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对新能源轻型商用车转向系统发展进行简单概述,对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进行了简单分析。看好线控转向系统在轻型商用车上的应用前景。重点对轻型商用车应用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X-EPS)进行了分析。电动助力转向系统(X-EPS)有利于节约成本、降低重量、降低耗能。  相似文献   

2.
美国TRW汽车集团近日宣布成功签署大型业务合同,将为多家整车厂家的一系列轻型商用车(LCV)提供电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PHS),预计2013年投产。TRW的电液助力转向系统具有可与纯电动助力转向(EPS)相媲美的节油和减排性能,并可以应用于更高负载的车辆。最新一代的TRW电液转向系统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优越性及其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要说明,对比乘用车对商用车的结构和工况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从关键零部件选型、助力特性设计等方面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商用车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作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文章末尾对线控转向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载荷变化较大的工况下商用车的转向性能,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商用车全车质量助力特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 EPS),对其助力特性和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并通过Truck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对比了全车质量助力特性EPS系统、单一车质量助力特性EPS系统和无EPS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全车质量助力特性EPS系统可使商用车具有良好的转向轻便性,改善了操纵稳定性,并且减小了车质量变化对转向性能的影响,从而使驾驶员获得更清晰的路感。  相似文献   

5.
为某商用车转向系统设计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总体布置和曲线型助力特性,并基于模糊PID控制方法设计了助力控制策略.以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TruckSim和Matlab/Simulink为平台,在整车动力学模型和EPS控制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装备EPS商用车的联合仿真模型,以研究助力控制策略对EPS性能和整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PID控制方法相比,采用模糊PID控制器的助力控制策略更能充分实现EPS的功能和改善商用车的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质量,减轻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开发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总成性能试验台。所开发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综合性能试验台,能对C-EPS各种类型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性能进行全面测试。与现有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综合性能试验台相比,能提供实时的车辆动力学仿真环境,可完成对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总成性能的多项试验。  相似文献   

7.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的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作为一种新型的动力转向方式,在行车安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具有传统液压助力转向无可比拟的优势,它取代液压助力转向已是大势所趋。文中就国内外电动助力转向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并就各自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8.
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研究在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开发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了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设计及不同的系统控制设计方案,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较优的燃料电池汽车转向系统设计方案。研究结果对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开发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汽车转向系统,具有以往任何助力转向系统所不具备的助力效果和车速感应能力,其核心部件电控单元能根据车速和方向盘操控力矩的不同决定是否助力以及助力的大小.电动助力转向技术已目趋成熟,它有取代液压动力转向的趋势,是一项紧扣当今汽车发展主题,符合未来汽车发展趋势的高新技术.本文在介绍国内外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的发展现状,详细分析了电动助力转向的工作原理,从分析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关键技术入手,围绕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分析和控制策略两大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分析,为汽车电动助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基于ARM控制的电动液压转向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动液压转向(EPHS)系统能克服传统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助力大小不可调节的缺陷,且其助力较大,因此适用于大中型汽车的转向系统。通过研究EPHS系统的助力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ARM微处理器的控制系统。转向盘转矩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信号由ARM微处理器进行运算处理,输出PWM占空比来控制直流电机,以控制助力大小。试验表明,该系统能满足车辆在不同车速下获得不同助力特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汽车转向系统发展至今,已经历了机械转向、液压助力转向、电控液压转向、电动助力转向、主动转向、后轮随动转向、线控转向和操纵手柄式转向等形式。本文对各种助力转向系统技术及控制策略进行研究,为转向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黄安华 《驾驶园》2010,(1):74-76
三、电液助力转向系统 与前两种转向系统不同.电液助力转向系统的转向助力特性在工作时可以改变.它主要有两种类型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和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目前汽车上应用最多的是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组合阀式旁通流量控制的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CHPS),该ECHPS具有随车速变化的可变助力特性。设计了ECHPS控制器,运用Multisim软件对控制器硬件电路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通过台架试验对控制器及ECHPS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控制器性能稳定可靠,ECHPS助力特性随车速变化明显,既保证了重型商用车的低速转向轻便性,又改善了中高速行驶时的转向盘路感,提高了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万科 《客车技术与研究》2010,32(5):47-49,58
对汽车用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原理、优点、缺点及相关标准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汽车转向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经历了纯机械式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3个基本阶段,线控转向系统为其发展趋势。文中综述了国内外转向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发展趋势。着重介绍了现在广泛应用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优点,并阐述了转向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汽车动力转向系统根据外界施加在转向机构上的辅助动力来源,被分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机械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HPS)和电控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HPS)3大类。助力转向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汽车转向机构中,它的应用让汽车转向操控变得非常轻盈。尽管助力转向系统已被很多驾驶者视作不可或缺的车辆装备,但对这一系统仍缺乏足够的了解,忽略了对它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相似文献   

17.
编者的话     
朱敏慧 《汽车与配件》2009,(27):I0001-I0001
从手动机械式转向、液压助力转向、电液助力转向,到电动助力转向,转向系统的电子化进程在为驾驶者提供更多的舒适性、便利性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功能选择在此基础上,主动转向以及四轮转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随着车辆载重的增加以及人们对车辆操纵性能的提高,简单的机械式转向系统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于是人们发明了一种能够减轻驾驶员操作负荷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并于 20世纪 30年代应用在重型车辆上。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借助于汽车发动机的动力驱动油泵、空气压缩机和发电机等,以液力、气力或电力增大驾驶员操纵前轮转向的力量,使驾驶员可以轻便灵活地操纵汽车转向,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行驶安全性。2 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由于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液压泵一直随发动机同时运转,增大了燃油消耗,为了克服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在燃油…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原理和现状进行了总结,对其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包括冗余设计、48V电源、多助力模式、线控转向和功能拓展。随着车辆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线控转向也会得到普及。  相似文献   

20.
根据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及路面阻力的特点,分析了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液压加载装置的主要功能需求,设计了此液压控制系统。介绍液压加载装置的结构和工作方式,着重研究了液压加载装置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及其功能的实现,并进行了功能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