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器人喷涂系统首先应用于整车表面涂装。随着3D视觉影像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胶体控制工艺模型的逐步完善,机器人车身涂胶系统也获得了实际应用。结合上海通用汽车南厂油漆车间的应用实例,介绍了机器人车身涂胶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焊装车间与涂装车间之间、涂装车间与总装车间之间各设置有1个车身转接工位,车身的转接形式对焊装、涂装、总装车间的整体生产节拍和生产组织等有直接影响。目前,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车身转接设备主要有叉式移栽机和升降机两种,对应着辊床-辊床和吊具-辊床这两种转接方式。简要介绍了两种转接方式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在车身转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转接过程中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显示超声波传输距离和波幅衰减关系的距离-波幅曲线,基于超声波焊点检测设备的二次开发以及传感器技术,开发车身涂胶无损检测应用。通过试验建立各种汽车车身涂胶样本的DAC曲线数据库,集成到涂胶无损检测软件上,对曲线拟合状态进行判断,实现汽车车身涂胶的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液态可喷涂阻尼隔音材料(LASD)机器人枪嘴堵塞对总装车间零件安装造成的干涉问题,对LASD机器人堵枪现象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喷漆车间LASD机器人的堵枪次数和停线时间,得到造成堵枪的根本原因为机器人入口胶压过高及材料表面干燥时间短,通过降低机器人入口胶压及在材料包装中增加垫圈有效降低了LASD机器人堵枪次数,最大限度降低问题车身流入总装车间的风险,同时降低了设备和人员成本,有效减少了因涂胶状态异常带来的喷漆设备停机以及残胶擦拭引发的质量停线,间接减少了总装车间由于LASD干涉装配造成的生产线质量停线及车身离线修复时间。  相似文献   

5.
文章研究了协作机器人的引入背景及发展趋势,并介绍了一种在车身车间内使用协作机器人来减少操作工的解决方案,由机器人负责涂胶,人负责检查质量,从而产生高效的人机协作以及降低总成本。  相似文献   

6.
白车身气密性是汽车行业普遍关注的技术点,本文重点研究了某MPV车型的白车身气密性,通过优化搭接结构和涂胶工艺,并利用气密性设备样车进行试验、实现了白车身的气密性提升。  相似文献   

7.
白车身涂胶仿真技术的应用能让工程师及早发现产品涂胶问题、提前验证机器人涂胶工艺,对于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总结了白车身涂胶工艺现有的仿真技术,研究了仿真技术的实现原理和方法,结合实际场景说明了这些仿真技术在白车身产品可密封性评估和工艺可施工性评估方面的应用和指导,并展望了白车身涂胶仿真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车身生产制造过程中合理选用车身焊装常用胶,首先介绍车身焊装常用胶的种类和作用,然后研究焊装常用胶的涂胶工艺过程、车身涂胶位置及涂胶工艺要求,为实际生产过程中涂胶工艺的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化的汽车涂装车间里,多种形式的机械化输送设备贯穿于涂装生产的全过程,在完成驾驶室白车身的转挂和储存任务的同时.还必须满足涂装工艺各工序(如前处理、电泳、烘干、涂胶、自动喷涂、中涂和面漆、返修、喷蜡等)的要求(例如按程序动作、升降、变节距、变速等)。涂装线机械化输送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将直接影响涂装质量和涂装设备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车身前处理及电泳常用的机械化输送设备有普通悬挂式输送链、积放式悬挂运输机系统、双轨摆杆式输送链系统、多功能穿梭机和RoDip-3前处理及电泳车身输送装备。车身涂胶(PVC)、中涂和面漆及烘干均采用地面链,常用地面反积放式输送链系统、普通地面推式输送机、滑撬输送系统及摩擦悬挂输送系统。2000年以后国内新建的轿车涂装线的机械化运输装备基本实现了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相似文献   

11.
<正>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总装车间风窗玻璃涂胶设备的各种布局设计方案,对设备包含的关键部件进行了简单的描述。通过对设备工艺要求的分析,确定设备布局的形式,更好地适应工艺生产要求,对设备的前期设计选型有参考意义。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先进的自动化设备越来越多的被引进到整车装配工艺中。为了在保证工作效果的同时减轻操作者的工作负担,总装车间风窗玻璃的涂胶工作逐渐由机器人自动涂胶代替人工手动涂胶。这既节省了人工,又有效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甚至国外多数整车厂,不仅玻璃涂胶采用机器人,而且连之前的玻璃底涂和之后的玻璃安装,已多由机器人代替了人工操作。在自动化程度上,  相似文献   

12.
介绍汽车白车身制造中的切割工艺应用,从产品设计及车身制造工艺两个方面分析车身车间采用切割工艺的原因驱动,探讨了白车身制造中实施车身切割工艺的设备类型及应用方案,为白车身切割工艺方案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白车身制造过程高自动化率的特点,为了提前验证白车身生产可行性,提高机器人编程与调试效率,以顶盖涂胶工位、顶盖弧焊工位和左前车门滚边工位为例,应用Tecnomatix软件对机器人涂胶、机器人弧焊和机器人滚边3种连续性制造特征进行了仿真应用研究。从制造特征处理、工具定义、机器人仿真和离线程序应用4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及论述。实践证明,应用Tecnomatix可以有效完成机器人涂胶、机器人弧焊和机器人滚边3种连续性制造特征仿真,提高现场调试效率。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智能制造整体能力成熟度等级评价出发,探讨了整车制造车身车间智能制造评级的方法以及针对某个车身车间的评级结果,得出整车制造车身车间智能化升级的关键是焊接设备监控以及焊接质量控制智能化。文章推荐采用边缘计算框架作为车身车间的智能焊接系统标准规划,搭建了某个车身车间智能焊接系统的网络框架,并详细说明了智能焊接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白车身焊装车间工艺复杂、控制系统布局分散、PLC系统之间通讯需求大等问题,在焊装车间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利用PLC数据交换技术,建立PLC控制系统之间远程数据通信功能,实现车间各区域联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6.
以AVI和MES两系统强大的硬件支撑和全面的信息网覆盖为基础,通过涂装车间实际生产实例,详细阐述两系统结合在车身信息比对、自动打印、生产问题分析及考核指标、简化设备控制等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在优势互补、低投入高产出理念的倡导下,两系统结合应用开发前景将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17.
无顶饰条的车身结构设计加快了高外观顶沟胶开发和应用的速度。车顶激光焊接工艺和机器人涂胶系统的同时应用是实现这一设计的关键,同时还要求车顶沟用顶沟胶材料必须满足高外观和苛刻的耐候性要求。重点介绍了顶沟胶的特性,以及与其相关的车身焊接工艺和油漆涂胶工艺。还结合实际生产经验,介绍了顶沟胶涂胶质量的控制方法和返修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总装车间车身表面间隙面差检测常用方法为人工检测,如何实现车身表面间隙面差自动检测是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针对某豪华汽车总装车间采用的车身表面间隙断差自动检测技术,从技术应用背景、整体技术方案、设备系统组成、检测数据结果分析及应用4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通过该应用实例推广车身表面间隙面差自动检测相关技术,丰富汽车质量检测手段,提高整车装配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以目前汽车制造工艺水平来看,车身的减震、密封、防腐是车辆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它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涂胶质量的控制,并且直接影响到乘坐的舒适性,因此如何保证涂胶密封是我们一直探讨的话题,文章介绍了关于车身密封的几点管控方法,为白车身涂胶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降低设备成本,提高车间柔性,文章引入了一种车身车间内的激光切割岛替代冲压五序的解决方案。同时深入研究了将来潜在需要复杂加工的单板零件种类,结合一定的数据分析,在该激光切割岛内预留一定的加工柔性,方案中使用机器人带激光头切割,不仅满足了一般定位孔以及修边的切割需求,并预留了特殊图形切割的能力。此方案在新车型引入时的设备总投资小,改造难度低,对日后单板零件的车身厂内加工提供了柔性方案,省去了冲压车间的设备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