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车联网及自动驾驶相关应用的推广与普及,车载定位系统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文章立足于车载定位系统的原理与架构,着重介绍了车载高精定位关键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包括传统卫星定位、差分定位、关系导航及组合导航及其组合方案,并在最后对车载定位系统的发展进行总结与展望。为满足自动驾驶相关场景带来的需求和挑战,车载定位系统已在原有的单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定位的基础上,逐步加入差分定位、惯导系统及对前两者进行融合的组合导航,在不断提高定位精度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车载定位的抗干扰能力及带遮蔽环境下的动态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GPSOne技术在智能车载定位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分析传统车载定位系统存在的问题和GPSOne技术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应用GPSOne技术的智能车载定位系统设计方案,并阐述了其定位过程及注意事项。同传统的定位系统相比,该方案具有系统成本低、定位精度高、定位速度快、通信费用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正精准的定位是确保自动驾驶安全的关键要素。为实现精准定位,需要高精地图以及车载传感器的配合。TomTom与博世、英伟达、高通等公司在高精地图领域展开合作,可实现"厘米"等级的精确度。在2018年12月举办的Telematics@China车联网大会上,TomTom展示了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以及面向智能网联车辆的软硬件导航解决方案。随着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有着近30年历史的TomTom近年来正加速软件业务开发,从一家以导航仪为主  相似文献   

4.
车辆实时位置的确定和定位及状态信息的无线数据传输是车辆监控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其中包括GPS技术、GIS技术、无线数据通讯技术、信息融合技术等多种现代科技手段。为银行运钞车开发的车辆监控系统利用了Motorola 800MHz集群智慧网,自行开发了专用调制解调器,从而实现了GPS定位信息和控制信息的实时传输;车载定位单元采用惯性技术,可以有效克服个别地段GPS无法正常定位的缺陷;实施节能方案,可有效保障车载单元及车辆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5.
ADAS功能的实现基于摄像头或雷达的探测,安装在车辆上的摄像头或雷达,因安装过程、车辆个体差异等原因,其安装角度会存在误差,需要在车辆下线前,对摄像头或雷达的安装角度进行标定计算,并在软件中对误差进行补偿,以保证摄像头或雷达探测目标及距离的准确性。本文阐述一种通过标定设备设计,使下线标定设备适配多种车型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正据悉,TomTom与Elektrobit(EB)于近日宣布,双方将发布业内首款自动驾驶车载高清地图视野。该款高清地图有助于帮助车辆建立高精度虚拟图片,清楚地呈现道路前方视野,提升驾驶安全性及舒适性。该款产品可利用Elektrobit的EB robinos Predictor车载软件,通过TomTom AutoStream为驾驶员呈现最新的TomTom HD Maps流媒体内容。该款高清地图定位SAE 2级或更高级别的车辆,其符合汽车业内的ADAS接口规格(ADASIS)v3协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自动驾驶技术的基础,包括ADAS的原理、架构和功能。深度学习嵌入式视觉技术在实现车载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功能架构中起着关键作用。从深度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的原理和特点出发,分析了驾驶辅助系统中深度学习和嵌入式视觉技术的原理、功能与架构,简述ADAS中视觉技术的块拼贴、场景分割等技术手段的相关特性,以及简述卷积神经网络CNN在ADAS中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高德地图发布第三代车载导航,车载导航能力从"导人"升级为"人车共导",利用AI视觉技术和高精地图,实现车道级导航,让道路规划及引导更加精准。第三代车载导航在技术方案上与全栈自研的车企深入合作,打通了彼此割裂的信息娱乐域和自动驾驶域两个技术场景,将导航能力和高精地图能力深度融合,不仅将导航由道路级升级为车道级,同时将自动驾驶系统感知到的动态信息及自动驾驶决策信息与车道级导航更精准匹配,  相似文献   

9.
《天津汽车》2014,(1):7-7
近日,Bose音响公司推出了一款全新的芯片,拥有和凯迪拉克ELR主动噪声抑制系统所用技术相同的功能,且该芯片可适用于所有的车辆,包括不使用Bose音响的汽车。恩智浦半导体公司发布最新的车载系统芯片能够集成各类车载信息系统应用的同时,也能够兼容运行Bose的车舱降噪技术。主动降噪系统能够收集发动机、变速箱和各类其他噪声的波长数据,并发出振幅相同的反相声波与之抵消,从而达到降低车舱噪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经过充分调查研究车载以太网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发展情况,以当前车辆行业市场需求为背景,对比当前车载网络技术优势和不足,设计一种用于验证车载以太网实际连通性能和真实传输速率的电路板。该方案基于恩智浦公司的TJA1100收发器芯片,利用其可在Reserves MII模式下工作的优势,进行BACK-TO-BACK电路板硬件设计,重点围绕TJA1100进行硬件环境搭建。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汽车智能驾驶技术日渐成熟和完善,高精定位、前视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高精地图可以高效地保障车辆安全可靠地行驶。但是在遇到高楼林立的城市路段、峡谷、隧道等路况,定位信号会变得薄弱甚至丢失;又如在迎着太阳行驶的路上,强光会导致前视摄像头过曝光而功能降低,导致无法分辨车道线、道路边界及障碍物等,智驾感知能力降低、安全风险增大。汽车自身多种冗余感知模块的应用可以较好解决上述这类问题,通过采集三轴六向加速度和航向角信息,融合离散系统方式和欧拉公式等算法,嫁接毫米波雷达测距和高精地图的全局坐标系位置,智驾系统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推演航迹路线,鲁棒性强、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交通参数实时获取是道路交通管控的重要基础.针对固定检测器观测范围受限和浮动车数量需求大的问题,研究了1种利用车载ADAS联网数据进行路段交通参数估算的方法.通过分析车载ADAS感知的前向目标参数与交通参数的关系,结合广义交通量定义,并考虑多车道条件下ADAS车辆及其邻近前车的相对运动变化特性,建立了1种非稳态交通条件下...  相似文献   

13.
《汽车与安全》2014,(12):97-97
<正>2014年11月10日,黑莓有限公司子公司及全球互联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领导厂商QNX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宣布,QNX汽车安全操作系统1.0现已全面上市。该全新操作系统可满足汽车市场对数字仪表盘、平视显示器、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其它有功能性安全需求的车载  相似文献   

14.
交叉路口是自动驾驶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复杂交通场景,采用高精度地图方案成本高昂,而仅通过车载传感器难以有效识别路口形状,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开源拓扑地图与视觉可行驶区域检测技术的路口局部路径规划算法。首先,基于开源拓扑地图采用A*算法规划全局导航路径作为引导线,然后通过语义分割技术识别当前可行驶区域,并结合车辆实时定位信息,在路口确定局部路径的起点、终点与一组备选控制点,最后采用贝塞尔曲线插值方法,得到备选路径的曲线簇,根据多维度加权代价函数结果选取最优局部路径,进而实现车辆在路口转弯过程的自动驾驶。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在不依赖高精地图的情况下,在路口处有效规划出局部路径,提高自动驾驶车辆在路口处的通过能力,路口通过率可达99%。该策略不依赖高精地图和激光雷达,对于自动驾驶量产降本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5G能克服当前V2X技术的局限。通过在自动驾驶车辆上搭建车载5G网关,并推动边缘计算与自动驾驶融合,将推进ADAS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并为提升自动驾驶系统交通安全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车载导航系统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应用于汽车定位导航的电子产品,是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通信、电子信息集成的综合技术。在新一代交通管理系统ITS(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载导航系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实现变通运输的控制、旅行信息服务、道路应急等多种信息服务。 自1990年世界第一台车载导航系统问世以来,短短12年时间里,车载导航系统在全球迅速普及。增长势头锐不可挡。1993年该产品世界总销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GPS/DR组合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通常采用地图匹配算法来修正定位误差.文中采用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导航定位数据校正算法,对经联合卡尔曼滤波输出的GPS/DR的定位数据进行校正.通过Matlab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减小误差,提高组合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改善其对航线跟踪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汽车车载ADAS系统越来越普及,如何有效评价ADAS系统的性能和确定使用条件边界条件成为重点。车辆盲区监测系统作为重要的辅助驾驶员安全预警系统,针对如何有效评价一套车辆盲区监测系统、以及使用何种指标、关键参数进行评价,提出使用虚拟仿真测试与实车测试相结合的办法,并提出百公里误报率、漏报率评价指标和不同驾驶员驾驶体验评价体系,综合评价盲区监测系统的性能,从而为改进盲区监测系统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贺岩 《汽车电器》2024,(3):73-74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车载摄像头在自动驾驶系统环境感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行车安全提供强大支持。对于自动驾驶控制器测试,摄像头仿真的准确度直接影响测试结果。文章将从ADAS HIL仿真开发角度出发,探讨视频暗箱和视频注入两种车载摄像头仿真方法。  相似文献   

20.
《汽车实用技术》2014,(1):25-25
<正>慕尼黑理工大学近日基于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并结合协作转换器(cooperative transponder)开发出一种精确测量车距的方法新的测距方案即便在车载摄像头的视野被挡住时也能够起作用。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行人与骑车音的手机将作为转换应答器。车载定位系统计算这些"应答器"的移动轨迹,系统在检测到"应答器"处于车辆该科研项目为慕尼黑理工大学Ko—TAG项目中的一部分,项目负责人Erwin Biebl教授指出,系统目前的水平是能够在几微秒内实现精确到厘米的定位装载与车内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