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董磊  汤道义 《隧道建设》2014,34(6):558-563
上跨既有铁路线立交桥台后路基开挖设计深度达34.5 m,为降低边侧山体危石对既有运营铁路的安全风险及爆破施工对铁路挡墙稳定性的影响,路堑施工采取"先防后挖"的总体方案。其中,针对山体表层危石灾害,采用柔性主动防护、被动防护网与刚性挡渣墙构建立体式多层防护体系;对于路堑浅部不稳定山体,采用机械破碎锤和静态破碎方式开挖;对于路堑深部岩体,根据《爆破安全规程》关于爆破飞石落距的控制原则,将危石滚落冲击范围划分为0~30 m,30~50 m,大于50 m等不同影响段落,采用浅孔爆破及中孔台阶控制爆破相结合的分区、分层开挖方案,将铁路挡墙振动速度控制在1.5 cm/s内,施工效果表明,该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施工中山体的位移,保障了铁路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岩石路堑高边坡爆破施工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京珠高速公路广珠北段某合同段的边坡爆破施工介绍,说明了复杂环境下必须采取控制爆破,并严格进行爆破参数设计和施工工艺控制。该项目中采用浅眼台阶爆破、潜孔钻深孔台阶爆破和多段微差松动控制爆破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3.
于丹 《公路与汽运》2009,(4):154-155
文中结合广州长平至金坑公路扩建工程,介绍了路堑爆破、高边坡爆破进行路堑施工的方法,对爆破形式、边坡孔控制、浅孔药壶爆破施工工艺、药量计算等作了详细分析,并介绍了其安全组织和技术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总结锦(州)阜(新)高速公路第12合同段A匝道挖方区深孔爆破技术,介绍工点根据地形、地质和环境条件采用了深孔减弱松动爆破及边坡预裂爆破开挖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呼武公路石质路基施工中所采用的深孔松动爆破方法的应用情况,其中包括爆破方法的选择、爆破设计和效益分析等。  相似文献   

6.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深孔药壶爆破的特点,介绍了方案设计、参数选择方法和原则、施工工艺、技术要点以及爆破效果等。  相似文献   

7.
桥梁群桩基础桩孔爆破开挖施工中,因桩间净距较小,爆破震动会对相邻桩孔护壁及已浇筑桩芯混凝土产生不利影响,需采取措施对地震波振速进行控制。针对常规的减少装药量和设置隔振沟等爆破减震措施在桥梁群桩基础施工中的不适用问题,该文提出设置隔振孔以及采用空气袋替代部分炮泥的减震措施,通过对比试验验证两项措施的可行性与减震效果,并在开州湖特大桥4#主塔桩基施工中进行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在不大幅增加成本与减小工效的前提下,保证了群桩基础施工的质量与安全,对同类工程施工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复杂环境下中深孔爆破在石质路堑开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例,针对在复杂环境下单响药量控制严格及高速公路路堑爆破开挖的特点,研究了中深孔控制爆破与预裂爆破和毫秒延时爆破相结合的综合爆破技术,重点介绍了毫秒延时爆破毫秒延期时间间隔的确定,确保安全振动一次齐发起爆药量的确定方法,以及安全校核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隧道下穿交通量大、超浅埋的国道公路时,为了能安全穿越,确保行车畅通,围岩开挖采用了拱上部周边打空炮眼减振、开挖面增打减振孔、炮孔复合装药、预留光爆层等综合减振措施的爆破技术。经现场爆破监测,爆破振动波速基本控制在20mm/s之内,降低了爆破的振波,有效地控制了公路地表下沉,确保了公路运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温新亮  赵康林 《隧道建设》2015,35(3):262-267
在路基开挖和矿山开采过程中,垂直深孔预裂爆破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在大型地下洞库开挖工程中应用较少。地下大型洞库采用预裂爆破后易产生大块及底板不平顺等问题进而影响平行作业及装渣效率。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降低作业成本,通过设计合理的爆破参数并结合水平光面爆破技术,提出一种"预裂成形+垂直深孔爆破掘进+水平光面清底"相结合的爆破方法,文章从钻孔孔径、钻孔深度、孔距和排距方面介绍了洞库的爆破设计方案,并对主爆孔、预裂孔、缓冲孔的单孔药设计及各炮孔的装药结构和堵塞段的设计进行了介绍,有效解决了单独使用预裂爆破时易产生大块及底板不平顺等问题,提高了作业效率,并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对类似工程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朱明勇 《隧道建设》2015,35(12):1315-1320
为了在自身地质条件复杂,且外部存在交叉作业、无法实施封闭爆破施工的条件下,控制露天爆破振动及飞石对周边构建筑物的影响,以徐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地下市政工程振兴路站-徐州东站明挖区间爆破控制为例,采取减震带措施降低振速35%;主爆区通过严格控制同响最大装药量,合理布设炮孔和设计装药参数,使炮眼利用率超过90%;边坡采用预裂爆破技术成型较好,残眼率85%,超挖不超过15 cm;采取堵塞覆盖措施,有效控制了爆破飞石;通过联合警戒防护,避免了交叉施工、人群车辆繁多的风险;历时6个月开挖完成20万m3,取得了良好的进度、安全和成本效益。结果证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合理、安全,能够确保邻近高层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国高珠环线广东中山沙溪至月环段K89+250~K92+537段路基爆破点离居民房屋最近距离仅60~80m,必须严格控制爆破震动和飞石,确保民居房屋不受爆破震动和飞石的危害。结合工程实例,讨论浅孔微差控制爆破技术的施工控制要点,与有关工程建设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海域复杂地层基坑中的基岩与孤石爆破间难题,以苏埃通道工程南岸基坑施工为背景,通过掌握孤石和基岩分布情况,确定爆破施工原则,制定合理的爆破技术方案。采用浅孔微差爆破,配合镐头机进行岩石破碎,并采用毫秒延时起爆网络。制定对基坑围护结构和支撑结构保护措施,并对爆破振动波速进行监测和优化,减小了大块岩石的产生,避免了对大块岩石进行二次爆破,也便于石块的清理工作,飞石安全得到了有效控制与防护,确保了基坑围护结构的安全。严格管理爆破施工注意事项,实现平行作业,大幅提高基坑爆破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4.
尹文纲  王海亮  张祖远  张富强 《隧道建设》2018,38(10):1723-1728
为解决在单孔单段起爆时因普通导爆管雷管段数的限制需分次起爆的问题,针对隧道近距离侧穿危楼爆破开挖时提出一种新的起爆网路,即利用20段普通导爆管雷管进行多组之间的孔外延期,同时利用3段普通导爆管雷管在每组内部之间进行孔外延期。现场试验表明,该起爆网路可以使起爆次数从原来的5次降至2次。且现场振动监测数据显示,振速峰值与原来分次爆破的振速峰值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振速平均峰值较原起爆网路提高5%,并未发现有振动叠加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大直径中空孔直眼掏槽微振动爆破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祖远  王海亮 《隧道建设》2015,35(2):174-179
为最大限度减小掏槽区的爆破振动对地表建筑物的扰动,以青岛地铁3号线太延区间下穿伊美尔整形医院段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对大直径中空孔直眼掏槽的中空孔孔径、掏槽装药炮孔数目、首响孔与中空孔距离、逐孔起爆时差和中空孔布设位置各爆破参数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断面中下部位布置直径为120~150 mm的中空孔,环形布置4个掏槽眼,首响孔距中空孔200~350 mm,逐孔起爆时差宜在40 ms以上,可使掏槽爆破振速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少隧道爆破产生的振动,研究大跨小间距隧道中夹岩的振动特性,依托贵阳市七冲村1号公路隧道工程,依据自由面减振原理对CD法进行优化,提出中夹岩侧上台阶“前后错落3部”同步爆破施工的CD法,并对中夹岩内部围岩的爆破振动进行测试,研究并揭示后行隧道掏槽孔、辅助孔及周边孔爆破时掌子面前后中夹岩内部围岩的振动速度传播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增加自由面个数和面积对CD法进行优化,能够保证在施工进度不变的条件下,使5 m处围岩的振动速度小于5 cm·s-1,有效地减小了爆破振动,实现微振爆破施工;在隧道爆破近区,爆破距离是影响振动速度的主导因素,质点最大振动速度由周边孔单段装药量决定;在隧道爆破中远区,装药量是影响振动速度的主导因素,质点最大振动速度由最大一段装药量决定;无论掏槽孔爆破还是辅助孔及周边孔爆破,掌子面前方中夹岩振动速度都稍大于掌子面后方中夹岩振动速度;掌子面前方岩体的场地系数K大于掌子面后方中夹岩的场地系数K;随着自由面数量的增加,场地系数K及衰减系数α都减小。  相似文献   

17.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常规的爆破方法已不能满足安全及质量要求,考虑到爆破作业区域的实际条件、岩石的构造以及工期等的影响,采用周边深孔预裂与光面爆破,主体深孔松动爆破的爆破施工方法,施工时先对主体进行松动爆破并对中间进行掏槽取渣后,在中间留有爆破自由面的基础上对边坡周边进行预裂爆破,最后再对边坡预留的1 m进行光面爆破的方法,爆破时采用一次分段爆破的方法,预裂爆破主爆破孔与松动主爆破孔用迟发雷管同次分段起爆,主爆破迟后预裂孔150~200 ms,同时对靠近国道部位的斜坡2~3 m处的土石用静态破碎剂进行破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宜泸高速连接宜叙高速江安段胜利互通立交陡坡危石的分析,针对该处复杂的爆破环境和特殊要求,基于爆堆重心线与抵抗线相干性及爆破块度分布特征与孔网参数、装药结构、起爆顺序相干性等控制爆破理论,对立交处陡坡危石的爆破排险,提出了合适、简单、易操作的爆破方案,方案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崔明  裴宏宇 《路基工程》2023,(2):195-200
依托新田长江大桥上有危岩的岩质边坡重力锚碇基坑开挖工程,危岩处理后爆破振动速度需控制在1 cm/s。通过爆破振动场模拟分析,径向、切向、竖向振速数值计算值与现场实测值平均误差18.73%,优化后单响炸药量低于18 kg,危岩无破坏。综合非煤露天矿边坡和建筑边坡设计规范要求,考虑到临时边坡、爆破振动和边坡重要性等因素,锚碇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阈值设定为1.25;自重、爆破振动、降雨、地震各荷载组合工况下,三维边坡安全系数、最不利剖面二维边坡安全系数均大于规范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