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轻量化无内胎轮辋总成失效率高的问题,采用质量工具及理化分析方法,找出了影响轮辋总成失效的关键影响因子,提出从设计方面对轮辋总成进行改进,并通过CAE分析方法对改善前后的轮辋总成结构进行了应力应变分析及验证,改进效果佳。  相似文献   

2.
龙先军 《时代汽车》2021,(7):133-134
悬架系统的减振器支架作为连接车架及减振器的零件,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因受到减振器的拉力及压力,经常导致断裂失效,致使减振器无法正常工作。文章以某车型减振器支架的故障断裂为例,采用HyperMesh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支架进行应力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支架最大应力384MPa,应力最大位置与故障件断裂位置吻合,因此,判断支架因强度不足导致的断裂。针对支架的断裂原因,提出了3种加强改进方案,从应力、重量、成本、整改周期等因素考虑,选择最优的改进方案。整改后的减振器支架3年内售后故障率为0,达到预期效果,整改方案有效。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某型重型汽车座椅失效率高的问题,采用质量工具及系统分析方法,找出了影响重型汽车座椅失效的关键影响因子,提出从设计方面对该型重型汽车座椅进行改进,并通过CAE分析方法对改善前后的座椅结构进行了应力应变分析及验证,改进效果佳。  相似文献   

4.
以支架类零件失效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支架螺栓孔卡压损伤引起的失效、螺栓孔微动磨损导致零部件失效、支架刚性突变引起的失效、零部件制造缺陷(毛刺、微裂纹)以及焊接类支架焊缝失效进行了失效分析,着重从零件结构特点、裂纹源形貌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动力总成悬置支架的结构设计及其第一阶、二阶弯曲模态大小对动力总成怠速工况下的NVH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避免悬置支架与动力总成一阶、二阶模态发生共振,在前期设计时,必须进行弯曲模态分析及极限工况下的强度分析,同时进行结构工艺可行性分析,文章以某车型后悬置支架为例,利用ADAMS、HYPERMESH分析软件进行理论分析,同时对此支架失效件,进行金相组织失效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经路试验证满足要求。对今后动力总成悬置支架的结构设计提供方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用有限元软件HYPERMESH、ABAQUS对某自卸车发生断裂的平衡悬架支架进行了强度分析,同时就失效模式进行了影响分析,并提出了结构改进方案.将新方案进行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改进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盲孔螺栓的应力并改善支架应力分布,满足设计要求.改进后悬架使用结果也证明原产品质量缺陷被彻底消除.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车型悬架调校后导致前纵梁支架失效的问题,建立了前、后悬架ADAMS虚拟仿真模型和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在各种工况下悬架调校前、后的前纵梁支架受力变化情况,找出了前纵梁失效的根本原因。针对该原因对悬架重新进行了调校,对纵梁支架进行了工艺改进,并采用有限元模型和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改进方案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8.
结合随机振动理论,以某车型中冷管为例介绍了产品在多通道随机激励下的疲劳分析方法,并分析了中冷管支架在多通道随机激励下的疲劳性能,分析结果显示其失效位置与试验中支架开裂情况一致。根据分析结果,对支架结构进行了优化,并重新分析了疲劳寿命,其寿命结果比原模型有显著改进。由于该方法可以方便、有效地进行疲劳计算,且能够得到比较可靠的结果,所以比较适用于汽车结构件的疲劳寿命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商用车挡泥板支架产品在开发过程中因制造工艺缺陷失效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实测路谱数据的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仿真与台架对比验证流程。首先确定失效模式;其次判定失效部位的工艺缺陷;再次进行工艺改进,并结合实测路谱对改进前后样件进行CAE仿真与台架对比验证;最后制定产品的检验标准,后续使用跟踪显示,改进效果良好。研究表明此验证流程可对挡泥板支架产品失效情况做出准确有效的改进方案,为后续同类悬臂梁结构产品的开发提供流程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失效件进行断口、材料、焊接质量、固有频率、疲劳强度等分析,得出某改款车前保险杠支架断裂问题,是由前保险杠总成质量增加导致前保险杠支架的结构强度不足而造成的。为提高前保险杠支架的强度,利用更改结构、增加厚度、更换材料等措施组合成多种加强方案,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从中选出了最优方案,使其所受应力有所降低,疲劳寿命大幅提高。整车道路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案可以有效解决该改款车的前保险杠支架断裂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和改进国内某越野车在进行高空跌落冲击试验时,空调支架焊缝局部开裂问题,文章用UG三维软件建立了某越野车空调支架及焊缝模型,采用AnsysWorkbench软件受力分析预测了车辆高空跌落冲击过程中空调支架的焊缝强度,找出了焊缝可能失效的部位,提出一种封顶式加强筋设计思路并对其局部焊脚结构进行了优化改进。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焊缝在跌落试验中局部的应力减小49.9%~71.5%,安全系数显著提升,将增大该支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并经实物验证改进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空心稳定杆在整车中如何进行布置,提出一种基于CATIA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空心稳定杆的扭转刚度及其应力分布进行了分析,准确定位空心稳定杆危险截面。对空心稳定杆进行台架试验,并对台架试验中出现的断裂失效件进行了断口表征、硬度、表面脱碳及金相组织分析,确认其断裂失效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改进方案,最终改进件通过了台架试验。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轻型载货车排气制动阀支架开裂问题,对失效件进行了宏观观察、断口形貌观察和零件材料理化检验,并运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对失效件的受载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考虑到零件的结构特点对零件的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综合分析认为,排气制动阀支架材料与设计要求一致;主要承受气缸工作载荷和机械振动载荷的弯扭复合作用导致疲劳断裂;机械振动对导致零件失效起的作用更大一些,进行零件改进时应关注零件结构的振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汽车驻车拉索支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零部件的正常功能使用,而其支架的模态及强度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又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文章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驻车拉索支架进行模态及强度仿真分析,结合应力最大的薄弱区域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对优化方案重新进行仿真分析,分析结果满足零件设计性能要求,有效地指导了工程方案的改进设计,为相关车型支架设计及仿真分析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5.
悬置支架的优化设计与疲劳寿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孝勇  柴国钟  刘飞  徐驰 《汽车工程》2007,29(4):341-345
针对某型轿车变速器悬置支架在道路试验中失效的现象,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建立了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并获得载荷数据。进而应用有限元方法对变速器支架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使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技术对支架模型进行优化设计;结合台架试验和疲劳寿命预测对变速器悬置支架疲劳寿命进行分析以验证改进方案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顾客抱怨气室支架失效问题。首先对返回的气室支架失效件进行了归类分析,其次运用统计技术科学地将气室支架失效按故障阶段等分析,为明确气室支架失效整改提供了正确决策的依据。最终达到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进一步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顾客满意。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某车型市场出现气喇叭支架断裂失效问题。针对出现的气喇叭支架断裂问题,从钣金支架开裂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进行强度分析、模态分析、台架试验等手段,确定问题根本原因进行优化,并对改进结构进行台架振动试验验证,最终达到使用要求,彻底杜绝断裂风险。文章主要对断裂因素及验证方法进行概述,为后续类似问题优化及验证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8.
针对独立悬架减振器支架失效问题,设计人员其问题进行了现场排查和分析,并结合实际加工工艺和SolidWorks中的simulation模块对减振器支架进行优化升级,从根本上解决了减振器支架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19.
针对排气催化器在发动机台架试验中发生的支架失效问题开展研究,通过材质分析、断口宏观/微观形貌观察及焊缝金相分析,确定零件的失效模式和原因。结果表明:排气催化器支架焊缝焊根未焊透,导致焊缝连接强度降低,引起焊缝开裂。建议改进排气催化器支架焊接工艺,避免产生焊根未焊透缺陷。  相似文献   

20.
某轻卡在道路试验过程中出现后桥桥壳左侧制动气室支架焊接处撕裂拔起的危险情况,本文通过焊接失效分析得到焊接处撕裂原因,预测了撕裂起源位置,并通过有限元分析模拟轻卡后桥桥壳制动气室支架底座焊接处强度载荷工况,并对其气室支架底座结构及焊接方式进行改进设计,降低了各工况下桥壳的最大应力值,使其满足设计要求,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