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结合国内外电动汽车电磁兼容测试现状,对比了电动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的国内外电磁兼容测试标准,并对国内电动汽车及其零部件的电磁兼容标准体系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分析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电磁兼容测试研究现状,针对电动汽车电磁骚扰测试标准中存在的不足,探索一种适用于整车级便携式发射机的电磁骚扰测试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很好地模拟手机这一类便携式发射机在不同使用情况下的电磁辐射。  相似文献   

3.
电动汽车车载充放电模块在运行过程中电磁兼容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主要对某款电动汽车进行GB 34660—2017整车辐射发射公告测试时,试验结果未通过国家标准要求,通过对干扰源的排查定位与分析研究,最后加入整改措施后,试验结果满足了公告测试要求,同时也为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了针对性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我国现行的电动汽车整车电磁兼容测试标准GB/T 18387—2008的实施情况,重点对美国新施行的SAE J551-5 MAY2012标准进行解读,给电动汽车整车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中阐明了汽车电磁兼容性的研究意义和电磁干扰源及国际国内电磁兼容法规,介绍了电磁兼容的主要测试技术,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测试方法的有效性。文中介绍的测试技术可以对整车及零部件进行电磁兼容性试验,以满足国家法规及标准要求,提升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电驱系统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从分离式系统到一体化动力总成的技术演变,电磁兼容特性也发生了改变,同时测试台架也在不断突破创新。本文从标准概述、台架比对、测评技术等方面阐述电驱系统电磁兼容测试的发展趋势,并介绍了几种不同电驱系统的电磁兼容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7.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已在国内率先建成了目前国家要求的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22项专项标准的全部试验检测能力。主要设备从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进口,主要检测能力包括:电动汽车整车、电机及其控制器的电磁兼容试验,  相似文献   

8.
依托电动汽车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现行标准体系,对国内标准在电动汽车整车安全、蓄电池安全、人员防护、电磁兼容等方面的要求进行了介绍.但"另类"电动汽车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说明我国现有的标准体系完善但并不完备,由此引发我们对电动汽车安全标准发展趋势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谢欢  杨琳 《北京汽车》2012,(1):28-30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与传统车辆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以高压和大功率为特征的电机及其控制器,其强电电磁环境与传统车辆的弱电系统有着本质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对新能源汽车用的电机及其控制器的电磁兼容测试方法进行研究。文中对现行汽车零部件电磁兼容标准中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电磁兼容测试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特点提出了合理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已在国内率先建成了目前国家要求的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22项专项标准的全部试验检测能力。主要设备从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进口,主要检测能力包括:电动汽车电机及其控制器的功率、扭矩、转速、电压、电流、效率、制动能量反馈、低温运行、寿命、振动、噪声等性能试验,电动汽车锂电池、镍氢电池、超级电容、铅酸电池等的充放电、寿命、高低温、振动、针刺、挤压、跌落、短路等试验,电动汽车整车、电机及其控制器的电磁兼容试验,电动汽车整车的能耗试验,试验检测能力已通过国家相关部门认可并获得授权。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电动汽车结构特点和特性,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相对应的电安全法规和标准,提出了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程序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电动汽车的实车正面碰撞试验,验证了试验程序和评价方法,比较和分析了原型车和电动汽车的碰撞试验结果,揭示电动汽车在正面碰撞形式下的碰撞特性,以及现行安全标准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应对EMC国家标准GB/T 18387—2017和GB 34660—2017,具体针对某款混合动力汽车电磁兼容超标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排除法和对比法,对超标零部件进行具体定位,并提出相关EMC的解决方案,使整车试验通过国标测试,满足开发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电动汽车的设计是未来汽车工业改造和发展的必经过程,故确定动力性系统的指标与控制方法是需要研究的问题。介绍了作为电动汽车唯一能源的超级电容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研发情况。基于ADVISOR车辆仿真软件系统,进行了在典型的道路环境(驾驶工况)下的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各驱动系统的数学模型正确,该车的性能也基本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陈然 《汽车与配件》2014,(27):48-50
<正>特斯拉CEO马斯克宣布放开其技术标准的所有专利,此举透露出特斯拉想主导电动车技术标准的野心,同时从开放专利的过程中,有望获得更多的同盟来对抗传统汽车制造商,从而为其扫清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和瓶颈。马斯克再次让人们齐齐把目光重新聚焦到特斯拉的身上。他在特斯拉官网上发布名为《我们所有的专利属于你》的博客,宣布为了推动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将开放其所有的专利。  相似文献   

15.
为了将车载端与地面端充电设施统一起来,实现不同电动汽车与不同地面端充电桩之间高效、安全地进行无线充电,保证无线通信协议的一致性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对新颁布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通信协议标准GB/T 38775.2-2020进行解读,梳理得到电动汽车无线充电通信的一般流程;然后,设计了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通信一致性测试的软硬件架构;最后,提出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通信协议的一致性测试方法。该系统能够完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过程中通信协议的自动化测试,有助于后续标准的修订和测试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介绍电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及控制原理,对电动压缩机在电动汽车上的合理选择做出了详细分析。通过电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选择核心零部件的探究,为电动汽车车内环境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以某电动轿车研发为对象,对其动力传动系的参数进行匹配设计。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建立了整车仿真模型,并应用ADVISOR软件对整车动力性和续驶里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在转鼓试验台上实车测试表明,所设计的动力传动系统能满足设计要求,同时验证了所建立整车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郭则新  傅毅生 《汽车技术》2012,(9):49-51,60
分析了超级电容的机理和特点。根据我国对电动车辆在电磁兼容性能(EMC)方面的相关检验要求,对某超级电容城市客车进行了EMC试验,验证了当前国内与电磁兼容相关的准入标准在此类新能源车辆上实施的可行性,了解了目前超级电容城市客车实际的EMC性能。根据试验结果指出,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对超级电容城市客车进行EMC试验虽然是可行的,但试验应该具备文中所提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9.
电池组电源管理系统(BMS)是纯电动和混合动力的电动汽车结构的关键要素。其电源管理的设计要点是确保锂电池效能的最佳化和最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智能型的方案不仅延长电池组的寿命,也增加了车辆的行驶距离。提供驱动电机电源的锂电池组有数百伏的高电压,对汽车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安全性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其可靠的实现方案也是电源管理系统的核心要求之一。  相似文献   

20.
Nowadays, a number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have seriously come to the fore. For this reason, the R & D spending on eco-friendly vehicles that use electric power has been gradually increasing. In general, fuel economy and pollutant emissions of both conventional and eco-friendly vehicles are measured through chassis dynamometer tests that are performed on a variety of driving cycles before an actual driving test. There are a number of driving cycle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the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onventional vehicles.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research into driving cycle for EV. Because large differences exist between the drive system and driving charateristics of EV and that of CV, a study on driving cycle for EV should be conducted. In this study, the necessity of an urban driving cycle for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is confirmed by developing the driving cycle. First, the Gwacheon-city Urban Driving Cycle for Electric Vehicles (GUDC-EV) is developed by using driving data obtained through actual driving experiment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Second, GUDC-EV is verified by constructing EV simulators and performing simulations that use the actual driving data.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then compared against existing urban driving cycles, such as FTP-72, NEDC, and Japan 10–15. These results confirm that GUDC-EV can be used as an urban driving cycle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electric vehicles and validate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ment of the driving cycle for electric vehic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