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船检》2014,(1):74-77
2015年即将执行的控制船舶废气排放的三级标准规定,在有排放控制的ECA区域内航行的船舶,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的含量,须比现行的二级标准降低80%。并且还要求航运公司有义务执行将燃料中所含的硫磺成分控制在0.1%以下。作为应对规定实施的有效手段,现在业界倾向于采用LNG作为船用燃料,并将IHI-SPB舱作LNG燃料船的燃料舱。针对市场的需求,最近, IHIMU开发设计了采用IHI-SPB舱的LNG燃料供应系统。  相似文献   

2.
结合船舶行业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寻找替代能源来降低CO2排放,氨燃料将会是最有希望的替代燃料的形势,分析氨燃料特性,结合散货船设计经验,对氨燃料散货船进行方案设计,提出两种可选的氨燃料散货船燃料舱的布置方案,对氨燃料的储存供给提供初步方案,明确氨燃料泄漏、蒸发、排放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控制航运业CO_2排放对全球气候环境的影响,欧洲议会及欧盟理事会通过了对船舶CO_2排放进行监控、报告和验证(MRV)的第2015/757号法规(EU),并于2015年7月1日正式生效。IMO在2016年10月的MEPC第70届会议通过了MARPOL附则Ⅵ修正案,在第四章"船舶能效规则"中增加了船舶CO_2排放、监测和验证和发证要求。这两项规则皆要求对船舶CO_2的排放要求进行监测、报告和验证。本文对这两项规则的细节进行了细致的对比分析,并对《排放计划》的内容编制提出了一些有益建议,以供航运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LNG双燃料动力船舶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志贤  杨令康  吴海荣 《船海工程》2014,(2):154-156,161
分析比较双燃料动力船舶的优点,提出双燃料动力船舶的设计要点,其中对燃料舱的布置、供气系统、燃料加注等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环保新法规要求,很多船东首选LNG作为船用燃料。基于燃气轮机推进的大型集装箱船的布置特点及IGF规则的要求,对LNG燃料舱布置的位置和LNG燃料舱适用的形式进行了论证,获得了满足大型集装箱船性能需求和IGF规则要求的LNG燃料舱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王喆 《船舶工程》2018,40(S1):264-266
为了满足环保新法规要求,很多船东首选LNG作为船用燃料。本文基于燃气轮机推进的大型集装箱船的布置特点及IGF规则的要求,对LNG燃料舱布置的位置和LNG燃料舱适用的形式进行了论证,获得了满足大型集装箱船性能需求和IGF规则要求的LNG燃料舱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结合各省上报及实地调研统计数据,对全国中小型船舶吨位分布及油耗水平、中小型船舶能效状况对于我国整体船舶能效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通过实船样本数据计算分析不同吨级船舶CO_2排放水平、样本离散程度。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中小型船舶实际排放情况与CO_2排放限值要求差距较大,建议对相关计算方法进行调整,或针对中小型船舶进行限值折减。  相似文献   

8.
李欣  王怡  周熲  庄士超 《船舶工程》2021,43(7):83-86,165
为解决大型远洋双燃料散货船航行过程中,船上液化天然气(LNG)燃料舱中产生的多余BOG引起的安全性问题,重点分析比较几种BOG处理方式的技术特点、建造和运行成本及技术可行性.通过比选,为双燃料船舶的燃气供应系统的设计和船舶所有人对BOG管理方案的选择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船舶主机COx排放量需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的要求,文章基于甲醇燃料动力系统展开设计和布置分析。具体针对加注系统和惰化监测功能等关键问题方案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采用U型包围式顶平设计可节省主甲板空间和实现自流通断功能。分析表明,在燃料舱上设计PV阀并在其出口管路上设置干燥气吹扫(风速0.5~3.0 m/s)和可燃气体探测,可有效进行燃料舱压控制和惰化监测,并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国际海事组织(IMO)对船舶污染物排放要求的日益严格,LNG燃料已成为国际船舶未来主要替代燃料之一。国际海事组织MARPOL公约附则VI要求到2020年国际航行船舶燃料油含硫量需低于0.5%。在当前技术环境下,国际航行船舶可供选择的应对方案主要有三个:安装废气清洗装置或催化还原装置;使用含硫量(≤0.5%)的船舶燃料油;使用LNG等清洁燃料。相比于其他两  相似文献   

11.
关于EEDI衡准基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EEDI(能效设计指数)是衡量船舶在航行中CO_2排放量的考核指标,EEDI衡准基线则是船舶CO_2排放量合格与否的分界线。通过对EEDI的本质和影响因素的详细分析研究,提出了以装载量为自变量、以船速为参变量、按不同船舶类别表达和生成EEDI衡准基线的方法。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实用、有效,与目前不计船速影响的方法相比,准确性有了明显的改善,可以作为EEDI衡准基线正确表达和生成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段斌  宋炜  刘恒  江浩 《船舶工程》2020,42(S1):278-282
天然气由于其热值高、不含硫、燃烧清洁而成为绿色环保型船舶的首选燃料。随着LNG燃料的广泛应用,不仅仅是车客渡船、拖轮、平台供应船等近海或短途海运船舶采用LNG动力,而且豪华邮轮和大型集装箱船等远洋船舶也逐步迈入了LNG燃料行列。本文介绍了LNG燃料动力船及LNG加注船的发展现状,总结了LNG加注船具有机动性好、加注效率高、加注范围广等优点,并重点分析了未来LNG加注船的技术发展方向: LNG燃料舱容量的大型化发展,未来B型舱和薄膜型LNG燃料舱将成为优选方案;LNG加注船在加注平台设计、加注对接方式、LNG燃料舱操作服务方面的灵活性将得到极大提升;LNG加注船还将具备更高机动性和操纵性,能够实现无需拖轮协助的一人操作而自主安全靠泊。随着全球LNG作为船用燃料的推广,LNG加注船作为LNG产业链上的战略新兴产品,是保障我国能源战略安全、实施“绿水青山”生态发展必不可少的重大装备,其应用和发展空间将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3.
目前所有CO2排放征税的提案都不是直接征收CO2税.而是根据燃料中碳含量征收燃料税。尽管监管者称监测船舶CO2排放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但事实上.CO2排放监测是一种可靠、无任何干扰,比较公正的方式,可用于对每艘船舶征税。  相似文献   

14.
液化天然气(LNG)燃料具有清洁、经济的优点,大型挖泥船工作于港口、沿海区域,使用LNG燃料将大大降低其排放污染,对改善沿岸大气环境有重要意义。文中整理了LNG燃料船舶的相关规范,阐述国内外LNG燃料船舶发展现状,比较不同型式LNG气罐的特点,并基于某LNG双燃料大型耙吸挖泥船提出适用的气罐型式和布置。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船舶航速优化中的营运成本和CO_2及污染物排放2个互相矛盾的关键因素,提出一种基于理想点多目标优化的船舶最优航速求解方案。分别通过极小化营运成本和排放得到船舶的最小营运成本和最小排放解决方案,运用线性加权法求得营运成本和排放的Pareto最优解集。应用范数概念,通过Minkowski距离从Pareto前沿寻求权衡最优解,并根据权衡最优解对应的营运成本和排放求解对应的最佳航速。利用实船观测数据进行对比,表明该模型可进一步控制船舶营运成本和CO_2及污染物排放,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及合理性。该航速优化方法的最大优点是能对不同船舶或不同航线的航速实现自动计算,无需人为干涉或借鉴专家知识。  相似文献   

16.
船舶检验是验船机构对船舶进行的技术监督检验,其目的是促使船舶具备安全航行的技术条件。针对现场船舶高压CO_2灭火系统检验中遇到的高压CO_2系统安全阀装置设置、CO_2释放控制箱行程开关与风油切断的联锁、CO_2报警点以及瓶头阀释放阀等效装置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与规范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获取以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为燃料动力的船舶(拖船)大气污染物实船瞬时排放特征,通过在船舶烟囱尾排处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实时在线监测气态污染物(CO、NO_x、SO_2、TVOC)和颗粒物(PM),初步获得LNG动力船舶尾气污染物排放因数,并探索以LNG为燃料的动力船舶尾气排放规律。结果表明,LNG动力船舶废气的瞬时排放质量浓度均较低,其中:TVOC和PM的排放质量浓度最低,瞬时排放质量浓度分别为0.123~1.184 mg/m~3、0.102~0.226 mg/m~3;SO_2和NO_x的瞬时排放质量浓度分别为5.040~103.700 mg/m~3和23.500~68.900 mg/m~3;CO的排放质量浓度为69.880~1 513.000 mg/m~3。从船舶尾气污染物的排放因数来看,LNG燃料是减少船舶尾气排放的有效能源之一。  相似文献   

18.
船舶生活污水排放要求的法律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江 《世界海运》2014,(1):34-36
针对我国沿海航行船舶生活污水管理的现状,比较分析了我国对于沿海以及国际航行船舶生活污水排放的不同-法律规定,认为国内航行船舶排放生活污水应当遵从国内标准,以及船舶在港内排放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当属合法的结论。同时对如何完善我国对船舶生活污水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内河挖砂船采用天然气燃料受限于LNG燃料舱布置不便,燃料补给、供应周转效率不高等问题,提出内河挖砂船LNG采用分体式供气方式,分析该供气方式的危险识别和风险,特别是锚缆失效、船体失效等主要危险源的成因和影响,从船舶构造和设备配备等方面提出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航运业承担了全球80%以上的货物运输,是全球大气中NO_x、SO_x、CO_2等排放的重要来源。为降低船舶排放,国际海事组织(IMO)对各类废气排放均出台了相应的法规,并逐步实施。可替代燃料是航运界实现CO_2总排放量至2050年较2008年减少50%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降低NO_x、SO_x的排放的途径之一,其发展应用情况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