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7 毫秒
1.
尺寸工程贯穿于整个产品开发全过程,在缩短开发周期,减少工程更改所产生的不增值成本支出,提高车辆品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众所周知,整车内饰匹配效果对顾客体验影响度很高。优秀的内饰匹配设计结构能有效降低尺寸制造难度、减少工厂对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投入;容错性不佳的内饰匹配结构则对制造系统是个很大的挑战,有时工厂即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也不能使尺寸配合完全达到设计要求,从而造成品质车问题,影响顾客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借助三维偏差分析软件3DCS对某车型前大灯区域的匹配质量进行分析及优化,以相关零部件的定位结构、配接关系、装配顺序、设计公差为模型输入,以设计前期的DTS(Dimension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尺寸技术规范)为分析目标,将相关零部件按照理论装配过程进行虚拟组装,建立三维偏差分析模型,对前大灯与周边件的匹配间隙和面差进行虚拟偏差分析,优化相关件的设计结构,提高分析目标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小型车外观零件之间的尺寸匹配(间隙、平整度)策略。通过对客户的市场调研,并结合专业的技术测量手段获取数据。然后,使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数据。最终,结合工程设计要求,总结出一整套完全基于市场需求,并且切实可行的尺寸匹配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小型车外观零件之间的尺寸匹配(间隙、平整度)策略。通过对客户的市场调研,并结合专业的技术测量手段获取数据。然后,使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数据。最终,结合工程设计要求,总结出一整套完全基于市场需求,并且切实可行的尺寸匹配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5.
随着客户对车辆视觉感知质量要求的提升,汽车前大灯周圈尺寸匹配感知质量越来越受客户关注。文章主要从客户感知角度出发,结合整车匹配常见问题,对前大灯周圈DTS、造型分缝、定位方案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及优化,以此来改善和解决制造过程中各种尺寸匹配问题,提升整车尺寸感知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翼子板在车身上与前盖、侧围、前门、前保险杠、前照灯等车身零部件匹配,而且尺寸匹配要求很高,因此翼子板单件尺寸质量直接影响车身前部区域的匹配质量。本文通过对翼子板车身装配过程进行分析,并对比分析装配定位方案与RPS点之间的关系,为保证单件尺寸和车身装配的一致性,针对翼子板RPS方案制定和车身安装夹具设计提出了基本原则和方法。同时,基于翼子板单件尺寸与车身装配关系分析,详细分析了翼子板回弹补偿夹持方案和各区域补偿方案和目标,从而逐步实现模具设计从以往单件尺寸合格为目标转变为向面车身制造为目标。  相似文献   

7.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顾客不仅对汽车性能有所要求,对汽车的感官质量,尤其是门盖尺寸匹配方面的要求也正在逐步提高。汽车四门两盖匹配状态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客户对车辆的第一感知和对车辆的认可度、满意度。文章运用PFMEA过程分析方法,对某车型尾门与侧围面差匹配差这种潜在的失效模式进行了分析,通过引用新技术、新工艺,增加限位,缩小尺寸链等方法,提高探测率,降低了尾门与侧围面差大的失效频次,使得尾门与侧围面差匹配问题得到有效控制,产品质量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在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顾客选择的目光更多的是从汽车感知质量中而来,所以提高汽车感知质量对各个生产厂商尤其重要。一般提高汽车感知质量的手段是采用综合匹配的方法 Match Build简称MB,包含内外饰综合匹配和车身综合匹配。  相似文献   

9.
在汽车实物匹配过程中,为了提高外观品质,在零件尺寸匹配方面往往花费较长时间。文章以某车型尾饰灯与背门的匹配为例,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通过3DCS软件对零件模型进行模拟抽样尺寸仿真分析,模拟实物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依据仿真分析结果,优化零部件设计结构、GDT,减少了实车匹配阶段的重复工作,从而缩短匹配周期。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升白车车门盖尺寸的精准性和装配质量,满足客户的舒适度,文章首先从白车身门盖配合尺寸检测的定义进行介绍,然后阐述了白车身内外部的配合以及测量数据分析方式以及尺寸配合监测管理基本流程。得出通过以上检测管理与检测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白车车门盖尺寸的精准性,增强装配质量。以其能为汽车装配及其从业人员提升装配质量,满足用户需求,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针对汽车尺寸测量的应用背景,根据双目视觉原理开发了一套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汽车整车尺寸测量系统。论述了该双目视觉测量原理及传感器模型,利用图像差值法实现车身目标检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Sobel算法、阈值化等技术实现特征点提取。结合特征匹配与区域匹配技术实现立体匹配,并完成自动测量。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汽车整车尺寸的自动、快速、准确测量。  相似文献   

12.
汽车风挡玻璃作为重要的外饰功能零件,其周边的尺寸匹配是评价整车外观质量的重要指标。风挡玻璃在安装过程中受拍击易产生变形,进而影响玻璃与周边零件外观尺寸配合质量。文章介绍了用CAE软件仿真后举门玻璃安装变形情况;通过研究安装过程中的拍击力(动载)转化为CAE模型特定位置等效持续力(静载)的方法,建立了风挡玻璃受力CAE模型,从而实现了在设计阶段辨识问题,提前规避,减小变形带来尺寸匹配问题风险。  相似文献   

13.
正四门两盖是整车的重要表面件,其不同于车身其它部件的便是压合工艺。本文以一汽大众压合技术现状为背景,从压合技术的基础知识出发,阐述压合原理、常用的机械压合步骤工艺参数、压合件的常用质量评价方式,以及压合件常见的抱怨及原因分析等。白车身四门两盖表面件作为最直接的可视区域,其表面质量(波浪、坑包、划伤、脏点)、间隙平度匹配(和相邻大灯、护板、翼子板等的匹配)等抱怨,在市场非常影响客户使用体验,在公司内部也是批量车型尺寸、表面AUDIT等各种质量目标达成占比最大的部分,而影响这些因素最大的工艺是压合技术。一汽大众承接大众的工艺研发,在压合技术方面相对来说处于行业上游水平,并配套成熟的设备厂  相似文献   

14.
结合当今先进的CAE技术整合车身数字模型、测点及工装信息,运用相关性分析对车身进行区域划分,同时辅助以PLP为核心的工装数据记录以精确诊断车身尺寸问题,快速、全面、精确地分析白车身尺寸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系统掌握白车身尺寸质量状态。最终为白车身复杂匹配区域的尺寸调整提供依据,有效提高白车身尺寸合格率的提升速率。  相似文献   

15.
目标运动状态识别与关联匹配是智能车辆环境感知中目标跟踪的关键因素,本文中以单线激光雷达为主要传感器开展了车辆前方目标跟踪算法的研究。在最近邻法基础上构造了包含距离、尺寸和反射强度的"关联函数"进行量测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关联匹配,并基于改进的当前统计模型设计了自适应卡尔曼滤波估计算法来识别目标的运动状态。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目标关联匹配与运动状态识别算法能有效地抑制测量过程中引入的量测噪声,并实时、可靠地估计前方障碍物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实现对目标的跟踪。  相似文献   

16.
汽车内饰件普遍有着面积大、易变形的特点,其零件一般刚度较小,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变形,以对乘客形成一定的安全保护。由于内饰件受力易变形的特点,零件的受力状态会对匹配区域产生影响,因此成为整车内饰匹配质量提升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文章研究了某车型座椅挤压对内饰零件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结构优化措施,研究了可以消除挤压对内饰零件匹配不利影响的方法,对内饰匹配质量提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以汽车批量生产中高频缺陷界面——IP(Instrument Panel,汽车仪表板)与前门内饰板的DTS(Dimension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尺寸技术规范)设计与验证为例,介绍目前车型开发中DTS的设计方法。过程中利用尺寸工程相关知识和现场经验,制定整车IP与前门内饰板匹配界面相关的各零部件装配、定位、公差等内容的控制策略,并将其作为输入,利用三维公差分析软件进行建模分析,结论与现场调研分析经验对比相一致,验证DTS目标的工程可行性与零部件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也明确车型后续实际生产中控制的重点难点,为其他界面的DTS设计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汽车中轿车业的发展是日新月异,轿车制造业也以向个性化发展为己目标,而车轮饰盖位居汽车外形的醒目位置,是重要的外装饰件。高品质的饰盖能烘托整车的造型美,更能让用户加深对轿车品牌概念的理解。 车轮饰盖表面油漆,关系到产品的外观、色彩、光泽度及牢度。正厂产品均采用进口油漆及先进的工艺处理,  相似文献   

19.
在以往的白车身生产尺寸监控中,监控残差高。为此,研究白车身生产尺寸监控中在线测量技术的应用。调整监控点测量位置分布,将在线测量技术主要运用在车门匹配、行李箱盖匹配以及发动机罩盖匹配等方面,并在每一个区域设置10个监控点;在此基础上,沿用传统的尺寸偏差值6σ,计算白车身生产尺寸监控频次;在监控点得到的白车身生产尺寸数据中剔除采样误差,进而输出精准的白车身生产尺寸监控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监控方法得到的残差最高0.210;对照组残差最高为0.748,设计监控方法下的残差明显低于对照组,可以实现对白车身生产尺寸的精准监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前、后大梁搭接区域匹配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搭接区域前、后大梁单件的产品结构以及大梁冲压件尺寸公差控制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总结出前、后大梁搭接区域产品结构的所有可能失效模式,再针对各种可能失效模式给出相应的单件大梁产品结构解决方案,并从前、后大梁冲压件的尺寸公差控制方面给出相应的偏公差支持。最后,综合分析大梁搭接区域结构特点,对搭接区域给出产品分段结构要求以及尺寸公差控制方面的完整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