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承钦 《汽车实用技术》2020,(6):205-206,233
文章结合我院课程改革实际,就"汽车制造工艺技术"课程过去存在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利用网络学习与教学平台,建立"课内与课外、线下与线上、现实与虚拟"的混合式教学新模式。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采用"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的课堂活跃程度,学习主动性、成绩提高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曾晶 《中国电动车》2023,(10):134-136
文章以超星学习通为基础,探究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营销短视频剪辑课程中的应用。通过该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发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通过合理设计和实施,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推动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蔡邦德 《时代汽车》2024,(6):114-116
文章针对中职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现状,探对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该专业中的应用。通过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分和实研究,得出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明新自源汽车维修专业中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政进借施,结果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有明显提高,同时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有明显帮助,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刘敏  党红云 《时代汽车》2022,(14):52-54
混合式教学能够充分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有效利用教学和学习规律,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深度。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更新,对学生学习深度、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教学规律、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从而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本文以《认识新能源汽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为例,分析了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对该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进行了整体设计,能够有效促进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学习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汽车构造课程为例,通过对该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不足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智慧树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并对具体的教学过程的实施进行了阐述。打破了跨册教学的屏障,通过各个组成系统的串联,优化了课程结构。依据在智慧树上学习状况,设计多种线下课堂活动,线上线下相互促进,组成教学闭环。通过三个班级在零件识别率和考试成绩这两个维度进行教学效果分析,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效果明显,学生学习时间自由的同时也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学数据在教育教学中的逐渐应用,通过分析学生学习特点、在线学习资源、学生作业和考试、学生学习效能以及学习评价,指导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综合教学数据以及四个课堂,基于数据融合进行在线学习、课堂学习以及教学反思,促进教学改革,形成适合应用型本科学生学习的“四位一体多元育人”汽车底盘构造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教学数据反推教学设计,通过学生的培养检验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性,该模式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对应用型本科工科教学有一定的参考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信息化教学成为常态。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等发生颠覆性转变,由此对经济法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高职院校需积极作出改变,改革传统灌输式教学办法,有效运用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实现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之间的有机融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学习需求,激发其课堂学习兴趣。基于此,文章基于教育信息化2.0背景,以高职院校财会、营销等专业经济法基础课程为切入点,探析了经济法基础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提出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以本科职业院校为例,结合课程的特点与学生对现有知识的掌握程度,构建了混合式教学基本路线,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调整。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促使了学生主动学习,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可为推进职业本科院校提质培优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新趋势,本文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入手,对基于混合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网络资源优势,通过对教学模式构想、教学流程及线上线下课程特色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旨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贯彻落实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时代,全国正不断推行教育改革,在此背景下,针对当前汽车构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引入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实行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期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文章从分析学生通过汽车构造课程学习后应当具备的能力入手,本着正向实施、逆向设计的原则,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形式、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设计新颖的教学活动,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构建理论和实践两大模块,开展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改革模式的探索。通过探索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对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标人才培养要求,依托互联网时代智能教学平台,探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的内涵,总结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原则.提出了传统教学模式、超星课堂+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云平台线上课堂翻转+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变为设计的主角,让学生应用学习平台和小组互动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  相似文献   

12.
在金融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堂上,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是课程的设计师和学业的领导者。金融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基于此,文章以金融学课程为例,从目标设计、课程设计、教学设计、考核方式设计、学法指导五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混合式教学设计在金融学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汽车运行保障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对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文章针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托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设计与实践。结果表明,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行交流能力及工程问题分析能力,对同类型实践性较强课程的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1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以智慧教学系统为依托,融入微课教学、翻转课堂、线上教学、线下教学、平台合作与交流等多种形式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可实现传统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优势的有机融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师起到引导、支持、监督、控制的作用,学生充分利用教师创建的学习情境,自主地开展学习。该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相似文献   

15.
钟双红  王武 《时代汽车》2022,(9):123-124
混合式教学融合了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是目前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本文基于《物流机械基础》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阐述了《物流机械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旨在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混合式教学是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混合式教学的优势以达到提升课程质量的目的。文章以《汽车测试技术》课程为例,对课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进行了探索,分析了实施效果,进而总结了教学反思,旨在指导课程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同时为同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线下传统课堂教学和线上平台教学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传统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思路。本文以《公差配合与测量》课程为例,阐述了该课程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进行设计,探讨该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及其教学效果。实践证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起到的积极作用和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计算机绘图课程为例,探索了借助校内资源、通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和学习通平台,完全依靠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课程资源,搭建线上平台实现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路径,本方法资源建设成本低,维护方便,课程改进及时,学生可随时随地学习,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可满足专业认证对课程持续改进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通过对所授课程两届学生的现状分析,提出具体研究和改革内容、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采取雨课堂实施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了高效互动的课堂效果。全过程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丰富和发展了课堂的理论和实践,推动了电力电子技术的课堂变革创新;解决了"三率"问题;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素养。  相似文献   

20.
正线上线下教学是指教师利用超星教学平台、QQ或微信等教学或聊天软件向学生发布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学习课程相关理论知识,在线上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线下统一解答学生共有的疑问、指导学生专业技能操作实训等线上难以实现的教学任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从也师生关系的主导者转变为设计者、指导者,使传统教学难以实现的差异化教学在这里轻而易举地实现,由于课程资源丰富多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