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盾构机始发与到达端头土体加固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目的:盾构法隧道施工中,端头土体加固是盾构机始发、到达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盾构机始发、到达事故多发地带,即端头土体加固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盾构机能否安全始发、到达。因此,合理选择端头加固施工工法和必要的加固监测,是保证盾构法隧道顺利施工的非常重要的环节。研究方法:作者依靠多年的工程实践,主要分析了端头土体加固的目的、加固范围和土体加固的施工方法及其适用性,最后对端头土体加固的质量影响因素和加固效果检测进行了分析总结。研究结果和结论:端头土体加固与一般地基加固的不同之处是不仅仅要有强度要求,还要有抗渗透性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经济的要求,这主要由加固长度、宽度、加固方法的选择决定的,即加固方法是否存在风险性过大,或过于保守,加固范围过大等。目前大多数的承包商往往在端头加固的一项的报价较低,如何采取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加固方法,是我们共同面对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2.
货物装载时加固方法的配合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梅 《铁道货运》2001,(6):43-44
探讨了几种常用加固方法的作用原理,分析了这几种加固方法配合使用的可行性,指出并不是所有的加固方法均可配合使用,在制定加固方案时必须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3.
介绍盾构端头地层加固的目的、常用的加固方法等内容,结合广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交通项目旅客自动输送系统林和西站、广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北延段南方医院站的盾构端头地层加固设计,重点说明素混凝土桩、玻璃纤维桩的加固方法,分析该加固方法的优点及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4.
介绍粘钢加固的特点,并结合甬台温铁路东外环立交桥的加固设计实例对粘钢加固法的计算理论、加固材料及加固方法进行了分析阐述,并提出了粘钢加固应注意的问题,可供类似铁路桥梁加固参考。  相似文献   

5.
土壤加固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并区分了土壤加固、土壤稳定和土壤固化的概念,得出土壤固化和土壤稳定既有区别,又有交叉重叠的部分,但它们都同属于土壤加固的范畴。综述了目前主要的土壤加固技术的方法、原理及其发展,包括机械力加固、热处理加固、化学加固、加筋加固和注浆加固。其中,化学加固中的土壤固化剂技术在近几十年发展迅速,有大量研究成果和工程应用;阐述了钙基类与非钙基类固化剂的种类、特点和加固机理,分析了新型非钙基类固化剂应用现状及其原因;介绍了生物注浆加固技术的方法和原理。  相似文献   

6.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RC结构是采用高强不锈钢绞线网作为受力材料敷设在加固构件表面,其上涂抹渗透性聚合物砂浆作为粘结剂和保护层的一种新型加固方法.通过总结国内外对该加固技术的应用研究,阐述了该加固技术的加固机理和工作性能,总结较为实用的各类设计方法,指出今后重点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结合实际曲线梁桥结构,采用体外预应力方法进行加固,并对该方法进行介绍,阐述作为主动加固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优点,并对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极限应力合理取值、预应力损失及张拉控制应力进行探讨。利用有限元程序MIDAS/Civil建立该曲线梁桥整体计算模型,对采用体外预应力技术加固的曲线梁桥进行了应力和抗裂验算,通过与加固前各项指标的比较分析,得出加固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梁进行碳纤维布加固试验分析及加固应用,提出了碳纤维加固梁的设计方法、最佳用量及施工方法.分析表明,碳纤维布加固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结合某框架结构办公楼抗震加固及增层改造的实例 ,阐述加固改造中采用改变结构体系的方法 ,大大减少加固工作量 ,并提出实用、可靠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性能砂浆-钢丝(筋)网加固砖砌体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高性能砂浆-钢丝(筋)网加固砌体结构房屋这种新型加固技术对砖墙加固的受力机理、破坏形态以及承载力提高程度,制作了6个轴心抗压试件,采用分级加载的方法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模拟完全卸荷状态下加固砖砌体的受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单面加固极限承载力提高14%,双面加固极限承载力提高26%。原砖砌体与加固层能较好的协同工作,在达到极限荷载的90%时,加固面层才与原砖砌体发生剥离,高性能砂浆具有较强的粘结力。高性能砂浆-钢丝网加固砖砌体是一种有效的加固方法,为加固工程设计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加固西流湖钢桥所遵循的理论,提出了加固方案,阐述了加固施工所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减少对开挖周边环境的影响,基于非开挖修复理念提出了焊接钢板加固的联络通道受损管片修复加固方法。建立计算模型,对加固后的混凝土强度和钢板强度进行分析,并通过监测仪器对加固后的效果进行监测。依据数值模拟和实测数值结果得出加固后钢板的最大拉应力、最大压应力分布规律,以及受损管片在加固后的应力峰值分布情况。研究表明,该修复加固方法可行,并具有良好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1根原梁、3根碳纤维与钢板复合加固梁和3根碳纤维加固梁的受弯性能试验,研究碳纤维与钢板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发展机理及裂缝宽度计算方法。研究表明,加固梁的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均小于原梁,但次生裂缝有所增加;复合加固梁的裂缝发展速度比碳纤维加固梁缓慢,说明复合加固的限裂作用优于碳纤维;随着负载的增加,加固梁裂缝的发展速度加快,限裂作用随之减弱,最大裂缝宽度曲线出现突变,说明负载降低了加固的限裂作用,但负载对复合加固限裂作用的影响比碳纤维加固小。基于传统裂缝计算理论,引入复合加固粘结作用相关系数和负载影响系数,推导出考虑复合加固粘结作用及负载影响的复合加固梁裂缝宽度计算式。该公式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计算方法简便,可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4.
针对原有加固方法的不足,提出内嵌预应力螺旋肋钢丝加固混凝土梁加固技术,分析这种加固梁的变形特点,并依据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变形原理和内嵌预应力螺旋肋钢丝加固混凝土梁的特点,推导内嵌预应力螺旋肋钢丝加固梁不同受力阶段的刚度表达式,得到内嵌预应力螺旋肋钢丝加固梁的刚度计算公式。在考虑预加力产生反拱的前提下,计算加固梁不同受力阶段的变形量。对4根内嵌预应力螺旋肋钢丝加固混凝土梁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内嵌预应力螺旋肋钢丝加固混凝土梁能有效延缓裂缝的发展,减小构件变形,提高构件刚度。研究结果为该加固方法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软土地基加固施工的各种方法,包括垫层法、排水固结法、挤密法、化学加固法及土工织物加固法等,重点阐述其加固原理、施工方法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为了提高隧道围岩注浆加固效应的数值模拟方法的准确度和计算精度,研究了模拟注浆加固的常规有限元方法的误差,并通过有限元理论分析了该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模拟加固效应的改进方法。研究结论:(1)模拟注浆加固的常规有限元方法在多荷载步计算中,上一荷载步结点位移(应变)的存在会导致改变围岩加固区单元的材料参数的过程中产生结点力(即异常荷载),导致体系出现由于模拟方法不当引起不容忽视的计算误差;(2)提出了两种模拟加固效应的改进方法(旨在消除加固区单元初始应变):一种是在围岩加固区的单元上附加新单元的方法,另一种是消除上一计算步应变场,仅保留应力场后,直接改变加固区围岩参数的方法;(3)注浆加固模型试验结果验证了改进的数值模拟方法的合理性;(4)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隧道及其他岩土工程加固效应的数值模拟计算,提高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7.
介绍在不能长时间中断行车的情况下进行既有线桥梁加固的经验.总结三种既有梁横向加固的方法,即梁部横向预应力加固、梁端增加横向限位装置和病害支座的加固.  相似文献   

18.
利用碳纤维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原 《铁道建筑》2002,(10):32-34
采用碳纤维片材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新技术,与传统的其它加固方法相比,具有一系列优点。文章通过加固实例详述施工工艺、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镇  郭维鸿 《铁道货运》2005,(10):34-37
首先将对称拉牵加固及非对称拉牵加固在定义上做了区别,通过分析计算,给出了非对称拉牵加固的计算公式,也验证了对称拉牵是非对称拉牵的一种特殊情况.最后对非对称拉牵加固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实例验证,在与对称拉牵加固计算方法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所介绍的方法在保证货物安全、节省加固材料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混凝土结构不同加固方法的适用范围、技术特点等进行阐述,并对几种加固方法的技术经济进行比较,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不同构件加固方法的选择.工程实际运用效果良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