种通过摄影测量和计算机视觉进行较大场景范围非接触测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上海,2009年2月18目)全球领先的机器视觉系统和工业ID读码器供应商康耐视。公司(纳斯达克:CGNX)今日宣布推出一种新型在线工具——成本节省顾问(Cost Saving Advisor),该工具可帮助制造商更直观地评估和了解机器视觉和工业识别技术为其带来的价值。“在当前这个经济比较困难的时期,优化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显得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重要。  相似文献   

6.
驾驶人在长隧道中间段驾驶中容易出现“隧道催眠”现象,为了缓解这一特殊视觉心理问题,在分析隧道催眠现象产生原因和长隧道中间段照明环境改善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特殊颜色灯光带作为视觉滤波带的隧道中间段照明设置形式。根据不同颜色光源下的视觉功能试验,选定不影响视觉功能但具有较强视觉刺激作用的红色光源作为视觉滤波带光源颜色。利用DIALux仿真软件建立设置了红光特殊照明以及普通照明2种场景下的隧道模型,并对有关照明指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红光特殊照明对隧道照明参数无不利影响。通过红光特殊照明及普通照明隧道路段驾驶模拟试验,采集驾驶人动态视觉特征,包括眨眼频率及瞳孔直径,结果表明通过红色特殊灯光区域时,驾驶人的眨眼频率明显高于其他路段,瞳孔面积也存在较明显的先增大再减小的过程,说明红光段对驾驶人具有明显的视觉刺激作用。为评估红色特殊灯光区域对视觉安全性的影响,引入“瞳孔面积最大瞬态速度值”作为红光段视觉负荷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红色特殊灯光带引起的视觉负荷在驾驶视觉舒适范围内,其视觉刺激作用能够满足驾驶视觉安全要求。综上可以说明,红色特殊色彩灯光带能够在保证视觉舒适性的同时给驾驶人提供视觉刺激,起到视觉警示作用,缓解隧道催眠现象。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智能车视觉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视角、多维度道路环境表征的高精度视觉地图构建方法,该方法明确了视觉地图的表征模型,包括视觉特征、场景结构信息以及轨迹信息等。在视觉特征中,运用前视场景全局特征描述道路环境,视觉特征不局限于某一种特征描述子;在场景结构信息中,运用俯视路面的2D结构信息进行描述,该特征与前视视觉特征构成多视角;轨迹信息则通过视觉维度以及地理维度的多维度方式完成计算,在视觉维度中,通过平面单应性计算节点间的轨迹;地理维度中,通过高精度经纬度信息消除累积误差问题。试验选取武汉理工大学内长约700 m的半开放式环形路段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制图的单节点平均误差为3.1 cm,标准差为2.3 cm,最大节点误差为9.3 cm,累积误差率为0.5%。运用所制地图进行定位检测,平均定位误差约为11.8 cm,因此,研究所提出的方法可应用于半开放式路段或固定场景的视觉地图构建,为实现智能车在上述场景的定位打下基础。同时,研究提出的制图方法不需使用双目摄像机,在降低数据存储量以及制图成本的前提下,实现了对道路环境的充分表征;此外,运用路面2D特征结构信息计算轨迹,解决了视觉3D重建精度不稳定的问题,为视觉地图构建提供了新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8.
可靠的定位与导航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先决条件。单车视觉同时定位与建图(SLAM)技术能够在GNSS拒止的情况下实现车辆的定位,但累积误差会随运行时间逐渐增加,难以持续准确完成定位任务。通过多车协同视觉SLAM可以提升定位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鲁棒、轻量化的分布式多车协同视觉SLAM系统,该系统以ORBSLAM2作为视觉里程计,利用NetVLAD全局图像描述子实现多车间共视区域识别和数据关联;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相似性和结构一致性的方法,实现多车间闭环离群值剔除;提出了一种分布式位姿图优化方法,提高多车协同定位精度。经过自主搭建平台所采集的真实数据以及KITTI数据集测试,该系统相较于已有的主流视觉SLAM算法以及协同SLAM算法均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用机器视觉系统对汽车仪表板总成进行智能检测的方法。仪表板质量检测的关键技术是提取边缘数据和定义指示误差。为有效地去除噪声并进行边缘数据提取,采用了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方法提取仪表图象特征,同时提出一种新的旨示精度评判准则。在此基础上,成功地研制出一种机器视觉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优化虚拟仪表在光照下产生炫目对驾驶员驾驶感知的影响,通过VOC、QFD等工具分析客户抱怨情况并定义问题来源,利用视觉仿真方法获得各种工况下不同布置方案的包含驾驶员视觉仿真图像及每一像素点的光学信息,数据采用CTQ视觉对比度计算法进行数据对比与分析,对比分析了不同屏幕材质及工艺形成的反射率对驾驶员视觉感知的影响,通过该设计流程和表面处理方式,可在设计阶段对虚拟仪表在乘用车驾驶舱的光学干扰进行有效评估,为人机舒适性相关设计与优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驾驶人在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下的视觉信息需求进行分析与计算,将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按照信息量含义的不同进行分层,建立了基于视觉信息层级模型的信息量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车实验提取分析数据,对信息量计算中的参数进行计算与标定,得出信息量计算模型,并以行驶速度作为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评价参数,求出速度与信息量之间的关系,最终确定信息量阈值,建立基于视觉信息量计算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中速度与信息量之间呈较好的幂函数关系,R2达到0.9356,只需采集城市道路驾驶人视觉图像,通过软件分析可得出图像信息量,根据关系式和道路限速可得出信息量阈值,对比分析进行交通环境评价.该方法仅需采集驾驶人视觉图像即可完成评价,方便快捷、结果准确,但在软件处理图像信息量上尚未达到智能分析处理,尚需进一步研究改进.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为汽车白车身在线视觉检测站设计的数据管理和查询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在企业网上的任何一个节点对测量数据进行实时查询,查看测量结果及坐标的变化曲线,可以使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及时掌握生产线的生产状态,并做出及时调整。经过实用证明,该设计可靠性高、软件功能强大,能够与汽车白车身视觉检测站协调工作。  相似文献   

13.
公路沿线视觉资源管理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彦林  王选仓  吕青  张秀丽 《公路》2006,(11):101-105
介绍了公路沿线视觉资源管理的范围和程序,以及视觉资源的评估方法,并讨论了选线过程中如何合理保护和利用视觉资源。在公路设计阶段必须将视觉资源影响因素和其他影响因素融合在一起,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4.
驾驶员行车过程中80%以上的交通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道路视觉环境对安全行车的影响很大.文中从驾驶员的视觉角度出发,论述了行车中驾驶员视觉环境的主要内容、范围和特征,说明了道路视觉环境对驾驶员心理、行为及安全行车的影响;提出在道路设计与改造中应充分考虑驾驶员视觉特征与道路视觉环境对驾驶员的影响,合理设计道路、交通设施和道路景观等交通环境要素,为驾驶员提供一种宜人的道路环境,以利于安全行车.  相似文献   

15.
为了从驾驶人视觉感知角度了解4种控制措施(限速标志、警告标志、减速标线、彩色路面)对驾驶人行车速度控制的效果,基于驾驶人动态视觉特性,建立了视觉信息负荷模型,将驾驶人前方视觉区域划分成1个中央视野和4个周边视野,量化了速度控制措施对驾驶人视觉感知影响。基于实车试验数据分析表明:行车速度与驾驶人感知到的速度控制设施的视觉信息量显著相关,信息量越大,减速幅度越大;在速度控制措施的持续影响下,减速频率不会超过,而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6.
针对汽车钣金零件在激光焊接过程中存在的误差较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目机器视觉的汽车钣金零件焊接系统,该系统通过视觉传感器测量汽车钣金零件的二维焊缝尺寸,并在焊接后通过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实施焊缝质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机器视觉焊缝质量好、工作稳定可靠,能够有效提高汽车钣金零件焊缝尺寸的激光焊接精度,有利于实现汽车钣金零件激光焊接的过程自动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基于视觉导航的无人驾驶车辆的方向决策问题。文中先分析了人类驾驶员的特点,讨论了基于视觉图像的道路信息检测方法,建立了一种智能型BP弄申经网络方向决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模拟人类驾驶员决策过程的特点,显示了其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根据驾驶员的视觉感知阈及城市道路交通特点,分别建立了城市道路中直道、弯道以及超车3种情况下跟驰车辆驾驶员视觉滞后时间的计算公式。从城市交通具体参数计算结果表明,跟驰车辆驾驶员总反应时间中视觉感知滞后时间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汽车自动变速器阀体的自动化加工质量检测,本文中提出了一套基于工业内窥镜拍摄的自动化检测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融合机械、电控、视觉、软件等多个模块,以实现自动化视觉检测;并进行系统关键部分的原型研发及拍摄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有效完成阀孔内壁面的完整图像拍摄和缺陷特征提取,有助于提高检测精度,且数据整理方便,有助于提升工厂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猎豹智能车无人驾驶系统总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猎豹智能车无人驾驶系统总体设计及其硬件和软件的设计特点和实现方法。系统采用机器视觉来识别高速公路车道线,利用拟人控制算法来实现车辆自动驾驶控制,最高时速为95km/h的初步试验结果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