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汽车工业》2001,(1):25-25
汽车工业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与普通产品不同,汽车是一个高度综合的产品,由成千上万个高精度的零部件组成,这就决定了汽车工业与各行业有广泛的联系,需要组织专业化协作的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相关工业产品与之配套。汽车产品涉及众多工业部门,如冶金、有色金属、机械、电子、石油化工、化学、轻工、建材、纺织等部门,汽车产品与这些部门的协作配套密切相关。所有的相关产业,构成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汽车工业的发展,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反过来,相关产业的发展,又会促进汽车工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2.
3.
1995年11月 中旬,我们随福建省汽车工业考察团赴台湾省参观访问了部分汽车工业的厂商。在台湾省的10天里,考察了裕隆集团所属的中  相似文献   

4.
台湾的汽车工业以组装外国汽车起步,迄今已有20年的历史。在所有组装的外国汽车中,日本车占85%,其余的是欧美汽车。外国汽车公司在台湾设立装配厂的主要目的是欲绕过其苛刻的进口限制。台湾目前完全禁止直接进口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对其它国家的汽车则征收30%的关税(1979年曾高达75%)。外国汽车公司的另一目的是想把台湾当作进军中国大陆的门户。 1994年台湾的汽车总销量为577124辆,成为继日本、中国大陆和韩国之后的业洲第四大汽车市场。2000年台湾的汽车总销量将增长为70万辆。1994年每千名台湾人中有22O人拥有轿车,而1993年则为122人。正当台湾汽  相似文献   

5.
《叉车技术》2007,(1):32-32
2007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全面展示工业创新的国际峰会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始创于1947年8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发展完善,已成长为当今规模最大的国际工业盛会,被认为是联系全世界技术领域和商业领域的重要国际活动,引领着世界工业的创新与发展,是"世界工业发展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6.
7.
8.
一、进入90年代后,美日欧竞争格局发生新变化,美国重登“霸主”地位 海湾战争给世界汽车工业带来了严重影响,世界工业发达国家汽车产量出现全面下降趋势。这种不景气现象一直持续到1992年。目前大多数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已停止下降,并先后出现回升。 1994年,美国的汽车产量继续上升,全年达到1235万辆。欧洲一些汽车大公司也程度不同地出现了回升。唯  相似文献   

9.
10.
一、概况 台湾汽车工业的兴起是从1957年裕隆汽车制造公司通过与日本日产汽车公司技术合作生产吉普车开始的。目前汽车年生产能力为50多万辆。本地市场吸收能力,1985年为16.8万辆,1991年已达47.7万辆,其中轿车35.6万辆、商用车12.1万辆,6年翻了二  相似文献   

11.
12.
经过40年以来的长足发展,台湾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经济地区之一,从1950年到1990年实际增长率已达到8.9%。1992年台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10215美元,同韩国、香港、新加坡并称为新兴工业国和地区(NIC)。 台湾从80年代开始进入汽车化社会。公路交通运输在岛内十分便利,到1992年止,共有高速公路19540千米,台湾西部公路发展较为迅速。南部高雄连接台北的高速公路虽然可容4辆车并行,但运输量也常常接近饱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中国汽车工业企业走技术创新与工程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的新观点。论述了技术创新和工业工程的概念、特点及效益。指出前者是解决汽车工业企业发展战略问题的,后者是解决发展战术问题,实施二者相结合,即坚持两条腿走路,形成“引进-创新-再引进-再创新”的良性循环,防止陷于“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之中,汽车工业企业才能腾飞。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汽车工业》2001,(1):36-36
近年来,汽车行业企业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的投资、汽车工业投资总额呈现较大增长。“七五”时期投资总额172.4亿元,“八五”时期投资总额756.1亿元,“九五”时期投资总额967.7万元。2000年完成投资总额178.7亿元,其中七大汽车企业集团完成投资总额70.8亿元,占39.6%。  相似文献   

16.
17.
18.
如果说一个国家只要是在本土上生产的汽车就被称之为“民族汽车”的话,那么日本汽车商在美国注入资本设厂的汽车工业又算作哪国的“民族汽车工业”?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产地集中化、企业集中化、经营全球化的趋势。近年来汽车跨国公司全球性的兼并、控股、收购、融资战略大重组,请问究竟谁又是谁的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