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区河流集装箱码头前沿高程与后方集装箱堆场高程不可能一致,集装箱码头陆域运输不但要完成集装箱的水平输送,而且要完成集装箱在场内的垂直提升。这就决定了山区河流专业化集装箱码头陆域运输方式将采取一种有别于海港码头的特殊方式。对山区河流专业化集装箱码头陆域运输方式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分析、比较其各自特点。  相似文献   

2.
山区中小河流的纵坡和横断面变化较大,水流流态复杂,在河道水面线的推求中,往往很难快速取得理想的计算结果。本文以丽江市华坪县鲤鱼河灾后河道治理工程中火干坡-拉毕河K1+134.69~K2+534.69河段为研究对象,运用Autodesk River and Flood Analysis Module2016在缓流、急流和混合流三种计算模块以及不同的断面间距对水面线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Autodesk River and Flood Analysis Module2016可以快速准确的推求山区中小河流水面线。对于急流和缓流交替的山区河道,控制好地形测量成果质量,采用混合流计算模块,根据河道转弯半径,选择尽可能小的断面间距,可以得到更精确的水面线成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广西马江作业区陆域纵深大、地形起伏大的问题,对陆域形成进行三级平台与二级平台的方案研究,采用BIM三维挖填模型选择了弃方最少的三级平台方案;结合工程建设方式、建设投资、运营经济性、施工可行性综合比较分析结果,最终选择了弃方稍多,但投资省、工期短的二级平台方案。结果表明,对于阶梯式布置的陆域,陆域高程、道路纵坡应结合进港道路、码头平台、陆域纵深等综合确定;对于山区丘陵地带河港项目,陆域形成很难做到完全的土石方挖填平衡,弃渣场或者料场的选择往往成为陆域形成方案选择的制约因素,陆域形成方案应尽可能高地减少挖、填土石方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研究GNSS RTK技术的基础上,以典型的山区地形测量项目——鸭绿江八道沟—临江市山区地形测量为实例,对智能测量系统IRTK5在山区地形测量中的适用性进行了测试。经测试,该系统外业数据采集时信号良好,在植被茂密区域或测量房角点等特殊情况下均能获取固定解。该智能测量系统适用于山区地形测量,可在类似测量工程中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王宝文  戴云舟 《航海》2022,(1):33-36
随着无人机航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海图陆域要素更新、海域动态监管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海图测绘养殖区、陆域地形测量常规作业存在的困难,采用纵横CW-10C免像控无人机航测系统进行空中三维地形数据采集,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处理成图,质量检验结果表明,测量成果满足规范要求,试验方案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在海图更新测绘中具有...  相似文献   

6.
基于武汉新港花山作业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要求,结合港口开发现状、区位和地形条件,针对港区平面布置、高程设计和交通组织等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充分利用陆域资源特点和条件,考虑不同港口功能区对陆域的要求,提出合理的平面布置方案;综合分析防洪、港区排水、交通及土石方平衡等要求,对港口高程系统、重要节点高程控制和港内交通组织进行设计,为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内河集装箱港区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数字城市的发展对基础数据提出更高的要求,获取地表三维空间信息的需求日渐增加。AS-900HL多平台激光雷达测量系统是一种集成高精度激光扫描仪与惯性导航的系统,可搭载在多种平台进行数据采集,具有工作效率高、扫描速度快、测点密度大、成果形式多样等特点。以鸭绿江白马浪至云峰大坝段河道地形测量为实例,对AS-900HL在河道地形测量的应用进行探讨。该河段地形高低起伏巨大,不具备直接接触测量的条件,由于对岸是朝鲜,无法登陆架设远程测量设备,也不能采用无人机航飞,属于实施难度很大的特殊河段。通过踏勘、路线设计、外业采集、内业处理和成果输出,验证了该系统在河道地形测量中的可行性。该系统适用于河道地形测量,尤其在特殊困难河段,能填补常规测量技术无法施测的空缺,可推动数字航道和数字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8.
张震宇 《港工勘察》1999,(40):27-27
介绍利用Auto-CAD作为图形平台,开发陆域地形实时测量系统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研究采用"GPS+测深仪"的数字化测量系统对河道进行测量,通过surfer软件进行成图处理,根据三维表达成果,分别计算目前地形体积和设计地形体积,进一步计算水下土方工程量。为水下复杂多变的地形提供了形象直观,计算精度高的计算方法。同时采用梯形规则、辛普森规则、辛普森3/8规则进行体积计算原理及误差分析研究。然后利用surfer软件建立水下地形三维模型,进行三维空间分析。  相似文献   

10.
长距离管状皮带机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国外已发展到10km以上。文章介绍了4.5km全密封圆管带式输送机的安装工艺与调试技术,解决了山区施工中测量、安装、胶带牵引硫化和调试等难点,总结了一套山区复杂地形下长距离管带机的安装调试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推进水运建设,服务交通强国建设,本文针对常规对河道断面建设中存在的缺陷,综合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多波束测深技术,提出了一套全面覆盖河道断面测量陆域部分和水下部分的三维点云数据采集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试验。试验证明,该方案解决了常规断面测量的缺陷,降低了作业所需时间和人员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成果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山区河流受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制约,并且需考虑电站运行及梯级衔接等诸多要求,渠化枢纽总平面布置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嘉陵江水文、地质、河道特性等方面的分析,并结合已建工程运行过程经验的总结,提出了山区河流渠化枢纽总平面布置中需重点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水道港口》2006,27(3):161-161
本刊从长江委水文局获悉,为掌握长江中下游河道、河床演变及航道治理,在三峡水库三期蓄水之前,长江中下游近2000km的河道、地形将进行全面测量工作,以确保三峡库区三期蓄水前掌握全面、系统、准确的长江中下游河道地形数据,以分析研究河道变化,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及治理措施。三峡库区蓄水至156m后,三峡库区对长江中下游其调蓄功能、综合防洪体系将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长江航道局万州航标维护基地建设工程,在陆域狭小的山区地形港区布局调整难度很大的情况下结合结构安全性、装卸工艺流程、地质条件、工程外部条件等对原工程平面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减少了工程投资,并对原方案和优化方案进行了详细的经济比较,该比较结果对类似港口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滨海机场陆域形成过程中通常会面临多重复杂的限制条件,比如地质地形限制、工程条件限制以及环境保护限制。为了消除限制因素,本文结合深圳三跑项目提出了一套高效吹填施工技术,包括施工组织及安排、施工进度计划、船机配置、功效分析和监控量测方案等。通过实际案例的应用,验证了该技术在滨海机场陆域形成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旨在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同时确保工程的环境友好性。  相似文献   

16.
山区地形测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院于1998年9月完成了同三线莱西—汾水高等级公路地形测量任务。测区北起胶州市郊的付家村,南至迟家,全长约25km,测区面积约12.5km~2经分幅后有24张50cm×50cm或50cm×60cm的1:2000的带状地形图,测区地处山区,区内有大量的果园、村庄,且高差起伏较大,地形复杂,加之正值夏秋之交,区内的主要农作物—玉米等高杆植物正枝叶茂盛,给通视造成严重的障碍,作业的难度很大。结合这次山区地形测量,本人有如下几点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 1 踏勘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大水位差山区河流中常规"一"字形布置的斜坡客运码头存在水域工程量较大、投资较高,对河道行洪和通航安全造成不利影响。提出一种由主斜坡道和副斜坡道组合的斜坡客运码头梳式布置,实现了大水位差山区河流中船舶的分级分段靠泊,解决了常规布置斜坡客运码头在高陡地形的狭窄河流中存在的一系列局限性问题。通过与常规斜坡客运码头进行对比分析,梳式布置对山区河流地形特征的适应性更强,能有效减小船舶靠泊作业时对水域的占用、降低施工难度、节省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山区性河道特点,梳理了山区性河道治理原则与思路,围绕郎溪县中小河流治理方案的比选展开了分析,在确保治理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造价,切实保证山区性河道治理方案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19.
山区高速公路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传统的混凝土涵洞施工由于狭窄的地形和复杂的施工条件不利于工程质量的控制,同时也会导致工期的延长和施工成本的增加。本文结合工程案例,介绍了预制拼装式涵洞施工技术的技术原理、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要点等。为类似山区高速公路涵洞施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山区公路地形地质复杂,路线方案比选难度大,影响因素多,有必要对山区高速公路的路线方案比选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路线方案比选考虑的因素及方法的分析,结合工程实例对山区公路路线进行了比选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