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主要介绍了一种针对25%偏置碰的前纵梁加强结构。在满足汽车结构强度的前提下,通过在前纵梁处新增零件,对25%偏置碰的传递形式进行优化,优化了力的传递路径同时为解决了25%偏置碰过程中乘员舱侵入量过大问题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
车身前纵梁是汽车发生正碰时吸能和传递载荷的重要部件。为提高车身前纵梁的耐撞性和轻量化水平,利用CAE分析研究了不同截面形状铝合金前纵梁50km/h冲击载荷下的总吸能量、碰撞力峰值及其变形模式。结果表明,"日"字形截面前纵梁适用性最佳。搭载某纯电动车型,50km/h全正碰试验后,前纵梁前端发生轴对称变形,吸能模式合理,后段未发生折弯失稳。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主分量分析和结构传递路径的基本理论,建立了结构路面噪声传递路径分析模型。在分析路面激励力及其传递路径的基础上,进行了路面噪声的结构传递路径试验。利用主分量分析将多参考问题解耦,并利用逆矩阵法得到了路面激励力。传递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在25 0Hz以下合成声与实测声压在主要峰值附近吻合,进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基于该模型分析了驾驶员内耳噪声在86 Hz的各传递路径的贡献量。  相似文献   

4.
车身机舱框架结构是汽车发生正碰时吸能和传递载荷的重要总成,其耐撞性和轻量化设计影响到整车碰撞性能及轻量化水平;基于某款纯电动车型,采用钢铝混合材料完成机舱的框架结构设计,保证50km/h全正碰试验及64km/h偏置碰试验过程中,机舱框架稳定压溃变形,吸能模式合理,达到碰撞性能目标;同时保证机舱框架上重要安装点的性质指标。  相似文献   

5.
对汽车车内噪声的成因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传递路径分析法中激励力和传递函数的获取方法以及系统与子结构的传递关系;通过各噪声的合成分析,确定了传递途径上对车内噪声起主导作用的环节,以指导工程分析和设计。  相似文献   

6.
车架结构设计在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应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新能源汽车车架结构进行了三维拓扑优化初步设计。通过新能源汽车正常运行过程中车架弯曲、扭转工况下的优化设计计算分析,得到车架结构初步的最优载荷传递路径及各构件空间连接方式。可为车架结构的进一步详细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整车开发项目中,前期车辆碰撞安全策略的开发至关重要,因为其奠定了后续整车结构性能开发的关键内容。文章正是基于这一出发点,结合工作实践总结出一种项目前期车辆正碰结构安全策略开发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正碰路径主要结构性能的分析和简易量化计算,快速设计和确定平台车身碰撞关重件相关的空间布置、碰撞过程能量吸收、纵梁截面形状和尺寸等内容,为后续车型碰撞安全的开发打下坚实的平台基础,并保证项目进度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8.
降低车门开启力是提高用户对汽车第一感知质量的重要因素。文章介绍了一种滑移门门锁系统解锁力的传递过程以及优化方法,对解锁力传递链上的每一环力大小做出理论计算并分析计算过程,为降低解锁力提供了优化方案,实测解锁力结果满足规范以及客户期望。为门锁系统以及车门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装配单盘干式离合器的车辆需要一个能够在踏板与离合器之间传递力的装置。这已促使汽车制造商研发了许多不同的解决方案来实现这一动能。目前较先进的由脚踏板操纵的离合器系统是一种离合器液压操纵结构。功能装配单盘干式离合器的车辆需要一个能够在踏板与离合器之间传递力的装置。这已促使汽车制造商研发了许多不同的解决方案来实现这一功能。起初,力是通过一个杠杆装置从踏板传递到离合器,离合器则通过杠杆和一  相似文献   

10.
汽车碰撞过程人体响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于旭光  黄世霖 《汽车工程》1992,14(3):129-137
本文在多刚体动力学Kane方法的基础上,推导了二维多刚体系统矩阵形式的动力学方程。用于一个具体的汽车乘员/座椅系统模型,计算了汽车正碰过程中人体的运动姿态、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响应,以及安全带的受力等特性。与试验结果比较,证明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本文在实例计算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系统参数变化对人体响应的影响以及安全带在汽车碰撞过程中对人体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车门把手是汽车上重要的功能件与安全件,为了满足汽车门把手的经构紧凑性及轻量化要求,对外把手周边及开启高度进行布置设计,对外把手周边匹配间隙、开启高度等主要参数进行设计。根据力的传递过程对关键零件进行受力分析,计算其用户直接作用在汽车门外把手的开启力。论文运用虚拟仿真软件ANSYS对门外把手部分结构进行仿真分析及二次优化设计,并得出优化结果。在不改变结构刚度、硬度以及门把手实用性的前提下,最大应力集中点由容易造成断裂变形的手柄挂钩接触点向后转移,同时质量减少20%~30%,保证安全性的条件下有效降低汽车门外把手的制造成本,对研究汽车门外把手的结构优化及工程应用起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汽车车内噪声对汽车的舒适性影响较大,提高乘坐舒适性、降低车内噪声已成为汽车产品开发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文中对某国产轿车在怠速工况下发动机噪声对乘坐室内声场传递路径的研究,得到其发动机舱和驾驶室噪声信号,然后基于数字信号分析技术,对噪声传递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对该车乘坐室内多点声压进行了测量,并利用Matlab软件分析各测量点与驾驶员右耳声压的互相关性以及能量的传递,分析乘坐室内声场传递路径的识别方法,并且提出降噪措施。  相似文献   

13.
汽车驱动桥轮边装配过程中,轮毂轴承预紧力调整精度变化大,无法精确调整。本文通过对斯太尔汽车驱动桥原单螺母结构和目前使用的双螺母结构装配过程进行对比,分别对两种结构的轮毂轴承预紧力调整过程进行分析,分别找出了预紧力的影响因素,细化了装配工艺,并为以后工程技术人员在今后桥总成轮边结构设计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汽车车身都以承载式车身为主要车身结构,承载式车身为了吸收碰撞时的能量,汽车车身通常设计成在遭到碰撞时,通过使车身构件的折叠和破裂来吸收冲击能量;碰撞力的传递路线,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某商用车的被动安全性,本文依据GB26512-2021建立了商用车驾驶室A柱撞击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模型中过程能量和增加质量的分析验证了本模型的有效性。对驾驶室主要吸能部件和载荷传递路径进行分析,通过建立参数分析模型,快速识别出对被动安全性能提升影响最大的部件;针对钣金件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基于结构力流分析的改进思路,即通过设计合理的力流引导结构使力流传递顺畅;通过仿真分析发现改进结构有效提升了乘员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6.
唐中华  张志飞  陈钊  蒲弘杰  李云  徐中明 《汽车工程》2020,42(4):531-536,566
传递路径分析法是诊断汽车振动噪声问题准确有效的方法。试验传递路径分析耗时耗力且需要实制样车,为在整车开发初期诊断汽车振动噪声问题,对整车虚拟传递路径分析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包含底盘的整车声固耦合有限元模型,采用频率响应法预测车内声学振动响应,发现驾驶员右耳声压在38 Hz处以及驾驶员座椅导轨振动在59 Hz处存在较大峰值。在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整车虚拟传递路径分析模型,该模型合成的声学振动结果与频率响应法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利用虚拟传递路径法对两处峰值作诊断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贡献量大的路径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38 Hz处驾驶员右耳声压降低2 dB,59 Hz处座椅振动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正>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车辆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有效提升汽车的N VH(噪声Noise、振动Vibration和声振粗糙度Harshness)性能,是目前汽车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传递路径分析方法是汽车N VH性能研究最主要的方法之一,是一种基于试验的方法,主要用来评价系统中的声-振传递路径,包括源的载荷识别和路径的贡献量计算。  相似文献   

18.
汽车怠速工况下,乘员舱内一般可以感知燃油泵工作产生的"嗡嗡音"。文章针对这项问题,从噪音源和传递路径分析燃油泵工作噪音的产生、传递、感知的整体过程,同时在源和路径上寻找降低噪音的措施。在满足整车供油需求的前提下,降低怠速时乘员舱燃油泵工作噪音,提升汽车舒适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多参考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和整车路面载荷提取试验及分析流程。以某乘用车为分析对象,采用多参考传递路径(TPA)和主分量分析方法建立了路面噪声的结构传递路径分析模型,运用逆矩阵法获取了整车路面载荷激励力,同时拟合出了车内目标点的噪声结果,并将拟合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对,两者有着良好的一致性,从而验证了载荷提取结果的真实有效性,可以作为后续NVH仿真分析的边界输入条件。  相似文献   

20.
汽车碰撞的变形能网格图及其在交通事故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使用一次正碰的试验数据作出正碰变形能网格图并验证其精度。结果表明,无论是使用碰撞力对变形量进行积分还是用加速度对变形量进行积分来建立汽车的变形能网格图的方法都是可行的。当汽车的变形量较小时,以汽车实际变形量的开始点作为变形量计算的起点时所计算出的速度精度最高;当汽车的变形量较大时,以汽车保险杠的中点作为变形量计算的起点时所计算出的速度精度最高。使用变形能网格图对实际交通事故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