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庆才 《轿车情报》2007,(3):108-113
汽车整车产品开发设计是一个多学科平行、协同过程,不仅要考虑产品设计工程,同时需要考虑产品的制造工程。随着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国内汽车整车开发设计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目前的汽车整车设计开发方法均为1995年后先进的数字化开发流程与方法,目前国内已经具备了同国外先进汽车公司同样的开发设计流程和开发设计能力,可以实现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产品开发目标。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概述作者所在公司近期某款越野车型后侧围肘靠内饰件的开发,阐释了在汽车行业新的竞争形势下如何充分利用各种验证手段在较短时期内(通常少于6个月)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一般内饰件产品。该论文介绍了汽车内饰件从概念提出、方案设计到产品验证、数据制作、模具开发的通用流程,描述了某款侧围肘靠内饰件的DTS设计及定位原则,安装策略,零件的分块方式等。举例说明了在汽车内饰件设计开发过程中常用的各种CAE分析技术及手段,通过有限元的方式重点分析了该后侧围肘靠内饰件产品的力学强度与产品结构的关系及在产品加工成型过程中的注塑温度、模具温度、注塑压力等工艺参数对产品本身性能及外观的影响,并通过比较最终确定了该侧围肘靠内饰件的产品及模具3D数据,加工成型工艺参数等。该论文不但可以指导其他车型后侧围肘靠饰板的开发,也可为其他类似内饰件的开发提供技术积累及参考等信息。  相似文献   

3.
由于CATIA具有强大的自由曲面设计的功能,结合工程实例,从点云数据的采集处理、曲线和曲面的创建以及曲面的拼合等方面,介绍了CATIA逆向设计在汽车内饰件设计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基于CATIA的逆向工程应用于汽车内饰件设计开发过程中,可以大大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保证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袁唯 《轿车情报》2007,(5):I0022-I0023
最新的“快轨”(Fast Track)数字开发流程,由英国CGI(Concept Group International)汽车设计公司独家开发,成为汽车设计领域最前沿的开发流程和理念。不同于传统的汽车设计流程,“快轨”流程可以大幅有效地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其设计产品的附加价值。“快轨”的开发流程是基于“数字化为主”的理念,由独特的软件和技术来支持造型设计和工程设计同步开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孙冠哲 《天津汽车》2009,(11):27-29
在汽车整车设计开发过程中,内饰件的设计开发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内饰件的间隙面差是整车制造精度的很好体现,内饰件的配合与设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介绍了一些内饰件的设计开发经验,总结了在设计前期一定要充分对比成熟结构,防止低级设计失误的发生。通过这些整改,整车内外饰精细水平能得到很大的提升。指出前期设计失误对生产有很严重的影响,同样会加重工人的劳动强度,因此一定要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6.
张颖 《汽车与配件》2003,(10):20-21
近两年,中国汽车工业产销高速发展,汽车开发也将成为中外汽车及国内各汽车企业竞争的主战场。由同济大学和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2003年汽车产品全数字化设计开发技术方法与流程国际研讨会”于2003年2月24日—25日在上海浦东华美达大酒店举行。上次会议就是旨在推进汽车工业的本上化开发设计进程,推进仿真技术、三维数字化CAD/CAE/CAM技术在汽车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促进建立国内汽车企业与国内外汽车专业设计公司联合的产品创新和自主开发体系,介绍并学习引进国际上当今最先进的全数字化设计技术及开发流程,研讨国内汽车企业对优质、低价、及时、多品种的设计开发需求的解决方案等。  相似文献   

7.
在中央和各级地方的"十一五"规划里,把提升产品的自主创新开发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专门提出来。任何企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要自主创新。对于一个汽车企业要实现产品的自主创新开发,就必须要掌握现代汽车开发流程。本文结合本公司和国外汽车公司开发新车型的经验,总结了汽车整车的开发过程,并根据开发过程各节点的时间控制,提出了"汽车自主创新开发一般流程和周期表"。  相似文献   

8.
软件对于汽车成本的影响正与日俱增,当前平均每辆汽车上的ECU约为100个,汽车电子电气系统已经占到整车成本的近15%~45%,未来10年内这一比例更将上升至50%~80%。作为新兴的车辆软件设计标准,AUTOSAR为嵌入式软件提出了一个基本架构,优化设计流程,提高设计效率。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子硬件和软件设计解决方案(EDA)供应商,Mentor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应对日趋复杂的汽车设计挑战。  相似文献   

9.
钟宇 《车时代》2021,(1):207-207
汽车本身在制作过程中是由众多零部件所组成的,每种零部件在设计开发到投放市场的整个过程都是非常复杂的。所以,这种产品的复杂性使得产品的开发不能够由单一的工作部门来完成,由多个部门共同配合完成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各环节,最终设计出满意的产品,使汽车电子产品研发工作水平得到提升。所以在本文中就将简要针对汽车电子产品研发项目的流程优化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从第一台汽车问世距今已一百三十年历史,在这一百三十年的汽车发展历程中,汽车的开发、制造流程逐渐完善,整车本身功能、质量逐渐提升,产品迭代速度大幅缩短,这就促使各主机厂要有一套完善的整车开发流程去支撑。文章重点讲述近十年来各主机厂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怎样在质量、预算、成本都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如何缩短整车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和应对当前汽车连接器开发中快速、高质量推出产品,避免开发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按时按质完成主机厂或第三方需求,引用APQP管理方法,通过对各个阶段管理要素及流程进行研究,建立并应用合适的APQP管理流程,促进连接器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2.
IATF 16949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对汽车行业产品设计和开发主要有7个要求:设计和开发策划、设计和开发输入、设计和开发输出、设计和开发评审、设计和开发验证、设计和开发确认、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各汽车企业都输出自己的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及相关管理办法、管理流程从而起到管理的标准化、通用化。各个汽车厂家、公司根据自己企业的性质管理流程又有所差异,本论文主要简述汽车行业整车产品设计开发的主要流程及各阶段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3.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整车感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内饰件的包覆材料也越来越多样化,仿麂皮包覆慢慢应用于中高端车型的内饰件上。但因仿麂皮耐温性能、延伸率及匀染性较差,故未得到普及。文章基于国内某高端自主品牌车型的开发,对仿麂皮在汽车内饰件顶棚、立柱及遮阳板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汽车朝着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方向快速发展,汽车电磁兼容性能影响因素日益复杂。阐述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电磁干扰源和干扰特点,在传统电磁干扰3要素构成分析的基础上,从技术设计层面和开发流程2个方面解析汽车EMC性能影响因素构成,以及EMC性能提升措施,提出整车、系统和零部件EMC开发目标设定、整车EMC设计评审和风险规避方案、EMC测试标准、测试计划和试验大纲、验证工作及完善汽车EMC正向开发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高光注塑的产品在在汽车内饰件上的开发,并通过高光注塑的工艺、模具特点、材料的选择、产品的性能验证以及成本分析等方面阐述了高光注塑工艺制品可以达到普通注塑加喷钢琴漆制品同样的外观效果和产品性能,势必成为黑色高光饰件的主流工艺。  相似文献   

16.
装配了侧气帘后,汽车内饰设计成为侧气帘静态展开试验的一大障碍。文章从设计实践出发,结合侧气帘试验中内饰件的破坏形式,对装配侧气帘汽车的内饰件设计给出优化顶蓬结构、立柱饰板合理选材及强化遮阳板连接结构等设计方案和数据,有效地避免了内饰件在侧气帘静态展开试验中发生破损的现象,从而确保装配了侧气帘的汽车可以顺利通过试验。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上汽与通用全球联合开发的汽车项目为载体,从管理流程、管理体系和管理工具等方面引入诸多创新,成功开发出适应全球市场的车型产品,构建出全球项目管理和工程开发体系,打造出具备全球管理能力的本土团队,为上汽通用和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叶阳 《上海汽车》2007,(3):27-29
轿车内饰件设计是整车开发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营销重要的卖点之一。文章介绍了轿车主要内饰件的最新工艺、材料和结构,并从内饰件产品要求和性能要求的角度分析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基于Alias的汽车CAS曲面造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磊  方成  万茂林 《北京汽车》2012,(2):25-28,40
随着时代的发展,汽车造型的更替越来越快,汽车的设计开发成为了一个公司成功的金钥匙,Alias作为一款目前主流的汽车三维模型制作软件,已经在市场中逐步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文中首先阐述Alias软件的特点,以及汽车A面的概念,然后通过对比现代与传统汽车的开发流程突出Alias在汽车曲面造型上的优势,最后通过一个完整的汽车设计开发流程实例阐述Alias在汽车A面的制作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个性化特征对客车内饰件的产品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了客车内饰件的变型设计特点、变型设计中的参数及其约束,并开发了客车内饰件变型设计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