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在汽车研发过程中,对样车试制阶段应用数字化技术提升其试制生产效率,消除试制信息孤岛,对样车研发试制各环节的实时数据监控和生产管理。从系统角度应用业务模块化的管理理念,将试制全流程进行模块化管理,建设基于各模块的样车试制管理系统。在系统整合试制各业务模块数据信息基础上,开发多款定制APP、前端数据可视化界面,并将其部署于移动端、可视化拼接大屏、现场显示终端等设备,最终实现对样车试制全方位、各领域业务流程的数字化系统管理。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目前汽车研发试制过程中面临的挑战,通过对样车试制过程管理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优化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并对试制过程、结果和人员进行科学评价体系建立,提升了样车试制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3.
在轿车新车型开发过程中,样车试制所占用的时间约为整个开发周期的20%-30%左右,试制费用占开发总费用的30%-50%。因此样车试制作为对设计验证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轿车生产企业的重视。作者结合所参与过的样车试制项目,对样车试制过程控制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通过对A款轿车样车试制过程的总结和整理,提出了以缩短试制周期.控制试制成本、保证试制质量为主要评价指标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如何降低试制质量问题发生率和流出率是目前提升试制样车质量亟待解决的课题。利用8D分析方法,以团队形式推进,可实现对已发生问题的快速响应,再通过对根本原因的多层次分析,形成永久对策并制订管控措施,避免此问题或类似问题再度发生。该方法实现了对试制质量问题的深层剖析,并可对问题有效水平展开,在不同车型和不同项目中进行再发防止,降低试制质量问题发生率,有助于提升整车试制质量管控水平,进而提高试制样车整体品质。  相似文献   

5.
胡瑞  程梅  卢准 《重型汽车》2013,(1):31-33
1 前言 重卡产品伴随着在大功率、轻量化、安全可靠性、新技术、环保(新型燃料运用,如天然气,排放标准升级)等领域的发展,都需经过试制验证这一重要阶段.试制工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试制周期、生产率,决定着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 样车试制 整车的研发过程主要包括概念设计、造型、结构设计、样车试制、试验等阶段,其中样车试制阶段括ET(设计验证)和PT(生产验证),是衔接研发和制造的重要环节.样车试制的主要目的是对设计进行实物验证,通过样车装配、评审和试验(可靠性试验、耐久性试验、专项性能试验等)等方式暴露产品设计不足及缺陷,为新车型项目在投产前进行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的优化、生产线的改造提供参考,同时试制过程与结果为后续量产的工艺路线、工装、设备、成本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汽车企业产品研发能力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成为主要研发方式。在汽车研发过程中,样车试制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样车试制在汽车研发项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时间跨度最长,验证的项目最多,关系到整个研发项目的成败。样车根据工程设计数据制作,主要是为了满足性能和可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状态。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各大车企都在致力于车辆的研发工作。样车试制作为汽车产品研发过程中的重点环节之一,一直以来都受到重点关注。样车具有较高的价值,如何对高价值的样车试制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汽车企业一直以来重点研究的课题。文章以精益生产基本理论为基础,以样车试制的特殊性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精益生产在样车试制中的应用,旨在为样车试制提供可行性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样车试制是汽车前期研发中非常重要的阶段,目前大多主机厂样车试制中所使用的总拼夹具多为同平台车型专用总拼夹具,即只能生产完A车型后再生产B车型。当遇到多款样车同一周期内试制时,需在其他生产场地重新开发一套专用总拼夹具对应,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样车试制的设计制造和管理成本,而且延长了项目中样车试制的周期,对整个车型开发都有较大影响。文章重点介绍的多车型混线、柔性化试制总拼夹具,其兼容A0~C级平台车型混线生产,实现生产场地和设备利用率最大化,同时缩短了试制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9.
杨夏  刘尚龙  黄流春  苏涛 《汽车科技》2020,(1):29-33,45
针对某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特点,依据功能样车验证需求逆向解析样车试制要求,并以此开展试制验证工作,满足不断提升的产品研发质量需求,达成项目QCD最优。本文从解析样车要求、试制方案设计、样车评价三方面介绍功能样车试制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10.
样车试制是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样件试装、性能分析及工艺性评估的重要环节,建立合理科学的过程控制流程,能够提升试制验证有效性,将PPV造车阶段才发现的问题提前至EP阶段,提升试制验证有效性并提前验证生产线工艺的造车瓶颈。本文简述通过对试制零部件质量控制、造车前期评估、试制计划、工艺联合验证、样车检查规范等试制过程关键节点控制,达到试制验证目的。  相似文献   

11.
国外钢板在轿车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瀚  李桂芬 《汽车工程》1996,18(6):373-377,372
本文从法规限制,市场需求和生产制造等方面评述了轿车工业面临的压力,论述了钢板用于制造轿车壳体的特点,根据轿车材料的选择原则,无论是近期还是未来,钢板仍将是轿车壳体的主要材料。针对轿车壳体的应用,简述了薄钢板,镀层钢板和复合夹层减振钢槔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轿车覆盖件冲压是轿车制造的重要生产过程,也是轿车生产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轿车企业模具规划、覆盖件模具设计制造,覆盖件冲压生产线工艺设计和覆盖件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现如今,我国科技快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将智能网络应用其中。当前汽车行业正在快速发展,在基于科技发展的前提下,智能网络的辅助将推动汽车行业向鼎盛时期发展,智能网络的融入能够提升人生的生活质量,以及为人们带来便捷生活。其中自动寻车技术是当前用户所需求的,这是一种高端智能技术,是建立在智能网络系统之上的,这种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助力解决用户在停车场找不到车的问题,这种技术的产生能够为人们带来更为便捷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汽车车身焊装线总体设计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我国汽车工业的一些关键技术,如车身焊装线的设计、制造,由于依赖引进,它已成为制约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在为国外设计的多条焊装线的实践中,总结了车身焊装总体设计时要注重考虑的7种因素,即生产能力、经济性、自动化程度、焊接工艺性、质量检测体系、整车装配性及安全保证体系等。  相似文献   

15.
汽车产业是吉林省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吉林省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率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本文以包括吉林省在内的22家汽车制造企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各汽车制造企业上市公司的生产效率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6.
姚杰 《天津汽车》2009,(5):53-55
模具企业是典型的按订单生产的行业,它需要有一套先进的管理系统以提高管理水平,具备对客户需求快速反应和及时调整的能力。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帮助模具企业更好地监控模具制造进度、辅助决策,模具企业应以PLM为数据管理平台,实现设计、工艺、制造、管理4大领域的协同工作,走数字化制造和精益化生产之路。文章以某铸造模具厂为例,介绍了CAXA设计工艺制造一体化PLM系统的信息化应用方案,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指出了模具企业信息化规划和实现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对于该类企业的信息化过程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促使我国汽车行业不断的转型升级,从生产性的人工密集生产制造到今天的智能化机器人应用,体现着我国强大的工业制造实力.汽车制造行业不但拥有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特征,还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征.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对于零部件制造的精准度以及质量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并且随着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民群众的...  相似文献   

18.
NVH(Noise Vibration Harshness噪音振动平顺性)是新能源汽车行业衡量驱动电机的设计水平和制造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从制造过程来分析和优化驱动电机的NVH性能,提升量产电机产品的制造质量,本文结合六西格玛DMAIC质量体系方法,应用到车用驱动电机产品的实际量产制造中,进行了制造产线中NVH相关的MSA(测量系统分析),利用FTA(故障树分析)得到了影响电机制造NVH的相关变量,通过相关性分析方法和最佳子集回归法得到了影响制造NVH的关键因素,优化并将改善点加入了产线NVH控制计划。本研究对于提升车用驱动电机的制造质量水平及建立车用驱动电机制造NVH开发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开来,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最主要的代步工具。然而我国目前正在提倡保护环境,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技术已经开始应用到汽车制造业,在将来汽车制造业会逐步向信息化发展,希望汽车制造业能够通过智能技术实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成组技术(GT)是先进制造技术(AMT)的一种单项技术,它普遍适用于机械制造行业,特别适用于汽车制造企业,成组技术是以相似性理论为指导,挖掘、标识、利用多品种生产中的相似规律,综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优化信息流、物质流,改善生产的时间和空间组织结构。全方全面应用成组设计、成组工艺、成组管理等技术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也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