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遥  欧阳新加 《城市交通》2021,19(5):105-110,130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自身存在人流密集、空间密闭、发生事故后救援难度大等特点,其运营安全问题一直是城市安全的重点关注对象.通过对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特点、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事故案例、专家意见、相关理论研究的收集和分析,总结识别出城市轨道交通易发事故的危险源.利用风险概率-影响矩阵法,根据深圳市自身发展情况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的特点,识别出大客流拥挤踩踏、公共卫生安全、安保区结构被破坏、行车关键设备、自然灾害五种重要风险.针对事故风险点提出健全全过程风险管控体系、强化全方位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多平台智慧安全防控系统和优化维修计划四大运营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网络条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资源共享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本文首先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资源管理研究的三大主要领域,即前期建设与运营一体化方法与技术、网络环境下的负荷均衡方法与技术,以及基于资源共享的运营组织方法与技术.其次,结合案例分析评述了三大领域中既有的成果与伦敦、东京等典型城市的运营实践案例和经验.第三,针对当前亟需深化研究的资源共享方法与技术领域,以车辆基地为案例,从实践角度调研了部分城市车辆基地共用的案例,提出了其对提高网络运营效率的贡献.最后,研究指出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行环境下资源共享领域值得深化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轨道列车工业设计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工业设计视角对城市轨道列车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列车的安全性、舒适宜人性、美学和文化特性,使其成为提升城市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 首先,结合相关标准,阐述了我国6类城市轨道列车的主要外形特征;然后,概括提出了城市轨道列车端车和中车车体造型设计、车体涂装设计时应重点考虑的共性约束因素和关键参数取值范围,总结给出了城市轨道列车外观设计的相关要点;接着,围绕司机室驾驶界面和客室旅客界面,对我国城市轨道列车车内环境设计研究进行了综述,明确了这两大界面设计各自研究的现状及侧重点;最后,对我国城市轨道列车工业设计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指出应进一步加强列车-线路-人文多要素耦合理论与设计方法、列车车内空间及界面系统优化设计与综合评价技术和列车车内视觉环境评价与优化设计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针对未来5-10年城市公交车辆发展的方向,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现有公交车辆的驾乘环境进行人因工程分析,同时针对车内整体环境和几个重要的区域给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设计规范和原则,使公交车辆在设计之初就站在人-机-环整体的高度,将安全、舒适、人关怀等理念融入其中,达到更加人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轨道交通建设发展是破解交通拥堵、交通污染、绿色出行环境差和停车难等城市病的有效途径。在轨道交通大发展机遇期,有必要探讨如何科学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促进城市集约发展和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研究总结城市交通的内涵,即城市形成和发展中的内在要素,提出城市交通应服务于人的需求、组织城市高效可持续运行。从车辆技术成熟度与国产化水平、轨道交通制式多样化、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规模与城市形态和发展阶段的适配性、认证和标准体系、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融合的一体化土地开发、多模式公共交通衔接换乘等角度出发,梳理发展现况并归纳问题及症结。重点针对结合市情的轨道交通基础性问题,就科学规划城市和都市圈的轨道交通系统提出指导思想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子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车辆的集中控制和系统管理提供了实现条件.例如车辆的制动、转向、门锁的集中控制和发动机、变速器的电子控制等.同时,智能化传感器和控制机构的应用,使得数字技术应用于声音车辆识别、安全碰撞、适时诊断、导航等成为了可能.因此,车辆电控技术将是优化人-车辆-环境系统性能的基本手段.车辆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的诞生和发展已有100多年历史,但重视和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则是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那时,世界城市人日迅速增长,导致车辆增多,给城市带来交通拥挤、车速下降、事故增多、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为此,世界各国纷纷采用立体化的快速轨道交通来解决日益恶化的城市交通问题。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对城市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从经济学角度考虑,轨道交通安全具有公共产品特性、生产力特性、资源配置特性.因此,要把轨道交通安全和城市发展协调统一起来,以达到安全效益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和运营管理中,列车制动问题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问题.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制动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坡道、列车重量、列车制动力利用率以及制动初速度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应的案例设计,通过计算及对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不同坡道、列车重量、列车制动力利用率以及制动初速度等条件对制动问题的影响.其结论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平、纵断面的优化设计、车辆技术参数的选择、信号机等信号设备的布置以及线路限速的确定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发展大城市轨道交通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拥挤正迅速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高度密集的城市居住人口和有限的道路空间资源,决定了优先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缓解我国交通拥挤形势、实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态势,在结合我国城市自身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车辆乘坐舒适度是道路结构研究的重要课题。车辆在路面上行驶时,路面不平整会引起车辆的振动,而车辆的振动会对乘坐者产生心理和生理影响。该文不同于以往采用刚体动力学的方法,利用离散元的数值计算模拟方法,建立人-车-路模型,通过路面随机不平整度的激励来考察人体舒适度的等级问题。经过计算分析,得出在不同地形条件,不同座位处的人体加速度。该模型的提出对人车路系统相互间的力学作用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行人主动安全系统能够有效降低人车碰撞风险,但其对交通流长时间运行状态的影响有待探究.运用Net Logo软件,基于智能体建模思想设置车辆和行人运动模式,选择平均车速波动情况和车辆等待时间、行人等待时间、行人速度分布评估传统车辆、行人检测系统车辆和人车通讯系统研究车辆运行时的交通流稳定性和通行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行人主动安全系统在不同道路条件下的性能互有差异;行人检测系统的使用不利于交通流运行的稳定性;人车通讯系统的普及可能影响车辆通行效率,加剧城市拥堵.研究为驾驶人培训、自动驾驶车辆市场准入、道路设计和管理等方面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世界人口已达65亿,美国、法国、荷兰、加拿大等国的城市人口已超过全国人口的70%,德国、丹麦、日本的城市人口已达80%.世界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导致车辆增多,给城市带来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缓和交通拥挤,将是世界大城市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而发展大容量、无污染、高效率的轨道交通,已日益成为大城市交通发展的首选模式.城市轨道交通有多种方式,其内涵也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简要论述了我国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轨道交通系统在环保、快捷、安全等方面的巨大优势.认为在大中城市建设以轨道交通系统为骨干的一体化综合公共交通系统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并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系统规划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土地无序开发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城市健康发展,合理规划城市交通、高效利用城市土地、缓解城市环境污染是目前城市发展须面对的重大问题。通过对TOD的设计原则以及轨道交通系统进行分析,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的TOD模式,对其设计原则、优势以及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以此为轨道交通的TOD模式规划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城市配送是城市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是造成城市环境和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政府交通管理部门为了减少货运车辆对城市交通的干扰和缓解交通拥堵,对驶入城区的货运车辆实行交通管制政策,城市货运交通管制政策包括限行时间窗和限行区域两个表征指标.本文在分析城市货运交通管制条件下城市配送优化问题主要因素和问题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货运交通管制情景下城市配送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对模型目标做了单一化处理.最后,本文给出模拟案例分析,对不同城市货运交通管制情景下的城市配送优化综合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城市货运交通管制政策可以有效降低货运车辆对城市中心购物环境和城市交通的干扰,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但也会增加城市配送成本和环境污染,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城市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在轨道线网换乘、城市发展和交通出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设置数量直接影响乘客换乘效率、地铁建设和运营成本等.为研究和探索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合理数量,首先,对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数量的因素进行梳理;其次,按照其主导功能将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分为以衔接对外交通为主和以城市功能、市内交通...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公共交通提出严峻考验以及国内各大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方兴未艾的背景下,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旅游产业协同发展进行了思考,阐述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意义,并介绍和分析了相关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9.
顾志兵 《城市交通》2023,(5):22-29+77
近年来中国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首先,梳理了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制式和发展概况,包括有轨电车、APM、云巴和智轨。其次,从总体发展、功能定位、运行环境、运营效果、技术制式、财政补贴角度对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审视评估。研究发现,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审批方面缺乏引导和管控,造成投资效益过低的问题;各城市选取的制式类型过多,难以形成规模化效益降低建设成本;多数项目客流规模较低,难以收获大众认可。最后,针对现状发展问题提出建议:明晰国内城市交通发展阶段,客观论证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避免一味追求多样制式,着力提升公共交通出行效率;审慎研究系统投资效益,从严审批相关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20.
滨水区道路景观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对"人-物-环境"综合体系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用美学的思想、技术的手段来创造一个美的环境.以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在保证道路交通安全与畅通的前提下,将视点聚集在滨水区道路景观的开放性这一特点上.对滨水区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法进行研究,有助于城市滨水区道路景观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