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雨水径流污染是制约我国城市水环境质量提升的重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难题,在径流污染源解析计量、排水管道精确检测和原位修复、污染系统阻控技术体系等领域开展研究,形成了系列技术和装备,突破高密度建成区排水系统提质增效技术壁垒。研发成果在福州、厦门、上海等多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为我国城市水环境改善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与公众对乡村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如何对乡村河道进行有效修复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现以闵行区浦锦街道为例,在对其水生态现状调研基础上,解析河道污染特征与污染物来源.并基于绿色生态修复的原则提出了在空间上通过生态缓冲区、河道及植物种植的方式构建河道生态系统的修复思路.进一步根据水体污染特性,制定了底质改良、紫外催化、沉水曝气、底部生物载体、生态浮岛、漂浮草垫、点源净化的内源污染防治技术措施.对比治理前后河道踏勘与水质检测结果显示:治理后河道水生态恢复较好、溶解氧浓度大幅提升、总磷得到了有效控制.后期可根据水体溶解氧浓度对曝气调控以促进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南京市某老城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项目为例,根据管道检测评估结果,分析了管道健康状况,结合管道缺陷情况、作业环境、非开挖修复工艺的特点、适用条件和经济效益,设计了修复方案。介绍了紫外光原位固化、点状原位固化、不锈钢快速锁及检查井离心喷涂四种非开挖修复技术在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项目中的应用,对非开挖修复效果进行了评估,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上海某项目建筑规划及污染土分布特征,通过支护结构合理选型,使污染土治理措施与深基坑支护结构有效结合,快速、高效完成了污染土治理与修复,安全地进行了地下室基坑工程的施工。通过基坑监测数据分析,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保护对象变形均在控制范围内,验证了污染土治理措施结合基坑支护结构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主流的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原理、特点、适用条件和发展趋势,包括翻转原位固化、紫外光原位固化、原位热塑成型、管片内衬修复等整体修复技术,和局部树脂原位固化、不锈钢双胀环等局部修复技术.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介绍了非开挖修复工艺在城市排水管道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和实施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河流污染治理技术在滇池河道水环境整治中的集成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湖河道治理是滇池污染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开展截污、清淤、生态河堤治理、入湖口湿地等工程建设,达到改善滇池水环境的目的。该文以西坝河截污及水环境治理工程为例,调查分析河道污染状况及成因,研究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生物-生态技术等污染治理技术的适用性,并加以集成应用,最终实现减少流入滇池的城市污染负荷、改善河道水质及周边环境、提升河道行洪能力的综合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技术大全"产品。是由《中国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技术》一书和治理汽车尾气污染试用产品组合而成,所以在系统了解和掌握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技术、理论同时,还能充分了解和掌握汽车污染治理产品的性能和效果。世界发达国家通过以下技术路线解决了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1.通过不断提升新车排放标准实现机动车尾气污染降低。  相似文献   

8.
<正>上海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称"中心")近日正式成立。该中心是上海市科委批准建设的、上海市唯一的从事土壤修复工程技术研究创新平台,建设期为2年,旨在整合污染场地修复领域的相关资源,解决该领域存在和将要面临的重大环境科技问题。该中心依托单位为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9.
白藤山生态修复湿地公园结合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对场地主要元素水体进行有效疏导,采用系统治理思路,遵守自然做功、自然排水的原则,结合场地的自然地形,布置海绵及景观设施,同时满足雨水径流有序净化、蓄存、排放。项目采取三大策略:循环+重构+弹性边界;改造内容涉及三大方面:生态修复+场地利用+雨水管理。在生态学和海绵城市概念的指导下,对场地进行生态恢复和保护,通过多个节点的串联,将绿化展示、生态讲解、活动体验融为一体。白藤山生态修复湿地公园以期通过相关技术应用及实践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修复、海绵城市建设常态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6月2日,重庆市首个应用多种修复技术综合治理土壤污染的代表性项目"嘉溢华原址场地土壤治理工程"正式启动,项目承担单位招商交科院下属招商生态的主要领导及业主代表、监理单位代表、验收单位代表等出席了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1.
张卿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3):107-109,M0013
从控源截污、清淤修复、原位修复和活水循环四个方面对深圳X涌黑臭水体治理进行了全方位考虑,虽取得一定效果,但还没彻底解决黑臭。但通过工程总结,希望给后续相关工程一些启示。河道的截污是消除黑臭的根本,但截污要从污水来源、传输、处理终端每个环节进行分析;同时需要采用河道清淤、补水、原位修复等手段综合治理,方能初步改善河道水质。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召开的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公布,今年河北省将综合施策,坚决打好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建立白洋淀水环境质量目标考核评价机制和扣缴生态补偿金制度。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提出,今年,将统筹白洋淀全流域、上下游、左右岸、淀内外,构建系统治理、协同治理大格局。全力推进雄安新区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督促指导雄安新区全面实施城镇污染治理、农村污染一体化治理、水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旅游餐饮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业污染综合治理、淀区  相似文献   

13.
地质雷达在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雷达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物理探测技术,他是一种具有高精度、连续无损、经济快速、受场地约束少的高新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4.
水生态系统修复是实现我国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重要手段。重点介绍了微生物活化(IMA)技术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并结合君竹河综合治理项目分析技术应用成效。工程实践表明,水生态系统修复是消除水体黑臭,提升水环境质量的必要手段;IMA通过促进本土有益微生物成为优势群落,有效提升污染受损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能力,逐步提升水环境质量并稳定维持。  相似文献   

15.
软弱富水地层条件下泥水盾构泥浆门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锋  李海宝 《隧道建设》2009,29(5):587-592
针对武汉长江隧道工程11.38m左线泥水盾构始发试掘进27.2m后出现泥浆门不能关闭的问题,研究制定了泥浆门修复方案:先通过人员带压进仓进行检查,观察判断泥浆门损坏情况,并根据检查分析结果对泥浆门进行临时修复,同时选择合适的场地位置进行加固,盾构继续掘进至加固场地范围停机,常压状态下进行永久修复。修复后盾构机安全通过了加固区域,为后续盾构机快速安全完成江底段掘进提供了保证。该修复技术可以为今后泥水盾构泥浆门的维修及盾构泥水仓内设备维修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6.
“城市双修”是指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其中生态修复是建设健康、美丽城市的基础,旨在保护自然资源、修复生态环境、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基于此,运用“城市双修”的理念,对安徽省亳州陵西湖公园进行以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为内容的“双修”治理,包括截污清淤、污泥治理、净化水质、水质维持、低影响开发等治理措施。以此来提升城市形象,优化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7.
薄膜界面探测器在污染场地调查中的应用实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膜界面探测器(Membrane Interface Probe,MIP)现场探测是一种应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现场调查的技术。以上海某机械厂污染场地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范围调查为例,使用MIP探测技术对场地内总石油烃污染的空间分布进行了详细调查,建立现场MIP调查污染分布趋势,同时对MIP调查结果与实际土壤和地下水采样检测实验室分析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通过MIP和实验室实测值所分别推导出的污染范围相近,相对较高的响应值与实验室测试结果相关系数平方值(0.8762)也表明了MIP现场探测技术能有效、如实地反映场地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质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8.
结合镇宁至胜境关高速公路小寨特大桥工程实际,采用工程地质钻探、槽探、洞探、现场原位试验并结合地表工程地质调绘等方法对桥位区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勘察,并对桥位的合理性、场地稳定性和不良地质体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先边坡治理后基础开挖"的施工方案,保证了大桥施工安全和工期.  相似文献   

19.
一、概述 30年来,美国政府不断提高严重污染地区的新车和在用车尾气排放标准,在治理机动车污染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提高汽车的尾气排放标准也促成了一些新的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和检测与保养(I/M)计划,其中包括:根据车龄制定排放标准或限值;测定催化转换器的有效性;减低造成臭氧的氮氧化物(NO_x);提高检测技术与美国联邦检测规程(FTP)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桩基荷载试验受吨位和场地条件的限制,许多大吨位桩和特殊场地桩的承载力检测难以实施.自平衡测试技术,是一种利用桩本身的受力特性直接进行桩基承载力检测的新技术.通过对该技术实际应用的阐述,解析该技术检测工期短、工程材料省和占用场地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