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详细介绍盲区监测变道辅助系统静态与动态的标定方法及相关要求,并根据雷达生产厂家以及现场场地的限制因素来选取最优的标定方式,以提高汽车驾驶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4.
5.
6.
随着智能驾驶汽车的高速发展,L2级别的高级辅助驾驶系统装车率也越来越高,L3级自动驾驶已逐步实现,而安全自动驾驶还尚未完全落地,当前正处于人机共驾阶段,尽管ADAS系统可以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但疲劳驾驶、分心驾驶和危险驾驶等交通安全“隐形杀手”仍长期存在,给驾驶员和乘客带来生命安全,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能有效避免疲劳或者分心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已经成为避免事故和改善道路驾驶安全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介绍了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工作原理,分析了目前国内外驾驶员监测系统的测试评价方法,并总结了该系统的未来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7.
重卡车由于车身高、体积大、轴距长,在转弯、倒车时驾驶员视线会产生盲区,车外盲区监测系统有效消除了驾驶员的视觉盲区,特别是消除了右前侧、右后侧、后方等重点部位盲区,而且雷达探头可实现对接近车辆两侧危险区域内障碍物的自动报警,大大提供了重卡车的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正>故障现象一辆2013年生产的福特蒙迪欧轿车,搭载2.0 L涡轮增压发动机和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行驶里程仅为798 km,因行驶中仪表显示"盲区信息错误请检修"(图1)而进厂维修。故障诊断接车后陪同客户路试,发现当该车左侧盲区有车辆时,左侧外后视镜盲区指示灯闪烁,但当该车右侧盲区有车辆时,右侧外后视镜盲区指示灯不闪烁,同时仪表提醒"盲区信息错误请检修",且仪表上的盲区指示灯处于OFF状态,此时只有将发动机熄火才能使用仪表上的设置功能开启和关闭盲区信息系统,并且左侧、右侧外后视镜盲区指示灯能同时闪亮。路试完毕后对车辆外观进行了初步 相似文献
9.
评价是美国智能车一路系统(IVHS)研究、开发、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它在五效益法对IVHS发展进行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文中提出了评价体系的三个重要内容:(1)IVHS的结构:(2)IVHS的运营环境;(3)对交通系统的影响,讨论了从每个方面进行评价的效率,效果准则和实施评价的准则,期望这些内容和提出准则,有助于形成便于一致比较的共同基础。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汽车全景影像监测系统作为汽车先进驾驶辅助系统领域内涉及的关键功能,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图像拼接算法不断迭代、优化。本文简要分析了该系统在图像拼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拼接缺陷,并对比分析了两种汽车全景影像监测系统图像拼接效果的评价方法,为我国相关企业及机构对该系统的研发及评价方法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大型车辆由于轴距长,后视镜可视区域有限,难以探照到整个行驶区域,很容易在转弯中造成交通事故。针对转弯的后视镜盲区提出3种方案,并对比在车辆侧方装配超声波雷达、摄像头或雷达的方案优劣。 相似文献
15.
为了缩短车辆盲区检测系统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文章采用NI的硬件架构,以IPG为软件平台构建了盲区检测硬件在环自动化测试系统,全面介绍该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盲区检测系统的硬件在环自动化测试方法,将车辆盲区检测控制器接入到所构建的自动化测试系统中,通过设计测试用例,编辑测试序列并执行,最终生成详细的测试报告完成对盲区检测系统的自动化测试。最后,通过采用本文提出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发现了某款车型盲区检测控制器的功能性问题,并且该自动化测试方法相较于传统人工测试方法在测试周期以及成本等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汽车A柱结构所产生的视野盲区问题,对驾驶人员造成较大的视野影响,特别是在高速行驶状态下,一旦驾驶人员对外界环境信息观察不细致,当A柱盲区出现障碍物或者行人的状态时,在大脑短时间反应到采取制动操作时,汽车可能行驶出数十米,造成安全事故,对驾驶人员、汽车、行人等,造成严重的损坏。为此,可针对汽车A柱盲区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电子透明理念,设定出技术与设备、系统相结合的盲区消除系统,为驾驶人员提供更为广阔的视野面,令驾驶人员可依据外界环境信息做出及时操控行为,降低安全事故的产生概率。基于此,文章以汽车A柱盲区消除设计的必要性为切入点,对A柱盲区消除系统设计及实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研究汽车智能座舱系统的寿命测试方法,快速发现座舱前期的各种异常问题,通过问题整改,可有效提升整车可靠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