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4 毫秒
1.
多种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不同的化合物均可使肝脏产生病变。大部分外源性化合物不论其毒性如何均需在体内、特别在肝内代谢(或生物转化)并变为其代谢物质,代谢物质的毒性可高于或低于原化合物,部分还可导致畸形,致突变和致癌等。但亦有一些化合物经代谢后毒性并无明显改变。肝脏功能极为复杂;从分子水平看肝细胞恰如一个发生着无数反应的宇宙。现已证实外源性化合物经代谢后可转变为极性更大的代谢产物,并排出体外;这些代谢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的内质网中。内质网为细胞的亚微结构,是一种管状脂旦白网,有光面和粗面内质网之分,而代谢外源性化合物的酶活性主要集中在滑面内质网内,统称为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或肝微粒体酶或混合功能氧化酶  相似文献   

2.
化学致癌物在人类肿瘤病因学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提供了很多化合物,在接触致癌物之前或接触同时使用这些化合物,对化学致癌作用均具有抑制能力。其可能机制为:1改变致癌物的代谢,包括(a)降低活化作用,(6)增加解毒作用(c)两者兼而有之。2消除各种致癌物的活性代谢产物,防止其抵达细胞内靶作用部位。3竞争性抑制。 1. 酚类抗氧化剂和乙氧奎宁: 研究得最多的是酚类化合物。特别是盐酸丁羟基苯甲醚(BHA)和盐酸丁羟基甲苯(BHT)。根据BHA对雌性小鼠肝微粒体酶对3、4-苯并芘(简称Bp,下同)代谢影响的研究,发现经BHA喂养的实验小鼠,其肝微粒体与DNA、Bp共同  相似文献   

3.
微粒体药物代谢酶在药物和毒物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成为目前药理学和毒理学共同关注的一个研究方面。研究毒物对微粒体酶的影响,对于阐明毒物的作用抗理以及探索防治措施都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应用佐藤氏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短期多次给予实验小鼠四种作为高分子聚合物稳定剂使用的受阻酚类抗氧剂后不同时间的肝微粒体甲苯代谢率,并进一步探讨了以微粒体甲苯代谢率  相似文献   

4.
氯乙烯和酒精均可诱导脂质过氧化;氯乙烯尚可影响微粒体酶的活性。但氯乙烯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对肝微粒体酶的影响及氯乙烯与酒精对脂质过氧化和微粒体酶的联合作用,国内外均未见报道。本文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大鼠吸入CdCl_2(0.1%/0.9%NaCl)气溶胶后多环芳烃(PAH)的代谢。分别于吸入CdCl_2后第1小肘,第1、2、4、7和10天处死动物,测其肺和肝匀浆中微粒体芳烃羟化酶(AHH)活性,葡萄糖-6-磷酸酯酶(G-6-Pase)和对AHH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己烷是引起周围神经疾患的一种溶剂。有几次假设其毒性可能是通过代谢产物起作用的。因此研究了己烷主要的代谢产物—己醇—1和己醇—2的神经毒性。给大鼠皮下注射化合物8个月。己醇—1对周围神经系统产生的神经毒性症状是可疑的。己醇—2引起了神经生理和组织学上可证实的周围神经病。该神经病与正己烷、甲基正丁酮和2,5—hexanedione在实验多发性种经炎中所观察到的一样。因此,己醇—2可认为是与正己烷和  相似文献   

7.
甲基丙稀酸甲酯(MMA)是合成树脂的重要原料。作者通过腹腔注射给药,研究MMA单体对大鼠肝肾非蛋白巯基和药物代谢酶的作用。经研究证实,中等剂量(1.0g/kg)MMA腹  相似文献   

8.
亚急性三硝基甲苯(TNT)中毒恒河猴肝线粒体、微粒体超氧阴离子(O·_2~-)和过氧化氢(H_2O_2)的含量显著增加。相同剂量的TNT染毒、相同孵育条件及检测仪器,肾上腺素氧化法测定O·_2~-的响应值(吸光度/mg蛋白)显著大于甲醇氧化法测定H_2O_2的响应值(P<0.05)。肾上腺素氧化法测定O·_2~-灵敏、简便,不失为反映化合物还原活化的一种较为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毒物代谢动力学(Toxicokinetits)是指对毒物在活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所进行的研究。它在实验毒理学和临床毒理学方面,特别是对于急性中毒的处理或作用机理的研究,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作者认为,毒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在下列问题的研究中也显得愈来愈重要。1)研究对毒物的反应的种间和个体间差异;2)研究毒物与其它环境化合物(诸如食品、药物、生态学因子等)的相互作用;3)选择适宜的动物模型以从事毒物作用机理的探讨。将一化学物质给予一个动物时,该化合物通常就从给药部位被吸收而进入血液,继之分布于体内,最后通过代谢和排泄,从体内被消除。吸收、分布和消除过程可以用零级动力学或一级动力学描述。但是化学物的毒性作用却可能引起该化合物本身的或者别的试验物质的代谢动力学参数发生改  相似文献   

10.
氨基酸γ—谷酰基转移酶(GGT)催化谷胱甘肽和其他γ—谷酰基化合物上的谷酰基转移到各种氨基酸和肽受体上。该酶虽不参与药物代谢,但血清GGT含量升高一般认为是肝胆疾病诊断的一个良好指标。成年大鼠GGT活力低,在化学致肝癌过程中GGT可明显墳加。肾脏是GGT最重要的来  相似文献   

11.
机体中转氨酶的种类甚多,它们属醣和蛋白质代谢不可缺少的酶之一。迄今所发现的各种转氨酶中,仍以谷丙转氨酶(G1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和谷草转氨酶(G1utamic-Ox-a1oacetic Transaminase)的活力为最强。据报导,转氨酶是苏联■和■在1937-39年首先发现的。可是,直至1954年美国La Due发现心肌梗死病人血清中GOT活力增加后,才获得重视。此后,各国学者对转氨酶的测定方法及其临床应用做了大量工作。目前,GPT已成为临床医学中评价机体肝功能的常规指标,而GOT则用以评价心、肝疾患。 GPT和GOT在体内的作用,是使丙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失去氨基而分解。生物氨基移换作用机理的基础,是一种化合物的氨基与另一种化合物的羰基相缩合。而GPT和GOT是将氨基转移给酮戍二酸,使丙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变成丙酮酸和草酰乙  相似文献   

12.
氮氧化物是污染空气的气体之一。为予防氮氧化物中毒,作者采用了抗坏血酸,烟酸钠和强的松作为保护性药物。其依据是:在高浓度氮氧化物或在氮氧化物长期作用下,使变性血红蛋白还原为血红蛋白的黄递酶活性降低与耗损,因而引起变性血红蛋白的蓄积,作者利用抗坏血酸来代替黄递酶的作用;又因为变性血红蛋白的增高隔断烟酰胺-腺嘌呤-二已核甙酸酶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甙酸磷酸盐酶,对红血球和肝内的糖代谢,特别是对己糖磷酸分路予以不良影响,引起血糖增高,乳酸、磷丙酮酸和辅酶A水平的降低,由此对三羧酸循环产生不良影响,故作者利用烟酸钠作为这些酶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通过动物试验,证明机体脱水,增加了被试动物对铅、锑和氯化乙酰胆碱等水溶性物质的感受性,增高了死亡率。但对三氯乙烯、苯、E605等脂溶性物质的感受性,并无显著改变。当用丘脑下自身刺激法试验时,发现大脑在持续脱水时出现了抑制。鸡气管粘膜纤毛的清除作用及大白鼠肺内肺胞游走巨噬细胞数目,因脱水而下降在体外环乙烯巴比妥经肝微粒体(Microsomal)的代谢,因脱水而受到影响。以上说明脱水可改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Ames试验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检测了TNT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TNT能使TA98、TA100的回变菌落数显著增加,能显著提高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并均与剂量呈正相关。显示TNT可致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应十分重视接触人群的远期危害问题。三硝基甲苯(TNT)作为炸药,广泛应用于军工、采矿和开凿隧道。由于过量接触,引起白內障、肝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报道已屡见不鲜。为了探索TNT的远期危害问题,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Ames试验)及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检测TNT的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5.
许多内外因素的变化,常可影响个体对化学毒物的感受性。本文所报导的实验,旨在评价脱水因素可能存在的这种影响。实验分两部分:(1)研究正常和脱水动物注射或接触化学毒物的感受性。根据各个毒物,测定不同的反应项目,包括死亡率、死亡速率、心率的改变以及行为的变化。(2)研究脱水对机体防御化学毒物的三种生理功能的影响:呼吸道粘膜和纤毛的清除作用,肺泡巨噬细胞的作用,以及肝脏微粒体酶对毒的代谢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亚急性毒性实验,用组织化学方法已报告引起肝糖原减少。本文进行生化实验的目的是为明确五氯酚对糖代谢的影响,实验用Wistar系雄性大鼠,经自给予五氯酚10、120mg/kg,给药后动物禁食。实验结果表明,给予五氯酚120mg的大鼠,在24、48小时后,肝脏重量增加,DNA量减少;  相似文献   

17.
在七十年代早期Gillette实验室获得了活性代谢产物与化学物毒性之间具有直接关系的确切证据。Gillette通过对4-羟乙酰替苯胺肝毒性的研究,认为与组织蛋白质结合的中间代谢产物量的变化与其毒性大小相平行,并证明4-羟乙基替苯胺所导致的肝损害是可靠的。如果对4-羟乙酰替苯胺活  相似文献   

18.
噪声能引起有机体代偿适应机制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由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CAC)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报导了在下列3组情况下儿茶酚胺(KA)的代谢:第1组,宽带稳态噪声(90分贝,A档)的作用;第2组,工业油И-40A(10毫克/米~3)气溶胶产物的作用;第3组,噪声(90分贝,A档)和气溶胶(10毫克/米~3)的联合作用。实验对象为40只大鼠,每组10只(包括对照组),每天接触4小时,实验4周。每周收集动物昼夜尿按Pissano法测定尿中香草基扁桃酸的含量,并断头处死部分动物分别取血、脑、肝、骨骼肌,按Стабровского等(1971)的方法测定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19.
镉致肝脂质过氧化及锌硒拮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了镉致肝损伤的脂质过氧化机制及锌、硒单独和同时作用对镉致肝毒性的拮抗机理。结果表明,镉中毒组大鼠肝匀浆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GSH-Px)以及肝组织中锌、硒、镉三元素含量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镉锌组、镉硒组、镉锌硒组中上述各指标均与镉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显示肝组织中锌、硒、镉含量分别与组织T-SOD活力、GSH-Px活性及MDA含量呈正相关关系(r1=0.894,P<0.05;r2=0.784、P<0.05;r3=0.832,P<0.05),提示锌、硒对镉所引起的肝的脂质过氧化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往通过对大鼠血和尿中砷的代谢产物的研究,已阐明大鼠摄入无机砷后在其体内可转化为4种不同形态的代谢产物,即三价砷、五价砷、甲胂酸(MAA)和二甲肿酸(DMAA)等。本文进一步报导了三氧化二砷经口投与大鼠后在脏器、组织、血液、尿和粪中转化为上述4种不同形态砷的代谢情况。实验动物用体重为250~800克的Wistar系雄性大鼠,每组5只,以20毫克As/公斤体重剂量的三氧化二砷(纯度为99.9%)溶液一次灌胃。给药后30分钟、1、6小时及1、2、3、7、10、30、60和120天后,分别测定大鼠脏器、组织、血液、尿和粪中4种形态砷代谢物的含量,结果如下: 1.血液中三氧化二砷的代谢产物血液中总砷浓度,在给药后6小时急剧上升,两天后达最高值,为对照组的200倍,120天后仍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