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隧道仰拱对列车振动衰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德武  高峰 《铁道学报》1999,21(4):60-63
根据一隧道现场列车振动测试结果,模拟了列车竖向振动荷载,,分析了隧道仰拱与边墙不同的联结方式,仰拱不同刚度情况下,隧道仰拱对列车振动衰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依据刚柔耦合结构动力学理论,阐述了地铁车辆柔性车体和刚性转向架耦合模型的动力学计算以及提取车体某些具体位置振动加速度信号的过程;基于振动信号测试理论,现场测试与仿真计算同工况下的同型地铁车辆相同位置的振动加速度信号.通过将仿真结果与现场测试采集的信号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方法与结果的正确性.最后将现场测试的振动加...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联锁软件现场测试方法及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芳美 《中国铁路》2001,(7):27-28,50
概述了计算机联锁软件现场测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便携式测试仪系统结构框图,阐述了测试仪各软件模块功能、使用及其运行。  相似文献   

4.
李存仁  熊武 《铁道建筑》1994,(12):15-19
介绍了振动静压分离夯实工艺的优点和适用于该工艺的新研制的XDH型小型捣固夯实机的结构,工作循环,性能参数,现场测试和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针对铁路既有线提速后双线双圆柱桥墩横向振幅超限的问题,对桥墩进行动力分析,提出增设钢筋混凝土联结板的加固设计方案,经现场振动测试验证,可有效提高桥墩横向刚度,改善桥墩横向振动。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一高速铁路道岔焊缝处的轨道平顺性,解决列车通过时有异响等问题,分别采用传统垂直打磨机和数控钢轨精磨机对某1/18道岔的焊缝处进行了打磨。通过现场试验,测试了道岔打磨前后线路不平顺及列车通过时的轮轨力和振动加速度。对比打磨后钢轨平顺性和动力学性能的变化,分析两种打磨机的打磨效果及打磨遍数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两种打磨机均可改善道岔钢轨焊接接头平顺性;打磨后车辆通过时轮轨力、钢轨振动加速度均有所改善,且精磨机的改善效果大幅优于垂磨机;采用精磨机打磨结束后,振动频率3.0~7.0 kHz附近的钢轨振动响应幅值大幅下降,钢轨振动加速度大幅减小。  相似文献   

7.
广深线准高速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其开通前后铁路环境振动对居民影响程度必将产生变化。通过现场测试,采用铁路环境振动冲击指数,分析评价准高速铁路对环境振动的实际影响。结果表明,广深线准高速铁路开通后,石龙镇敏感地段铁路环境振动冲击指数有所下降,高振感居民下降约6%。  相似文献   

8.
半穿式桁梁桥横向动力性能及其改善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提速线(京沪)上现场测试结果和车桥耦合振动理论,分析了既有线提速后44m半穿式杵梁桥横向振动问题,结果均表明,提速客车通过该桥横向刚度仍能满足要求;提速货车横向刚度明显不足。同时提出提高横向刚度的几种措施并分析其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联锁软件安全性测试评估研究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铁路计算机联锁软件安全性质量评价的概念.介绍了服务于安全性质量保障的联锁软件测试的原理和所开发研制的通用自动化测试评估平台。文章对8年来利用平台所进行的计算机联锁制式测试、制式复查测试和现场联锁软件抽样测试的结果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从中可以了解软件安全性测试在我国目前计算机联锁软件安全性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简要说明新建高速基础制动试验台的用途和技术特点,重点阐述测试技术特色,包括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采集技术、无线测试技术、高温应变测试技术、振动与噪声测试技术、红外热成像测试技术等。  相似文献   

11.
上部锁紧式双层非线性扣件是一种新型减振扣件,具有拆卸方便、预紧力可调节等优点。针对该扣件对南昌地铁1号线进行了现场在线测试,测试内容包括钢轨变形、道床振动、隧道壁振动、车内振动和噪声等。测试结果表明,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上部锁紧式双层非线性扣件相比DZIII型扣件,其垂向减振效果达到8 d B以上,使列车内噪声降低2.4 d B,减振降噪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对广深港客运专线福田站CRTSⅠ型减振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减振效果开展了现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对于4~200Hz范围内各频带的振动分量,减振轨道断面各测点较非减振轨道断面被显著削减,且较高频率振动分量的削减量较较低频率振动分量的大;现场选取的两个测试断面,减振轨道断面的地面铅垂向计权加速度振级较非减振轨道断面的减小了5.5~6.5d B;福田站采用CRTSⅠ型减振型板式无砟轨道之后,沿线环境振动可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 10070-1988)所规定居民、文教区振动昼间小于70d B,夜间小于67d B的要求,达到了预期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列车通过抢修高墩横向振动随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列车-梁-钢塔墩视为一整体振动系统,采用随机振动理论,首先用计算机模拟了货物列车通过天生桥钢塔架高墩(高43m)全过程,然后从理论上分析了该墩横向振动特性,结果与现场实测吻合较好,由此,讨论了高达90m钢塔架墩横向振动及振幅,研究结果表明,抢修钢呆高墩横向刚度较一般桥墩小,但货物列车限速通过时,仍能保持车轮不脱轨,其运行平稳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手持振动工具振动参数的测试及其卫生学评价辽宁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110005)江莲娣丁茂平为了解各种振动工具的振动参数,探讨作业工人的日接振时间限值,近年来我们测试了凿岩机、流动式砂轮机、风铲机、风镐、捣固机和钻孔机等六种工具的振动总强度。测试时...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运营多年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振动特性,对沪宁城际高铁路基段进行了现场实车测试。结果表明:板端位置,无砟轨道路基各结构层振动加速度值沿垂向快速衰减,呈指数趋势;板中位置,无砟轨道路基各结构层振动加速度值沿垂向平缓衰减,呈大致线性趋势。路基面和路肩处振动加速度值在板端、板中位置均较为接近;板端特殊位置主要对轨道板和底座板的振动响应有放大效应,且列车速度对板端振动加速度的放大效应最为显著。无砟轨道路基结构中轨道板、底座板振动位移随列车运营速度的变化大致呈线性关系,而路基封闭层和路肩位置振动位移随车速提高变化趋势不明显,与京津、武广、郑西等高铁路基内侧所测动位移分布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种非接触式视频图像梁桥振动检测方法,利用图像识别技术与小波分析方法,以MATLAB软件构建测试系统,对某简支梁模型进行振动测试。以数码摄像头采集模型梁振动的视频图像,通过计算机将采集的视频分解为时间-图像序列,然后采用图像边缘检测法对图像序列进行处理分析,可得到梁振动的位移-时间数据。对振动信号进行Morlet连续复小波变换,进而识别出梁模型的模态参数,测试结果与FFT分析结果比较一致,验证了视频图像测试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地铁运行引起地表振动的现场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上海地铁一号线某区段进行的现场测试,对地铁运行所引起的地表振动规律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轨道结构上振动速度时程曲线呈现准周期特性,振动具有明显的脉冲、尖峰特性。列车速度越高,高频振动所占的比例越大,但振动主要为低频振动。相比于轨道结构的振动速度曲线,地面振动速度时程曲线表现出振动经过一定距离传播后相互叠加的特性,振动速度的幅值也有大幅度的减小。随着距轨道距离的增大,速度的幅值也逐渐衰减。  相似文献   

18.
准确合理的扣件刚度参数对轨道结构设计至关重要,目前的研究尚未明确扣件刚度和钢轨振动特性之间的关系。依据单自由度隔振系统的计算公式,结合国内某地铁线路实测数据,重点研究现场钢轨垂向和横向的固有频率、振型和振动传递特性,有限元仿真和现场锤击测试充分验证了理论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钢轨整体的共振频率反演得到现场扣件的动刚度。该研究可为轨道减振器的仿真计算和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分析了通过现场测试的上海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的影响程度,以及不同轨道结构与桥梁及声屏障的减振降噪效果。从车辆、桥梁结构、轨道结构与管理、声屏障等方面.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的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以西安地铁2、6号线交叉通过钟楼案例为背景,提出通过数值计算与现场测试相结合进行复杂交通环境下古建筑微振动响应的预测方法,并给出应用实例。通过现场测试获得路面交通振动响应及结构动力放大系数,充分利用地铁2号线已开通运行、地铁6号线尚未开工建设这一有利条件,对现况交通振动进行详细测试;同时建立三维动力有限元模型,并采用“振源输入-地表响应输出”两位校准法,验证预测模型的有效性;随后利用上述模型及预测方法,研究比较3种不同线路方案、5种列车运行工况下列车振动对钟楼振动的响应。研究结果从控制钟楼振动角度为地铁6号线建设的线路优化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可用于其他同类复杂交通环境下木结构振动响应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