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现有桥墩局部冲刷深度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和普适性不足,对代表性公式进行对比是指导不同地区桥墩基础埋深设计的有效措施。广泛收集了国内外公开的桥墩局部冲刷原型观测数据,对中国规范65-1修正式和65-2式、俄罗斯规范公式及美国规范HEC-18式和S/M式在不同水流、泥沙及桥墩参数条件下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现有公式在清水冲刷和过渡墩条件下的预测性能较差;中俄规范公式在清水冲刷及床沙相对粒径小于25时,以及中国65-2式及俄罗斯公式在水深小于1 m时应用均不安全;美国规范公式应用于砾石及卵石河床、水深1~5 m、相对粒径小于400、相对水深小于1.4 m等工况将不经济和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将所有公式用于柴达木盆地典型桥墩的局部冲刷深度计算并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将所有公式用于柴达木盆地典型桥墩的局部冲刷深度的计算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该地区桥墩的局部冲刷深度小于其他相似水沙条件下的桥梁,最合适依据中国65-2式进行桥墩局部冲刷深度的设计。上述结果可为不同水文地质地区桥墩局部冲刷深度的合理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国内外桥墩局部冲刷公式的基础上,以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为例,验算了我国现行规范中的桥墩局部冲刷计算公式,分析局部冲刷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桥墩非黏性土冲刷公式中,65-1修正式计算结果较为合理;影响桥墩局部冲刷深度的因素有潮流作用和偏角大小。  相似文献   

3.
国内桥墩局部冲刷研究的主要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墩周围的局部冲刷是一个有建筑物条件下水流的旋涡系与土质相互作用的结果。许多科技工作者从现场实测资料、模型试验资料建立经验公式;从研究桥墩周围冲刷坑水流结构,力图从理论上建立计算公式。近年来,桥墩周围局部冲刷的理论研究、模型试验及现场实测资料的分析,不同河床质的桥墩局部冲刷计算方法,国内都有新的进展,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墩心距下沿流向串列布置的双圆柱桥墩局部冲刷坑形态的变化规律,提出1种平衡湍流边界层模型以获得稳定的湍流来流边界条件;利用雷诺时均N-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求解河床上双圆柱桥墩周围的复杂绕流场;基于能考虑河床面任意斜坡和泥沙坍塌效应的泥沙输运模型和动网格技术模拟双圆柱桥墩局部冲刷的动态演化过程,得到平衡冲刷坑形态,揭示冲刷发展过程的流动特征和冲刷机理。模拟结果与中美规范局部冲刷预测结果比较表明:串列双圆柱桥墩之间存在干扰效应;受下游桥墩施扰,最大冲刷都发生在上游桥墩,冲刷深度比单圆柱桥墩大,当墩心距L与桥墩直径D之比L/D=4时,达到最大值;而下游桥墩受上游桥墩遮挡的影响,最大冲刷深度在L/D=2时达到最小值,随着墩心距的增大,下游冲刷深度增大;当墩心距大于5倍桥墩直径后,下游桥墩可不考虑遮挡效应;获得的串列双圆柱桥墩最大冲刷深度值与美国规范预测值较为接近,而中国规范公式预测值偏小,提出的下游桥墩冲刷深度遮挡因子可为桥梁抗冲刷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桥墩局部冲刷过程,通过在桥墩周围设置护坦以减小桥墩局部冲刷,并对防护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设置护坦桥墩局部冲深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桥墩局部冲刷防护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焕章 《公路》1994,(8):1-8
在公路桥梁水毁中,有不少是因为基础埋深不够所致,如能对浅基桥墩进行局部冲刷防护加固,则可以避免或减少水毁,故此需预测桥墩局部冲刷深度和范围。1990年作者在西安公路学院水力实验室对陕西省石泉汉江大桥的防护进行了专项试验,对桥墩局部冲刷深度计算和冲帽防护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试验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钱江四桥桥墩局部冲刷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桥墩局部最大冲深和冲刷部位是桥墩墩台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参数,为此应用系列模型延伸法进行不同比尺的桥墩冲刷深度试验,然后利用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桥墩冲深计算式,经检验与实测基本相符,为桥墩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桥梁墩台冲刷会大大影响桥梁基础的稳定,威胁桥梁自身安全。该文在简要分析国内外桥墩冲刷研究的基础上,对桥梁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的计算方法进行介绍。根据阿什河哈尔滨城区段河道水文、水流、泥沙、地质特征和桥梁参数,选择了包达尔可夫公式对影响河道行洪较大且等级较高的公路桥梁和铁路桥梁进行桥墩冲刷计算。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对不同桥梁提出扩孔和桥墩防护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Ⅲ、桥墩冲刷防护桥墩冲刷防护,主要是在河床的演变过程中,防护桥墩的局部冲刷以保证桥墩的安全。一、桥墩局部冲刷坑范围的确定根据笔者在桥墩局部冲刷模型试验中进行的观测,墩前“下降水流”沿墩头前缘向下冲刷床面泥沙时,沿墩壁冲刷形成一个狭窄的沟槽。随着沟槽的不断加深,沟槽外侧的泥沙也不断坍塌下滑,因而在墩前逐渐形成一个漏斗形的局部冲刷坑。局部冲刷坑的  相似文献   

10.
徐国平  高冬光 《公路》1991,(1):18-21
一、前言桥墩局部冲刷65-1公式和65-2公式是1964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渡冲刷学术讨论会”推荐的生产试用公式。此后两式载入铁路、公路有关规范。多年生产实践表明,两式结构较为合理,基本上反映了冲刷深度与流速间的变化关系,考虑因素较全面,计算结果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