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指出了铁路区间通信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集群通信系统特点和功能的介绍,阐述了集群通信用于区间通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3.
介绍了如何在尽量使用既有车站数字调度分系统设备或局部更换设备,降低工程投资的前提下设计可行性方案,以实现铁路长大区间通话的常规呼叫功能。 相似文献
4.
低频电缆作为传输媒质,解决铁路长大区段的区间通信不能满足运输要求。运用EPON技术,区间设备采用远程供电方案能有效满足区间通信要求,降低工程投资,便于维护管理。 相似文献
5.
光通信系统经过多年高速发展,现在已经趋于成熟,但是把它用于铁路区间通信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综合分析了光区间通信系统的技术特点、经济效益以及在准池铁路特殊环境下应用的技术难点。光区间通信系统应用于准池铁路,是准池铁路安全运营的通信安全保障,为准池铁路向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兰青二线内试验段区间通信系统改造工程为背景,在普通铁路区间通信系统中植入EPON技术,占用长途光缆中的光纤传输介质,即铁路长途光缆+光区话柱方式,实现铁路车站与区间语音、数据、图像综合通信业务的区间宽带接入,既符合普通铁路区间通信系统用户的使用习惯,又弥补了接入业务的不足,降低了维护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从铁路区间通信的现状入手,分析基于铜缆的通话柱存在的问题,提出铁路区间通信宽带业务接入的迫切需求,进而引出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区间光通信系统,论述该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数字调度系统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尹锦平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06,(11):88-89
主要介绍数字调度系统的构成、组网以及关键技术,并对数字调度系统在铁路专用通信中的应用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南昆线无漏缆区间中继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对工程状况、系统构成、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并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工作特点以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11.
12.
结合新建安庆至九江铁路实绩,针对高速铁路桥梁地段综合接地系统在工程设计过程中的设置原则、设计方案,及施工配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14.
青藏铁路沿线高寒缺氧,环境条件恶劣。通信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综合采用成熟、先进、可靠和少维护的设备,并运用了各种监测维护手段。本文从设计概述、设计特点及工程实施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5.
碎小坡段是铁路线路纵断面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实践证明,将纵断面中的碎小坡段与其相邻坡段进行合理调整,可以消除线路纵断面设计中出现的一部分碎小坡段,但需要很多次的试验。为了高效消除纵断面设计过程中出现的碎小坡段,本文应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建立FORTRAN语言程序,通过不同的算法,合理地计算调整坡度和坡段长度,得出解决碎小坡段的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铁路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通信机房的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为确保通信网络的可靠运行,铁路通信系统从1997年开始对通信电源设备及其环境进行遥控、遥信和遥测,实时监视其工作状态和处理故障,记录和处理相关数据,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保障通信电源的安全运行,为铁路通信提供有力保障。本文介绍电源监控系统在我国铁路通信系统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铁路通信系统是铁路信息化及自动化的基础,是高铁正常运营的神经中枢。通信系统技术层次多、结构复杂,与各系统接口关系密切,与铁路安全的关联程度极高。高铁通信组网及运用方案的合理规划设计对减少建设投资和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勇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4,(1):109-111
以胶济客运专线分区所改造为例,介绍既有柱上开关式分区所改造为箱式分区所的设计,分析既有牵引供电设备情况,结合既有柱上开关式分区所设备分析研究,提出胶济客运专线箱式分区所布置、远动系统接入、供电线设计方案,提高了供电设备的可靠性和方便维护管理,为类似电气化铁路分区所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客运专线隧道断面方案研究和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客运专线铁路隧道的建设在我国尚属首次,其断面选型和结构设计无成熟经验可以参考,原设计的时速250 km客运专线隧道衬砌断面和时速350 km客运专线隧道衬砌断面有不足之处。为满足客运专线隧道建设的需要,需要对客运专线隧道断面形式和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研究方法:广泛调研国外高速铁路隧道设计方案和施工经验,从隧道结构受力条件、排水系统布设及工程量大小等方面进行多方案比选研究。研究结果:合理选定了时速250 km客运专线隧道衬砌断面和时速350 km客运专线隧道衬砌断面形式,进一步优化了衬砌结构设计。研究结论:通过客运专线隧道断面研究和优化设计工作,克服了原设计客运专线铁路隧道衬砌断面的缺点。优化后的隧道衬砌断面具有受力更加合理、救援通道的使用更加方便、减少了隧道断面工程数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