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车身及其外饰件喷涂的颜色主要由油漆供应商通过油漆本身的调整来控制,但涂装工艺参数对最终的颜色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介绍了色差的基本概念,汽车外饰件产品的涂装工艺参数以及这些参数对色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现代汽车工业的高装饰性标准对新颜色开发、车身颜色控制和外协件颜色匹配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汽车涂装标准色板的制作和管理日益受到汽车生产厂的重视。结合涂装生产经验,介绍了涂装标准色板的制作过程、质量评价要求、色差控制标准的确定和标准色板的管理措施等内容,重点介绍了标准色板色差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商用车驾驶室色差,主要是金属驾驶室本体与非金属外饰件之间的色差问题,通过对色差原理的介绍,对车辆驾驶室和外饰件色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喷涂过程能力,提出了色差改善方向。基于某公司驾驶室现有生产模式,金属驾驶室与非金属外饰件分别由不同路线单位涂装,由于喷涂的产品结构、基材、油漆材料和环境不同,在色差控制上比较困难的现状,提出了色差控制要点,包括油漆标准色板日常保管和使用,采用多次少喷的方法增加其金属粒子排布方向的杂乱度,调整面漆多次喷涂之间及色漆和清漆之间的闪干时间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乘用车外饰件中,除了车身本体为金属材质外,其余的保险杠、门板、门槛、导流板等各种外饰件,主要为塑料基材,其中汽车用改性聚丙烯(PP)材料的应用最为广泛。由于PP料的油漆附着力远低于金属材料,为了满足油漆性能需求,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欧系汽车如大众、宝马、奔驰等公司,保险杠等外饰件需要在火焰处理后才能喷涂底漆、色漆与清漆,从而确保油漆附着力达标。火焰处理工序如何处理,才能达到效果最优化?文章在这里进行了探讨,确认了燃气空气混合比,处理的速度,火焰与工件的距离等关键因素,从而确保火焰处理效果达到最优化。  相似文献   

5.
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是汽车工业中常用的非金属材料之一,汽车中的塑料用量已经占到了整个塑料产量的15%(图1所示).尤其是当今社会,对汽车环保化和轻量化的呼声不断高涨,塑料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用量也不断增加. 汽车外饰零件是汽车零部件中应用塑料材料最多的零件系统,主要包括保险杠、后视镜、灯、门把手、进气格栅、天窗等(如图2所示).现代轿车外饰件一般多采用注塑工艺成型,再进行喷漆或皮纹处理.作为喷漆件,为保证与车身颜色及漆面质量的一致,在选材时必须考虑喷涂系统,例如北美车身油漆多采用高温烘烤系统,外饰件选材时应考虑选择可耐高温烘烤的原料;作为皮纹件,在选材时须特别考虑原料的颜色及耐候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汽车塑料件市场现状,通过重点分析国外塑料类材料在汽车内饰件、外饰件、功能件及全塑车身上的应用,对比探讨了我国的差距,提出了我国加快汽车塑料件开发应用的对策及思考。  相似文献   

7.
<正>1驳口喷涂工艺产生的背景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及消费者对个性化的追求,促使汽车颜色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特点越来越鲜明,由此便导致了维修喷漆中克服色差问题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首先,产地或批次不同、车身材质不同,亦或是主机厂使用了不同品牌的油漆,均可能导致两辆相同颜色代码的汽车在出厂时就存在不同程度的颜色差异。其次,已经修补过的漆面受到油漆种类、油漆稳定性、工艺流程、车间环境、喷涂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也会与原厂漆在颜色一致性上存在区别。因此,将一个固定的配方套用到相同颜色的多辆车进行整板喷涂早已成为过去。但每一辆车都订制一个颜色配方显然也不可取,因为开发一个成熟的配方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及材料成本。基于此背景,驳口喷涂工艺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8.
发展现状 塑料在汽车中的应用遍及所有总成和零部件,习惯将它们分为内(装)饰件、外(装)饰件、汽车车身、功能和结构件共4种类型. 1.汽车内饰件 一辆汽车最容易出彩的是内饰件,因为汽车的外观是给别人看的,而人们真正享受的是汽车的内饰,内饰强调触觉、手感、舒适性和可视性等.汽车内饰件包括:车门内饰板、仪表板、顶棚、座椅、转向盘、门内手柄、装饰条等.内饰件用量可高达整车塑料总用量的50%左右,PC/ABS合金是最适合用于汽车内饰件的材料.  相似文献   

9.
汽车油漆     
正Q:请问汽车油漆都有什么种类?便宜油漆和贵油漆有什么区别?读者:小小白A:汽车油漆一般都是烘烤漆。汽车制造厂在车身焊接完成(有时还会进行手工修补)后,下一道工序就是上漆。一般面漆有几种:普通漆,金属漆,珠光漆。不管什么颜色的油漆,它的颜料在阳光下都是会退色的。实际上,不光油漆,任何有颜色的东西在大太阳下都可能退色。  相似文献   

10.
<正>1前言作为发布车身外饰件高级曲面,必须达到准确性、光顺性、连续性,满足设计师思想和美学要求、符合结构和工艺要求,因此如何检查车身外饰件高级曲面是否达到设定的目标,成为车身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每个汽车厂家由于各自车型不同,市场目标不同,对高级曲面质量要求不同,本文主要通过一些通用的方法介绍,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一些基本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消除双色车身可见分色线区域的缺陷,选择了一系列车身分色(套色)材料,包括分色胶带、耐高温纸胶带、遮蔽卷膜等.通过实验室试验和实车验证,从众多分色材料中筛选出满足高质量分色要求的系列分色材料,消除了分色线锯齿、残胶、渗漆、分色线断差等缺陷,提出了分色材料质量要求,满足了用户对车身更高的外观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非燃油系统蒸发排放挥发源,指导其管控工作,通过模拟整车蒸发排放试验条件,使用1立方米舱对非金属内外饰零部件、工艺胶、车身油漆进行蒸发排放测试,计算出各部分的蒸发排放散发量,并对其排序。经分析发现车底涂料、焊缝密封胶、轮胎、车身油漆为非燃油系统蒸发排放最大挥发源,合计占到挥发总量的96%,为主要的管控方向。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彩色路面的成型方式,剖析了彩色防滑涂料的结构、颜色构成,按照不同的分类原则对防滑涂料进行了分类,并介绍了彩色路面防滑涂料的国内外应用状况。同时,结合路面防滑涂料交通行业标准编制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产品性能,对防滑涂料的通用理化性能、热熔型和冷涂型防滑涂料特定理化性能、防滑骨料理化性能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了考核的技术指标,并结合相关具体试验方法论述了防滑涂料的测试技术,为正确认识彩色防滑路面、防滑涂料和了解相关测试技术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助于防滑涂料的生产单位更好地改进产品质量,同时有利于相关施工、监督单位更好地控制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彩色二值化的车牌定位方法。首先将彩色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换到HSI颜色空间,同时生成一个与彩色图像大小相同的二值化状态特征矩阵,根据车牌的色彩特征,调整状态特征矩阵;再用数学形态学方法对状态特征矩阵进行填充空洞和滤除噪声的处理,并根据车牌的几何特征除去伪牌照区。该方法将图像的色彩特征与状态特征分离,充分利用车牌的色彩特征调整彩色图像的状态特征,并融合了数学形态学方法;而且将车牌的色彩特征和几何特征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车牌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壮 《时代汽车》2022,(4):158-159
新世纪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了更好地提高汽车的碰撞安全系数,塑料保险杠逐渐得到应用: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实现汽车的轻量化和汽车零部件原材料的可回收性(生态环保法规)需要回收,汽车零部件塑化的比例越来越高.塑料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的态势.各种橡胶制品以其质轻、耐腐蚀、易于生产加工等特点被广泛使用.简要详细介绍了汽车外饰塑料件喷涂...  相似文献   

16.
针对涂料涂层质量问题,采取了专业清洁公司整体承包车间保洁、工艺改进、更换生产外材料、加强涂料使用中的监控等系列措施。结果表明,涂料涂膜质量有较大提高,一次合格率得以提高,涂装生产也比较稳定,车身外表面质量达到法国PSA要求的B1550504444M444标准。  相似文献   

17.
汽车用涂装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用涂装材料包括漆前表面处理用及其他化工材料和汽车用涂料两大部分,介绍了国内汽车涂装材料市场在近十多年时间里的六大变化和国内外汽车用涂装材料的现状,并预测了下一代涂装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客车装饰彩条的图案纷繁复杂且颜色我样,面漆光泽度、硬度等漆面性能指标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具体从涂装材料,工艺流程两方面对涂质量加以改进,提高了装饰彩条的喷涂设备。  相似文献   

19.
基于彩色图像车牌分割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智能运输系统中车牌识别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车牌分割是车牌识别的重要部分。基于彩色图像车牌分割与采用灰度图像车牌分割相比,可以有效消除阴影影响,同时车牌颜色也是车牌识别的一个参数。颜色分类处理使用特征函数,可以减少颜色坐标转换运算,提高颜色分类速度。文中详细讨论中国车牌特征,给出车牌分割详细步骤。车牌区域判别采用信息融合技术。车牌倾斜矫正结合车牌倾斜特点,提出快速算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道路和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桥梁建设越来越多,桥梁作为最为显眼的吸引物之一,其色彩能否与周边环境协调已引起国内外业界人士的重视。分析日本和中国几座桥梁色彩设计案例,探讨桥梁色彩设计流程,为桥梁色彩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