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 作者复习文献并报告一例多发性骨髓瘤早期在口腔呈现淀粉样变性的症状。多发性骨髓瘤是发生在骨髓而来源于网状内皮系统的肿瘤。发现后一般在两年死亡。男女之比为2:11,80%发生在40岁70岁。  相似文献   

2.
新型疫苗治疗急性白血病及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新型疫苗主动治疗急性白血病及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应用基因工程生产的细胞因子和急性白血病及多发性骨髓瘤肿瘤细胞制备的疫苗 ,主动免疫治疗急性白血病 7例、多发性骨髓瘤37例。结果  3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化疗未缓解或化疗不能耐受者 2 9例 ,经疫苗治疗达到完全缓解者 5例占17.3% ,部分缓解者 6例占 2 0 .7% ,微效者 4例占 13.8%。总有效率 5 1.8%。化疗缓解组 8例疫苗治疗后维持缓解达 8~ 13个月复发。多发性骨髓瘤 7例 ,其中 1例完全缓解 ,5例部分缓解。治疗中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 应用新型疫苗治疗化疗无效或化疗不能耐受的急性白血病及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肯定疗效。且经济简便 ,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作用机理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MTT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 1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前后骨髓上清中IL 6活性及可溶性IL 6受体(sIL 6R)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上清中IL 6活性及sIL 6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应用全反式维甲酸 5 0d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上清中IL 6活性及sIL 6R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1) ,Ⅲ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IL 6活性显著高于Ⅰ、Ⅱ期 (P <0 .0 5 ) ,但sIL 6R水平二者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的 17例患者 ,5例完全缓解 (CR)、8例部分缓解 (PR)、4例未缓解 (NR)。结论 全反式维甲酸可能是通过降低IL 6活性及sIL 6R水平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提高缓解率 ,可作为IL 6活性及sIL 6R水平高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有效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4.
48例多发性骨髓瘤入院时误诊为骨骼。肾脏、肝脏.造血和神经系统等疾病,而本身被漏诊,漏、误诊率66.7%。临床分析表明,40岁以上病人如有:进行性骨痛;原因不明的贫血或红细胞缗钱现象;血沉明显增快或高球蛋白血症;反复感染,持续性蛋白尿或不伴高血压的肾衰;扁平骨肿块;脊髓压迫或神经根受损等情况时,应疑及本病,需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4月对我院6例Durie分期为ⅡA~ⅢB期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施APBSCT,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中位年龄47.5岁(39~56岁)。结果 6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造血重建中位时间23 d(11~62 d)。移植相关并发症包括发热4例,口腔黏膜溃疡或糜烂3例,转氨酶升高3例,其中1例伴有黄疸,恶心呕吐3例,口腔黏膜血疱1例,腹泻1例。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6~28个月),1例患者于移植后第6个月死于肺部感染,有2例复发,分别在移植后第11个月和第20个月,前者于复发后第4个月死亡,后者经化疗后再次获得缓解。结论 APB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安全、有效、合并症少;前期诱导化疗阶段应用过马法兰可能是某些患者造血重建延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 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确诊对治疗及顶后都关系极大,近年来此类病例常难以确诊,甚至误诊.有鉴于此,1986年9月以来,我们先后通过经皮针刺胸膜活检对10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明确了诊断.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①一般资料胸腔积液患者100例,男60例,女40例.年龄14岁~80岁,平均42.7岁.病程1~10月.左侧胸液40例,右侧58例,双侧2例.100例中40例入院前曾被误诊为恶性胸腔积液,36例未能明确诊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OKT10检测了18例多发性骨髓瘤及3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发现多发性骨髓瘤和非何杰金淋巴瘤患者OKT10阳性细胞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改变与血清β_2微球蛋白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8.
痛风性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男性 ,临床表现多样化 ,有时症状不典型 ,常被误诊。本文对 1995年 12月 - 1999年12月被误诊的 7例病例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根据痛风性关节炎分类标准[1] 确诊的 7例患者中 ,男 6例 ,女 1例 ;年龄 48~ 6 5岁 ,平均 5 9岁。1 2 临床表现 最初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 ,病程中均有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 1例踝关节附近形成痛风石 ,2例曾患有肾结石 ,4例关节发生僵硬畸形。 7例患者均有高脂血症 ,高血压 5例 ,冠心病 3例 ,2型糖尿病 1例。1 3 辅助检查 血尿酸 0 .48~ 0 .92mmol/L ,尿液…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用COX模型对7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15项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进行了单、多因素回归,结果筛选出两项显著性指标,即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升高是影响骨髓瘤预后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了骨髓瘤肾功损害与诸因素的关系,发现骨髓瘤所造成的继发性损害如贫血、感染、高血钙、尿BJP(本一周蛋白)均与肾功能不全有关,提示可用肾功能损害程度综合反映骨髓瘤患者的生存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瘤细胞经植入兔骨建立NOD/SCID小鼠多发性骨髓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取出新西兰白兔股骨与胫骨,清除肌肉、骨膜及软骨组织,沿中间轻柔截断;准备4~6周体质量约25~30g的NOD/SCID小鼠,腹腔注射麻醉,将兔骨植入小鼠后背部,4周后检测兔骨植入成活情况。将分选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38+/CD45-的浆细胞5×106经过免疫荧光标记后,由远侧端缓缓注入植入兔骨内。每周观察成瘤情况,采用living-Imaging方法检测小鼠体内浆细胞的生长情况,病理检测肿块性质。结果兔骨植入后4周成活,将分选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瘤细胞注入兔骨后,2周可见NOD/SCID小鼠荷瘤,8周后肿瘤体积大小约100mm3。living-Imaging方法检测结果显示,在注射后2周可见兔骨局部有浆细胞浓聚,随着注射时间的延长,至注射后8周局部浆细胞浓聚现象更加明显(2.4×104 vs.1.5×105,P<0.05)。肿块病理活检可见大量浆细胞浸润,植入兔骨结构破坏,破骨细胞增多。结论 NOD/SCID小鼠兔骨植入可有效支持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浆细胞局部注射,并建立NOD/SCID小鼠骨髓瘤模型,为骨髓瘤相关体内实验及临床药物筛选提供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1.
<正>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临床发生率日益增多,其处理问题愈来愈显得重要.现对我院1970年7月至1985年7月15年间29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临床资料本组29例,其中早孕者加例,中孕者4例,晚孕者5例,占同期肌瘤患者1377例的2.1%.发病年龄25岁~47岁,平均年龄33岁. 29例主要表现为停经及子宫大于妊娠月份.有阴道出血者借助B超和HCG定量可与葡萄胎鉴别.术前误诊3例.29例中,20例早孕的处理方式为:单纯人流术、刮后子宫全切术,单纯子宫全切术.其中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弱阳离子交换纳米磁珠(WCX-MB)分离血清蛋白并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比分析临床上难治复发与治疗敏感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蛋白质组的差异,以期为阐明多发性骨髓瘤的耐药机制提供线索。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19例MM患者,按实际疗效分为难治复发组(11例)和治疗敏感组(8例),以WCX-MB捕获各自的血清蛋白质组分,MALDI-TOF-MS检测蛋白质谱,再利用ClinprotoolsTM 2.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筛选出与耐药相关的差异蛋白质分子。结果在分子量0.7~10ku的范围内,共得到59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多肽峰(P<0.05);与治疗敏感组相比,难治复发组MM患者的血清多肽峰有34个表达上调,有25个表达下调;将区分难治复发组与治疗敏感组MM患者能力最强的10个质谱峰建成了一个诊断GA模型,其灵敏度及特异性均为100%。结论利用CLINPROT系统筛选血清差异表达蛋白能够为研究多发性骨髓瘤的耐药机制和临床预后判定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
广泛性溶骨损害是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6loma,MM)的主要临床病理特征之一,Mundy认为MM港骨程度增强与破骨细胞活性升高有关,而IL-1是一种重要的破骨细胞活化因子(Osteoclastactivatingfactor,OAF),本文检测MM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C)及骨髓细胞培养上清IL-1水平,并分析其与MM溶骨损害的相关关系。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MM患者38例,诊断接文献标准,年龄38~72岁,男24例,女14例。其中10例骨髓标本均取自三期MM患者。以健康献血员20例为正常对照,年龄20~74岁,男15例,女…  相似文献   

14.
鼻腔异物病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在儿童中发病较高。近年来发病有明显增加,且异物种类呈多样化的趋势。我科1991年~1998年共收治鼻腔异物病437例,均经手术取出异物证实,其中1991年~1995年197例,1996年~1998年240例。回顾分析病例中208例有误诊史,误诊率约占47.6%。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208例中男108例,女100例,男女比例约1∶1;年龄最小40d,最大7岁,其中4岁以下152例,4~6岁42例,6岁以上14例。1.2异物种类208例中非生物性异物182例(87.5%),如海绵、纸卷、玻璃球、钮扣、螺帽等,其余为植物性及内生性异物。1…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骨髓瘤细胞中依赖IL-6与否的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基因的表达,阐明mcl-1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病中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应用JAK特异性抑制剂AG490、蛋白激酶抑制剂LY294002、ERK1/2信号通路的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分别研究了JAK/STAT通路、ras/MAPK通路及PI3K/Akt三大信号途径与mcl-1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关系。结果在骨髓瘤细胞8226和U266中,抑制ERK1/2活性不能改变mcl-1的表达;高浓度的AG490不能抑制STAT3的酪氨酸磷酸化;LY294002可抑制8226细胞和ANBL-6细胞的增殖,但不抑制mcl-1的表达。结论 Ras/MAPK通路以及PI3K通路在mcl-1基因的调节中无作用,但STAT的作用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和经病理的普通 X 线诊断,并报导两例误诊病案,共中一例误诊为腹后腔肿瘤,另一例曾误诊为多发性神经炎,骨髓瘤等。52例全曾经诊断其他疾病而剖腹者1.6例,占32.5%。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在诊断上可能走一段弯曲的道路,因此应该提高警惕、胸腹部普通 X 线检查,胃肠道餐检查,胆囊造影,肾盂造影,气腹等能给原发性肝癌提供有力的证据。原发性肝癌在普通 X 线检查所呈现的征象如下:1、膈升高,局部凸起,动度减弱或消失,相邻肺通气不良,盘状肺不张,胸膜炎等等;2、肝肿大,肝脾同时肿大或小肝大脾;3、腹水或无腹水或肿块附近的脂防影如腹膜线,肾轮廓、腰肌影等保存者,4、食道静脉曲张,甚至胃底静脉曲张;5、胃向左向后向下移位,十二指肠向左移位,结肠肝曲及横结肠向下移位;6、胆囊可以显影或不显影,胆囊显影者可除外由于阻塞性黄疸所引起的肝肿大;7”肾盂造影可以除外肾肿瘤,主要的儿童的 WLcm 氏瘤;3、肺或骨的转移。上述 X 线征象对原发性肝癌起着提示作用或在鉴别诊断上有很大的价值,如能善于利用各种简单易行的 X 线检查,可以缩短确诊日期并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如果根据胸腹部普通透视,见到肝脏肿大且肺内有转移瘤者,我们没有理由不怀疑原发性肝癌。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是威胁妇女的恶性肿瘤。仅次于宫颈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仍是目前临床治疗手段。早期诊断,治疗以手术范围小,愈后好,术后生活质量高为人们所重视。乳腺癌有其特珠的隐匿性,曾有许多误诊误治的的报道。近几年从我院收治的乳腺癌病例中仍有相当病例误诊误治。分析其原因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临库资料我院近4年收治乳腺癌病人136例,其中107例病人有误诊病史占78.6%。女性104例,男性3例。年龄23~35岁29例;35~76岁78例。误诊时间最长3年.107例中城市患者37例,农村患者70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32例。文化程度低或文盲75例,误…  相似文献   

18.
<正> 嗅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我院自1978年~1988年共收治6例,均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13岁~43岁,病程1个月~5年。首发症状鼻塞鼻衄4例,恶心呕吐1例,凸眼1例。颈部淋巴结转移3例,皮肤及骨转移各1例。误诊为鼻息肉4例,脑星形细胞瘤及鼻腔纤维血管瘤各1例.按Kadish分期标准B期3例;C期3例。鼻侧切开肿瘤切除1例,放疗及放疗加辅助化疗各1例,术后放疗3例。生存期10个月~12年。随访结果C期3例均在治疗2年内死于远地转移;B期3例均存活,其中2例生存期已超过5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多发性骨髓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多发性骨髓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治疗组,治疗组分别给予尾静脉注射重组人源促红细胞生成素2.5、5、10mg/kg,容量为100μL,连续给药30d,对照组给予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采用MTT法测定各组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中性红实验测定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ELISA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中TNF-α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rhEPO治疗组小鼠B、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血清中TNF-α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可显著改善多发性骨髓瘤小鼠免疫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 1959年~1990年我院共收治气性坏疽患者14例,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11例,女3例,年龄为17岁~52岁。12例因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所致;2例并发于局部治疗后(1例肛周脓肿切开术后,1例右网球肘封闭术后)。14例伤口分泌物涂片均找到粗大带荚膜芽胞杆菌。1例还培养出芽胞杆菌。8例行开放性截肢术,3例保存肢体痊愈,3例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