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随着长江上游水运业的迅速发展,航道维护及管理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为改善河段航道和船舶航行条件,分析母猪碛控制河段船舶河床演变及航道航标维护情况,结合船舶航行特点,提出航标布设优化方案。该方案与现行航道维护尺度相适应,对保障航道安全畅通、提高船舶航行效率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向家坝水电站日调节非恒定流与岷江日调节非恒定流在宜宾合江门汇合形成新的非恒定流过程,波长超过200 km,对宜宾—泸州河段(叙泸段)航道滩险的通航要素产生明显影响。采用平面二维非恒定水流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代表工况下日调节非恒定流传播规律及其对叙泸段拴疆碛航道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调节非恒定流自合江门传递到拴疆碛约1.5 h,拴疆碛水位日变幅最大约1.053 m,相较于合江门衰减约30%,且波峰时期水面比降小于波谷时期,拴疆碛卵石滩采砂对非恒定流运动产生明显影响;2)代表性日调节非恒定流过程中,拴疆碛河段满足航道维护标准2.9 m水深的河宽在204~585 m,现有航标设置存在航道边界不满足最小维护水深情况,须对现有航标设置方案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3.
冰盘碛河段为长江上游典型的山区航道,具有"弯、浅、险、窄、急"等复合碍航特征。本文根据多年历史测图,分析了冰盘碛的历史演变规律以及碍航特性,探讨了以往工程实施后的整治效果,提出了冰盘碛水道各滩段的整治思路和方案。为建设泸渝段5m×60m×800m高等级航道和"上浅下险"型滩段的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三峡水库175 m试验性蓄水以来,变动回水区典型河段出现了卵砾石淤积碍航的问题,其中又以三角碛河段表现尤为明显。三角碛河段位于重庆港区九龙坡港前沿,属于典型宽谷分汊浅滩,主航道弯、窄、浅、险。由于三峡水库蓄水引起泥沙冲淤规律变化,航道演变也出现新的特点,主航道泥沙淤积量不大,但对航道条件影响较大,消落期多次出现船舶搁浅事故。为改善三角碛河段消落期航道条件,对其实施维护性疏浚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实测资料分析,对三角碛河段泥沙冲淤变化特点进行研究,探讨疏浚设计方案,并分析疏浚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在长江下游上巢湖至浏河口河段洪水期科学合理地配布航道航标,通过介绍航道概况、自然特征、航道维护尺度、航标维护现状等及分析2016年洪水期水情及其对航道维护的影响,根据数据分析,提出针对顺直水道、弯曲水道、分汊水道等不同航道的航标配布优化措施。经过航标配布优化后,航道通行条件得到改善,有助于保障该河段洪水期航道通航安全和畅通。  相似文献   

6.
<正>连日来,受三峡库区水位持续下降的影响,长江涪陵段水位今年首次跌至160m,部分河段内碛坝、浅滩、孤礁等逐渐显露,航道变窄、变浅、水流流速加快,船舶安全通行隐患与风险陡增。为全面保障航道畅通,长江涪陵航道处根据水位变化,及时优化调整航标配布,加大对过河标、横流标等标位移撤设力度,通过数字航道平  相似文献   

7.
长江上游河段多为基岩和卵砾石河床,常见心滩、浅滩及边滩等复杂边界碍航河段。由于工程实际需要及航道整治要求,经常存在采砂坑、开挖航槽、修筑碛坝等改变局部河道边界的情况。以长江上游占碛子河段为例,建立向右偏转0°、5°、10°碛首导流坝数学模型,分析表明:0°碛坝引起的水位壅高流速增幅和分流比变化均较小 ,对占碛子浅滩影响较小;5°碛坝对主槽分流比和航道通航水深及流速的优化更加明显,通航效果更优;10°碛坝对主槽通航条件的改善明显,对流场改变较大,引起了明显的河势演变。为长江上游复杂通航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的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枯水期航道维护质量,保证航道畅通安全,介绍长江下游上巢湖至浏河口河段航道概况、枯水期航道维护特点,研究分析相关浅险水道演变发展,从航标维护、航道测绘、维护性疏浚、航道信息发布、创新维护举措等方面提出航道维护对策,做好枯水期航道维护,保障船舶安全畅行。  相似文献   

9.
长叶碛滩是三峡变动回水区内主要碍航滩险之一,严重影响了船舶的航行安全。由于三峡变动回水条件,长叶碛河段的水沙运动规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河段的碍航特性呈现出较大的不确定性,整治难度也较大。因此结合物理模型试验对长叶碛整治工程方案进行详细的研究,确定采取航槽偏左的措施进行整治,整治的效果较好,可为该类型的航道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邓中辉 《水运工程》2023,(8):120-126
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上洛碛河段在三峡蓄水运用后,出现了泥沙回淤问题,对航道条件造成一定影响。本文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上洛碛河段的卵石沙波群运动规律,研究表明:上洛碛河段的卵石沙波波长为40~60 m,波高变化约0.8~1.6 m。结合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提出了航道整治方案。试验结果表明,整治方案可有效改善上洛碛河段的通航条件,航道整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苏丽  王涛  刘陈  解中柱 《水运工程》2016,(7):158-164
受三峡水库175 m试验性蓄水影响,三峡库区上洛碛河段发生泥沙累积性淤积,泥沙主要落淤在河段深槽及边滩,淤积量不大,但上洛碛河段在消落期航道尺度富余不大,边滩少量泥沙淤积也能恶化该处航道条件。利用实测地形资料,对2011—2012年度上洛碛河段航道条件变化进行分析,并提出消落期相应的航道维护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河段航道和船舶航行条件,分析口岸直水道三益桥段河床演变及历年来航道航标维护情况,提出现有航标布设存在设标间距过大、部分航标被打频繁、航道与锚地距离过近、锚地右侧水域未充分利用等问题,根据河道航行条件和船舶航行习惯,提出航标布设优化方案。该方案与现行航道维护尺度相适应,对保障航道安全畅通、提高船舶航行效率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三峡水库175 m蓄水后变动回水区典型河段冲淤特点变化及航道条件变化的问题,利用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洛碛河段近期连续测图,采用实测地形图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洛碛河段年内冲淤过程进行研究,得到洛碛年内冲淤变化特点及对航道条件的影响,为航道维护管理及船舶航行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鹅公岩轨道专用桥(以下简称鹅公岩大桥)位于长江上游三角碛水道,计划2017年10月进行吊装施工,2018年1月完工。文章中介绍了主桥水上吊装施工方案,对工程河段通航条件进行研究,具体分析了桥梁吊装施工对航道条件与船舶航行的影响,根据相关规范、标准、规定等合理确定了工程水域航道布置调整及航标配布方案。  相似文献   

15.
徐峰 《水运工程》2012,(3):119-123
在长江航道建设智能航道的过程中,虚拟航标一方面可实现临时快速设标、标识特殊水域、优化特殊河段航标配布等现有功能;另一方面可通过对其功能进行拓展,充分发挥成本低、速设置、无碍航行等优势,是实体航标的重要补充和改进。在其未来发展中,还须解决专用AIS通讯基站及网络的建设、虚拟航标与实体航标共存及虚拟航标规模应用后航道管理模式变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吕永祥 《水运工程》2013,(3):176-183
针对长江三峡库区变动回水区航道航标布设特点,利用无线传感网络模块研制航标遥测遥控终端,提出基于加速度与GPS传感器的航标碰撞与漂移预警方法。结合长江电子航道图的应用,开发航标遥测遥控软件,构建长江朝天门航 道管理处辖区莲花背控制河段航标遥测遥控系统,为内河航道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17.
刘辛愉  王艳芳  苏丽  王涛 《水运工程》2018,(11):120-125
针对长寿水道王家滩河段消落后期船舶积压严重、通行效率低的问题,进行忠水碛左槽应急副航道开通可行性研究。通过对王家滩河段河床演变情况及航道条件现状的分析,认为切除部分忠水碛碛翅和炸除部分牛肋巴礁石可改善忠水碛左槽柴盘子航道弯和水流条件差的现状。工程实施后,柴盘子应急副航道在当地水位151. 0~155. 0 m时维护(消落期末和汛期),航道维护尺度为3. 0 m×50 m×560 m。  相似文献   

18.
长江数字航道运行以来,航道得到快速发展,原有传统固定航道(航标)检查周期无法适应当前航道维护工作。本文在分析数字航道维护模式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长江中下游河段航道(航标)检查周期存在的问题,对航道(航标)检查周期提出了改进建议,可为今后航道维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雪蓉 《珠江水运》2022,(4):97-100
三峡-葛洲坝两坝间航道是长江上游水流条件异常复杂的河段,山区河流在汛期大流量下航标设置是一件安全风险非常高的工作,如何优化航标设置工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运》2021,(1):24-24
近日,由长江泸州航道局自主研发的第一艘无人测量船"泸道遥测1号"正式投入长江上游叉鱼碛水道进行航道维护性测量,用无人测量代替传统人工测量,这在枯水期长江上游航道维护中尚属首次。叉鱼碛水道属于枯水期一类浅滩重点维护水道,河床冲淤多变,每年在低水位条件下经常出现航道尺度吃紧的情况,过往船舶容易发生搁浅事故,是长江航道部门疏浚保畅的重点水道之一。为了准确掌握该水道的航道演变情况,每年枯水期都需要进行高频率的航道维护性测量,从而为航道疏浚和航标配布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