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增程式电动客车具备一定里程纯电行驶和长距离增程行驶的特点,能缓解纯电动客车里程忧虑问题。文章针对市场需求和实际应用场景,对增程式电动客车动力系统中的驱动电机、动力电池、增程器总成等核心部件进行了性能匹配设计,并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中建立整车动力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纯电为主、增程为辅的使用特点,制定了增程式动力系统总体工作策略,而后对常用车速巡航维持功率、高速巡航维持功率进行计算,并对中国重型商用车辆行驶工况(CHTC-C)下增程器输出功率与动力电池能量变化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增程器输出功率越小,需要动力电池补偿的驱动能量越多,当达到某一经济功率时动力电池电量基本平衡。相比于传统单一工况匹配增程器功率的方式,文章考虑特定场景具体需求,并对多种工况下增程器经济功率和最大输出功率进行分析,为增程器选型及后续功率跟随策略的完善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人一 《汽车与配件》2012,(50):32-35
在电动汽车增程器发动机的开发和应用中,噪声问题是最大的挑战之一。FEV发动机技术公司为增程器发动机制订了一个专门的运行策略,借助于此项策略,增程器发动机的NVH(噪声、振动和不平顺性)性能可获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过度放电导致其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以在纯电动汽车上增加插拔式增程器的方式,提出了增程器补偿动力电池放电的能量管理控制策略模型。在对ADVISOR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上,通过仿真验证了能量管理控制策略的合理性,保证了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以汽车结束行驶时电池电量下降至设定的荷电区间下限值为优化目标对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增程器的工作时间明显缩短,燃油消耗和废气排放也较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4.
为某商用车增程器建立了包括发动机、离合器、扭转减振器、发电机和增程器控制系统在内的增程器扭转振动模型,重点分析了典型工况下系统的响应状态、激励转矩和扭转振动的时域和频域特性。结果表明,增程器的扭转振动主要与发动机和发电机激励转矩波动与突变,以及部分工况下的共振有关。  相似文献   

5.
由于矿用自卸整车特殊的作业工况(重载上坡),增程式矿用自卸整车因增程器能实现长续航里程而被市场广泛接受。运用整车仿真软件,对某款 95 t 矿用自卸整车的增程构型进行仿真计算,通过发电机选型、电池电量策略计算出整车节油率。结果表明:增程式矿用自卸整车相对传统柴油整车能够实现节油 8%。为此,开发了三点恒功率方式输出的增程器,使发动机的最佳燃油效率和发电机的最佳发电功率运行一致,增程器实测最大油电比达到4.2 kW·h/L,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以某款增程式电动轿车为研究对象,研究增程器的工作模式、增程系统的能量管理策略,提升整车的能量利用效率,并对整车SOC(电池荷电状态)管理策略及故障诊断策略进行了研究及仿真分析,分析表明控制策略合理、高效、安全,提升了整车性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试验数据,针对2014款BMWi3增程器(REX)进行了控制分析和模型验证。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先进动力总成研究所,置于环境仓的底盘测功装置上进行了车辆测试。  相似文献   

8.
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增程式电动环卫车正向仿真模型,在我国典型城市公交工况下,对增程器的开关模式、持续运行模式、恒定功率输出模式和功率随动输出模式等4种能量管理策略进行100 km的连续仿真,结果表明,增程器开关模式和持续运行模式均可使电池组SOC维持在合理的区间,但恒定功率输出模式比功率随动输出模式的等效百公里油耗小,最小为29.13 L;设置较小的增程器输出功率能够使电池SOC变化平稳,避免电池组的频繁充、放电现象。  相似文献   

9.
进行增程式电动环卫车动力系统的匹配,对驱动电机、增程器和动力电池组等关键部件进行了选型和指标验证.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整车正向仿真模型,对增程器在恒功率模式和功率跟随模式两种控制策略下进行了百公里典型城市公交连续工况仿真.结果表明:匹配的动力系统能够满足增程式电动环卫车的工况要求;增程器能够在动力电池荷电状态下降到设定值时开启,以延长车辆的续驶里程,并能够使电池组荷电状态维持在一定的区间.从能量消耗来看,基于增程器开关运行的恒功率模式和功率随动模式在我国典型城市公交工况下的平均等效百公里油耗分别为28.70 L和29.51 L,即恒功率模式的等效百公里燃油消耗比功率跟随模式的等效百公里燃油消耗少0.81 L.  相似文献   

10.
增程式汽车是纯电动汽车搭载增程器(发动机、发电机和整流装置组成的辅助动力装置),当蓄电池电量充足时,汽车以纯电动模式行驶;电量不足时,启动增程器,利用增程器发电给蓄电池充电或直接驱动电机,从而增加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基于增程器的串联混动技术已成为解决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基于串联式增程电动汽车在不同工况下的优化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利用转鼓试验台测试了某款处于电量保持阶段的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在WLTC循环下的排放特性和排气温度、转速、负荷、冷却水温度与机油温度等特性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与传统发动机相比,该增程器暖机速度和机油温升明显偏快;增程器启动以及负荷和速度骤变时,气体排放物会明显增多;增程器的首次启动和后续重启会恶化PN排放,且颗粒物粒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燃油车逐步被淘汰,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被大家所接受,但电动汽车因为行驶里程短、充电不方便也成为其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而增程式电动车因为清洁环保、可增加续航里程,解决"里程焦虑"等诸多优点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燃气增程器是燃气增程式电动车的核心部分,本文将从燃气增程器的关键组成、系统原理和应用等多方面进行介绍,分析燃气增程器的优势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13.
增程式电动汽车是在纯电动汽车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小型的辅助动力系统作为动力补给,当动力电池电量不足时,增程器能配合动力电池一起为车辆提供能源。因此,增程式汽车能有效缓解现阶段下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不足的问题。研究增程器的最佳工作曲线,是降低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油耗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微型电动汽车增程器运行噪声过大的问题,设计了一款隔声罩并建立增程器隔声罩CFD模型,同时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隔声罩内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考察隔声罩结构的合理性以及优缺点,可为优化隔声罩结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纯电动汽车实现了有害物质的零排放,并大幅减少CO2排放,是理想的汽车驱动方式。但其致命的弱点是,蓄电池成本高昂,续驶里程有限。近年来得益于插电技术和增程器的引入,使纯电动汽车重拾升势。所谓增程器,实际上还是一台内燃机,用于在蓄电池耗尽时扩展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所以本质上它属于混合动力的范畴。作为增程器的内燃机通常都是与发电机串联,与车轮并无机械联系,在结构上有其自身的特点。近来呼声很高的通用沃蓝达Voltec增  相似文献   

16.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增程器控制系统需自动调节增程器的输出功率,满足整车的发电功率需求。基于该需求领域,研究了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方案,按照发动机的停机、起动、怠速、发电4种不同工况,设计了电子节气门的逻辑控制方案。通过试验验证表明,该控制方案可以按照不同发动机工况,实现增程器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增程器控制策略,包括定点发电控制策略和功率跟随控制策略,重点聚焦于功率跟随策略下的发电优化方法、定点发电策略下的噪声-振动-声振粗糙粗(NVH)优化及能量回馈时的发电功率优化。通过类施密特滤波和延迟响应方法,开发了基于车速的功率限制功能,对基于荷电状态(SOC)的功率限制系数进行了修正,由此缓解了功率跟随控制策略下发动机负荷变化频繁的状况。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增程器控制策略后,整车 NVH 性能表现良好,燃油消耗量有了明显改善,排放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善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与排放,其搭载的增程器应工作在有限个固定点上。本文中采用Kriging无偏估计方法建立了增程器系统的发电功率与燃油消耗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经过仿真分析,确定了满足5个发电功率需求的最佳油耗工况点。增程器系统的台架实验和整车实验的结果表明,优化后单个发电功率运行点油耗最大降幅达到了15.96%,而在两种不同的车辆控制模式下整车能耗分别降低了4.62%和3.50%。  相似文献   

19.
陈海蓉  周苏 《上海汽车》2010,(2):6-10,14
将小功率燃料电池系统作为增程器是解决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不理想的可选方法之一。针对适用于燃料电池增程器系统的滑片式空气压缩机,利用相关测试数据和热力学校正的方法,建立空气压缩机模型并进行相关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空气压缩机模型能够反映环境因素、出口背压和空压机转速对出口空气流量的影响,能为整个燃料电池增程器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人一 《汽车与配件》2013,(41):40-43
增程器作为串联式混合动力车的模块化部件在技术上具有一种潜力,能补偿众所周知的纯电动车续驶里程不足的缺陷,因而十分适合于在小型车和微型车领域内应用。客户对增程器的接受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NVH特性。KSPG和FEV(德国FEV发动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低噪声、低振动增程器第一次采用了新型的FEV开发的滚动力矩平衡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