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跨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质量关键取决于悬臂施工过程中各节段的预拱度取值。基于灰色GM(1,1)模型理论,将大跨连续刚构桥各节段预拱度值的理论计算值和现场实测值之间的差值作为灰色微分序列,建立新陈代谢GM(1,1)模型。结合镇大公路京杭运河大桥主桥施工监控项目工程实际,依据灰色模型对大桥施工过程中各节段的预拱度进行预测,从而控制桥梁线形。监控实践表明,灰色GM(1,1)模型能够较精确地预测施工过程中各节段的预拱度,很好地应用于大跨连续刚构桥梁的线形控制中。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边跨现浇段一般采取落地支架方案,少数采取吊架法施工.针对目前越来越多的特大型连续刚构桥施工中,现浇段长、距地面过高或施工现场采取落地支架施工有困难、采用吊架法施工不经济且工期过长等缺点,结合实际工程探讨一种边跨现浇段不对称悬浇、托架和吊架组合施工方法.此种方法目前运用还非常少,有必要对其进行认真分析和探讨,为改进和提高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施工工艺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混合梁结构多用于斜拉桥,在大跨径连续刚构桥上应用较少,且混合梁连续刚构桥研究不够深入.瓯江特大桥主桥采用大跨径混合梁连续刚构桥,由于主跨跨中存在一个大节段钢箱梁段,故在设计、施工方面与常规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有较大不同,同时在施工控制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在常规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对钢混结合段累计位移的突变问题进行分析,得到准确预测钢混结合段安装标高的方法.对钢箱梁吊装状态进行分析,得到准确的钢箱梁加工线形.对合龙时的温度效应进行分析,把握了温度影响规律,为钢箱梁的精确合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首先,针对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施工控制手段进行分析,提出了这种公路桥梁的优点。接着,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其中包括应力控制、线形控制、安全控制和温度控制等。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运用灰色理论进行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控制,通过建立灰色理论计算模型GM(1,1),结合泾河特大桥施工控制进行实践,现场监测该桥施工过程中内力和变形的走势,并将测得结果与计算各梁段的施工预拱度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确保成桥成后结构的线形与应力在设计规定的误差范围之内,验证了灰色理论体系在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神经网络方法在重庆某大跨度刚构桥线性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BP网络算法基本原理及其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节段施工中对桥面标高偏差预测的应用,为同类型桥梁线形控制提供参考依据。通过重庆北碚嘉陵江某跨江大桥的实践,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苏通大桥主跨268m连续刚构的施工监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苏通大桥辅桥连续刚构的施工控制流程,介绍了控制计算并分析各参数对线形影响的敏感性,以及线形、温度、应力的监控方法,具体介绍了合龙段的施工控制,提出了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施工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8.
乔燕  孙传智 《公路》2012,(6):22-27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V形刚构桥桥梁线形对桥梁受力影响很大,而结构参数的取值对预拱度的预测影响较大,在施工监控过程中需根据施工现场监测数据进行结构参数调整。首次提出基于响应面法的针对大跨混凝土V形刚构桥进行施工监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试验设计、有限元分析、响应面函数拟合和结构参数调整。并以实际工程为例,采用Box2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选择影响成桥线形的主要结构参数作为自变量,关键截面的挠度值为因变量,利用显式响应面函数拟合结构静力响应值与结构参数之间复杂的隐式关系。然后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实测挠度数据进行结构参数识别,再进行后期的预拱度预测,实现前期预测和后期调整相结合,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施工控制过程中有效地进行参数识别,得到大跨V形混凝土刚构桥的理想线形。  相似文献   

9.
铁木尔 《中外公路》2019,39(5):127-131
多跨连续刚构桥属高次超静定结构,施工至成桥需经历复杂的体系转换过程,施工过程显著影响成桥后的线形与受力状态。某山区连续刚构桥长边跨现浇段施工时,由于墩高及地形限制无法采用落地支架和长悬臂托架施工,为减小边跨现浇段长度,提出增设不对称悬浇段的非对称施工方法。以该桥为背景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3种不同施工方案对施工过程及成桥后结构应力与变形的影响,探讨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合理施工方案。研究表明:3个施工方案施工和运营阶段应力与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边跨增设非对称悬浇段时,对成桥应力影响较小,主梁下缘压应力储备增加,上缘压应力储备略有减小;增设非对称悬浇段会导致边跨跨中长期挠度增大,但通过合理设置预拱度,不影响成桥线形实现;先边跨、再中跨的合龙顺序有利于减小边跨跨中长期下挠;非对称施工时最大悬臂状态第一类稳定系数较原设计略小,但安全储备仍较高。  相似文献   

10.
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中的参数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虢曙安 《公路工程》2009,34(3):135-137,146
参数识别是大跨径桥梁施工控制分析中的重点.以某连续刚构桥为例,通过参数敏感度分析确定了连续刚构桥在施工过程中对桥梁线形影响较大的参数,并通过一系列方法得到学习样本,基于神经网络法对待识别参数进行识别修正,并进行下阶段的施工状态的预测,从而使施工过程中各个节段粱体的立模标高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