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航海》2015,(4)
根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总体方案》以及交通运输部联合上海市政府发布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实施意见,航运业在中资外籍船沿海捎带业务方面以及远洋运输服务外资比例方面有较大幅度的开放,从而更好地实现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的经济目标,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但是,上海自由贸易区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其相关法律制度还有待完善。因此建议扩大中资外籍船沿海捎带业务的适用范围和规范其法律适用,给予中资外籍船的关税待遇优惠,并重视自由贸易区航运安全。  相似文献   

2.
<正>"外轮捎带"是指外籍船舶在中国沿海港口间从事外贸集装箱的国内段运输,性质属于国内沿海运输。"上海自贸试验区已经挂牌8个多月,但从政策方面来看,和航运物流方面有关的很少,对我们的业务也没有什么实质影响。"5月28日,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承运公司马士基航运公司相关人士告诉早报记者,他们正和政府部门进行密切沟通,并提出一些建议。其中,马士基最关心的,是沿海捎带业务的扩大开放。  相似文献   

3.
“沿海捎带”政策概览 在我国,沿海捎带政策的雏形可追溯于数年前交通部发布的《关于同意国际班轮公司在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之间调运空集装箱的函》,该批复规定的“捎带空箱”业务以及后来的沿海内贸船舶“捎带模式”的实践,为试点“沿海捎带”政策提供了经验和制度基础. 《交通运输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交水发[2013]584号文)第6条规定“实施沿海捎带试点政策.  相似文献   

4.
正以"允许中资公司拥有或控股拥有的非五星旗船,先行先试外贸进出口集装箱在国内沿海港口和上海港之间的沿海捎带业务"规定为例,将SWOT分析法引入自贸试验区航运法律评价中,可见其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整个航运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12月29日上午,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中远泗水轮"从上海港捎带895TEU货物驶往我国天津、青岛两个港口,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中资非五星旗船沿海捎带业务试点正式启航.这是我国首次试行中资非五星旗船沿海捎带业务,对于吸引我国沿海港口货物回国中转,拓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服务功能,有效降低我国海运物流成本,提高海运物流效率,促进航运业节能减排,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服务我国外贸进出口业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航海》2017,(1)
上海自贸区设立这几年来,我国航运政策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文章首先阐述上海自贸区对我国航运政策的影响。其次,分析了上海自贸区下我国航运政策的新突破。主要从沿海捎带业务、启运港退税政策、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这三项新的政策内容进行阐述,并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上海自贸区下我国航运政策的发展趋势。如采取管制和开放相结合的沿海运输权、采取有限推广启运港退税政策、优化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2014年12月29日,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中远泗水轮"从上海港捎带895TEU货物驶往天津、青岛两港口。据悉,这是我国首次试行中资非五星旗船沿海捎带业务,对于吸引我国沿海港口货物回国中转,拓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服务功能,有效降低我国海运物流成本,提高海运物流效率,促进航运业节能减排,促进国家  相似文献   

8.
拟组建航运保险公——搭建财务公司、港航投资公司两大金融投资平台,重组改制宁波通商银行……作为航运大市,伴随着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快速推进和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的逐步升温,宁波的航运金融发展也在提档加速. 发展航运金融,争先恐后的并不止于宁波.《2011-2012中国航运金融市场报告》表明,我国航运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体系初步形成,我国沿海沿江城市成为积极推动航运金融的发展因素.  相似文献   

9.
沿海捎带业务这一创新政策自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已试点运行约6 a。该政策逐步被复制推广至全国其他有条件试行的自贸区,取得一定的成效。基于对该创新政策的系统梳理和评估,发现在试行过程中,该政策不可避免会产生适用范围局限、监管机制不完善以及法律适用冲突等问题。在新形势下,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沿海捎带业务创新政策,提升我国航运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从系统考察执行效果、平衡海运市场开放和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优化沿海捎带业务监管模式等方面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世界海运》2010,33(3):16-17
<正>航运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提供条件(1)20世纪80年代初,新加坡—日本航线上的新加坡、香港、高雄、神户、东京、横滨和釜山相继开展国际航运中转业务。我国沿海有关港口开展海  相似文献   

11.
纵览     
《珠江水运》2014,(21):1-1
<正>洋山将建全球最大自动化码头11月18日举行的第三届洋山论坛上传出消息,全球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全自动化码头——洋山港四期工程日前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将于今年年底前开工建设。与此同时,上海自贸试验区沿海捎带业务也有望向外轮开放,上海港将从传统腹地型航运枢纽向综合型枢纽转变。据悉,上海正在全力推进洋山深水港四期的建设,预计2016年建成。届时,上海港年吞吐量将突破4000万标准箱。  相似文献   

12.
<正>航运业推动金融业脱虚向实、回归本源,全面着力于服务实体经济,同时航运业资本密集的特点也能为金融科技发展提供坚实的土壤,拓展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的业务空间,并让科技创新之火更旺,实体经济"血脉"更畅一、航运结算与金融科技融合的上海契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上海将跻身于世界航运中心前列,并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完善、航运市场环境优越,具备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  相似文献   

13.
赵一飞 《集装箱化》2021,32(12):1-2,19
2021年11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暂时调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和《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利用其全资或控股拥有的非五星旗国际航行船舶,开展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与上海港洋山港区之间,以上海港洋山港区为国际中转港的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试点.该批复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众所周知,发达的国际中转业务是世界一流航运枢纽的重要标志.实际上,上海市人民政府早在1996年建议在洋山岛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深水港区之时,就将其定位于大力发展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但受我国相关国际航运法规和制度的限制以及周边港口竞争的影响,自2005年12月10日洋山港区一期工程投产以来,上海港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一直未能较好地开展起来,与规划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上海市各届政府一直在为大幅提升上海港洋山港区国际中转箱量占比寻求良策.  相似文献   

14.
赵一飞 《集装箱化》2021,32(12):1-2,19
2021年11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暂时调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和《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利用其全资或控股拥有的非五星旗国际航行船舶,开展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与上海港洋山港区之间,以上海港洋山港区为国际中转港的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试点.该批复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众所周知,发达的国际中转业务是世界一流航运枢纽的重要标志.实际上,上海市人民政府早在1996年建议在洋山岛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深水港区之时,就将其定位于大力发展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但受我国相关国际航运法规和制度的限制以及周边港口竞争的影响,自2005年12月10日洋山港区一期工程投产以来,上海港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一直未能较好地开展起来,与规划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上海市各届政府一直在为大幅提升上海港洋山港区国际中转箱量占比寻求良策.  相似文献   

15.
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指导,基于航运中心发展现状和问题,明确了协同推进长江经济带航运中心建设的战略思路,提出了功能定位协同、运输业务协同、航运发展协同、政策创新协同、口岸通关协同等五大协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首先针对上海自贸区下的船舶登记、启运港退税等既有政策调整,以及沿海捎带、负面清单管理等新政策内容进行分析,其次针对上述政策进行简要评价,最后从创新和推广角度分析了上海自贸区下的中国航运政策趋势。  相似文献   

17.
随着各地两会陆续召开,“航运中心建设”成为部分沿海省份和地区热议的重点。航运中心建设要大港,要大航,更需要建设健全航运服务“软实力”。作为高端航运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航运金融得到了更大的关注。尤其在航运业整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趋势之下,金融如何更好地与航运紧密配合,助力转型升级成为重点。在“2022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金融保险分论坛上,上海海事大学原校长、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院长黄有方提出了四点见解。  相似文献   

18.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位于"长江经济带"的西部中心,航运优势明显。加快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是加强长江经济带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总结航运中心应具备的5个基本要素,把航运中心分为3种发展模式和2大类,给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发展定位;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重庆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指出重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难得的政策机遇,通过逐步完善航运服务体系、稳定货源、加强合作、发展综合运输等措施,推动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海外来风     
《中国船检》2007,(3):8-8
亚洲Asia印度开放沿海航运市场2006年,印度航运部批准了670份申请书,允许国外航商经营沿海航运业务,但前提是印度籍船舶在揽到了足够多的运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影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国际航运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对航运中心建设的影响 航运中心建设与航运产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航运产业发展为航运中心建设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而航运中心建设又会加速航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