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新能源汽车的角度入手,按照整车车型的不同(整备质量和动力电池储能),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2~ 2020》中50万辆和500万辆新能源汽车目标进行了分类并预测;分析和预测未来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发展方向趋势和运行模式;最后提出未来新能源汽车达到国家发展规划数量后,在其运行模式下的每天各个时段对电网充电功率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现有新能源车型充电口位置统计以及中国充电桩安装现状的分析,得出充电口位置的优先级排序。并根据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充电口模块特点,总结归纳出新能源车型充电口的推荐位置和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将会迈向新的时代,即无人驾驶时代。充电也是无人驾驶汽车使用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无人驾驶车辆可以在没有人操纵下独立运行,那么,原有车辆的充电模式也将发生变化,进而带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方式变革。本文对新能源汽车现有的主要充电方式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与无人驾驶汽车适应性及融合方式。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研究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充电习惯和行为特征,并探索不同城市级别、不同意识形态和不同充电设施消费者充电行为差异性。通过分析和对比,挖掘不同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充电特点,以及在充电过程中的主要困难和不便,一方面为新能源汽车企业了解消费者充电行为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为充电设施的完善和改进提供方向。此外,在分析消费者充电现状的同时,还进一步了解其对充电配套设施的需求和期望,为未来充电设施布局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5.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充放电性能受其使用环境温度的影响,在低温环境下动力电池的电化学反应活性降低,低温交流充电控制策略不合理可能导致动力电池过充,不仅影响低温充电功能的稳定性,而且会影响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合理的低温充电控制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广汽新能源某纯电车型为例,通过对已有的动力电池低温交流充电控制策略的分析研究,提出一种新型的低温动力电池交流充电加热控制策略,并通过低温实车验证。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和充电安全的深入研究,并结合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特来电在充电设施层和充电网大数据层建立了保护电池汽车充电安全的两层安全防护技术。通过两层安全防护技术的运行,积累了大量的与充电安全相关的实际运行数据。在此基础上,从与充电安全相关的变化趋势、故障分析、防护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对进一步提升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充电安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姜元刚 《时代汽车》2023,(19):79-81
在新能源车购车补贴、牌照发放等多重利好政策下,北京新能源汽车大大增加,高校教职工及校外访客新能源汽车数量随之逐年提高。对校园内的新能源汽车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并对新能源汽车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教职工实际的用车的需求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从电力环境,充电桩选址,快慢桩配比,建设模式,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一切从师生需求出发,完善充电设施和服务,更好的服务学校的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8.
现如今,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电气设计,得要顺应现代化实际需求与发展趋势。在后期发展阶段之中,新能源汽车会引领着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当然也可以凸显出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的优势。因此在新能源项目发展阶段之中,针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实施电气设计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电气设计。  相似文献   

9.
李建新  王峰 《汽车文摘》2023,(10):45-48
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主要为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普及离不开完备的基础充电设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如覆盖面窄、盈利模式单一、回报周期长。综合分析国内外用户购买电动汽车时,需要考虑充电设施情况,停车与充电的关系,充电设施管理与服务关系,提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中应用公私伙伴关系(PPP)模式,从政策导向、企业运营自主权、新能源汽车服务平台搭建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作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方式,新能源汽车已经引起高度重视。电动汽车的逐渐普及和产业化,促进了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这一新兴产业的诞生。但是,由于电动汽车市场还未形成规模,其运营模式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寻求一种合理的电动汽车充电方式和与之匹配的商业运营模式是电动汽车市场产业化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现存3种充电模式的比较和现状分析,提出运营策略,为我国电动汽车的运营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布局充电设施进居民区是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愿景和居民区充电设施需求现状,然后进一步探讨了居民区充电设施需求的障碍,最后提出了政策引导、规划设计、商业经营模式等相关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祁增轲 《时代汽车》2023,(11):89-91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持续上升,人们生活水平随之提升,而且消费水平也日益增长,人民群众在温饱基础问题得到解决后,开始追求更高层面的生活质量,如增加出行需求、出行质量及看重出行体验等。所以,在社会上开始普及私家车,这样有利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上升,但是随之而来得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能源枯竭问题。基于这些环境问题,新能源汽车行业实现了飞速发展,并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购买、使用。旧有问题得到处理后,又涌现出新的问题,比如:汽车充电技术等问题,所以本文详细论述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技术是很有必要的。故此,本文从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背景、充电系统构成部分着手,然后总结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使用优势与使用现状,最后提出新能源电动汽车中充电技术的应用措施及未来发展趋势,仅供同行进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直流充电插座是新能源商用车上最主要的能量输入渠道,本文通过相关的数据对新能源商用车直流充电插座布置高度进行计算、分析,对国家标准中关于直流充电插座的布置高度从统计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为设计工作提供了理论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石油能源危机不但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严重影响,还会给国家安全带来不确定性因素。新能源汽车具有绿色环保特性,对石油的依赖性不高,因此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国重点的发展方向之一,这对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能源汽车中,电动汽车的充电安全是影响其发展的要素之一,仪器故障、机械故障、通信故障等问题会影响用户的充电体验和充电安全,因此解决充电桩充的故障电问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董恒祥  潘江如  赵晴  郭鸿鑫 《时代汽车》2022,(10):128-129,132
汇集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在当今时代越发受到重视,逐渐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以及充电设施行业现状,然后对目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今后充电设施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为了节约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近年来,世界各国及各大汽车企业加大了对电动汽车的投入和研究,电动汽车市场亦日趋繁荣,但目前仍存在许多关键性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其中与续航里程相关的无线充电技术因其操作便捷、公共占地面积小、安全隐患少等优点受到广泛的关注。文章主要就电动汽车国内外发展现状,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充电方式及市场应用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不同电动汽车使用场景所适宜的无线充电方式。  相似文献   

17.
当前新能源汽车大规模使用,充电时间过长是影响车主使用的主要问题,而剩余充电时间预估不准又给车主带来另外的烦恼,特别是低温状态下充电预估时间,因低温加热影响又增加了预估时间难度。本文介绍一种低温BMS系统剩余充电时间预估的策略,并结合真实的充电柜和温度箱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8.
黄锐锋 《时代汽车》2023,(2):113-115
随着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视,我国车企相继推出了性能优越的电动汽车车型,我国电动汽车数量日益增多,这导致对充电桩的需求越来越旺盛。随着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的安装数量不断突破。本文基于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对电动汽车交流充电设施进行研究,对交流充电系统的作用、结构及常见故障进行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9.
王瑜 《汽车维修》2019,(1):8-12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遍,其中纯电动汽车就占据了很大的比例。纯电动汽车的充电也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内容,为了使用方便,纯电动汽车一般配有2个充电口,即交流充电口(慢充)和直流充电口(快充),本文简要介绍了2种充电系统的接头端子含义,阐述了大致的充电过程,同时列出了充电系统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谨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汽车驾驶员》2013,(4):46-49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呼吁,解决充电问题是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核心任务。在其看来,新能源汽车发展最难的两件事一个是电池,一个是充电,不同于业内普遍的共识,他认为充电问题已超越电池,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头号障碍。解决充电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充电桩的安置问题,徐和谊认为,在中国土地不是私有化的,国家能够对此进行统一的规划,这样才能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最全面、最有力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