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结合现有生产加工方式,为了改变因油压机工作平台高度以及产品尺寸局限而导致的无法纵向压扁的现状,在原设备基础上通过设计压扁工装实现产品加工。该压扁工装通过将纵向压力转换成横向压力,从而实现横向压扁,实践结果证明该工装压扁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管材压扁的回弹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材料力学中的单位力法求回弹值的新理论,对管材压扁工艺的加弹量进行了分析计算,理论得出的结果与实际相符,可用于管材压扁中回弹量的计算预报。  相似文献   

3.
贾宁  唐承平  闫书明  马亮  敬敏  安宇  王昊宇 《公路》2012,(4):220-223
基于钢管压扁吸能机理,通过在组合式护栏的横梁上设置钢管吸能构件,设计出一种适用于雅泸高速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的减速护栏。根据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可知,车辆贴靠碰撞减速护栏时钢管压扁变形,使车辆的动能转化为吸能钢管的内能,可有效降低车速。设置吸能钢管可减小组合式护栏的最大动态变形量和横梁变形范围,对组合式护栏的碰撞后维护是有利的,吸能钢管在车辆碰撞护栏过程中的性能表现可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利用压扁射流产生强大紊流的UBC燃烧室的燃烧速率比常规的碗形活塞燃烧室(下简称为BIP)快5%~10%。在贫油空燃比状态,这种快燃特征更为显著,可有效提高热效率和排污性能。  相似文献   

5.
《摩托车技术》2010,(4):75-75
新蓄电池的启用包括加电解液、充电和安装,一般由特许经销维修店专业人员完成。用户使用蓄电池时应先检查蓄电池外观,如:外壳有无伤痕、裂纹,端子有无变形等,在使用中不要弄弯、阻塞或压扁蓄电池的通气管。蓄电池日常的使用和维护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驾驶园》2013,(12):88-88
10月28日早上7时20分许,324国道往泉州方向行驶至晋江紫帽交警中队旁,一辆货柜车疑似躲闪横穿的小轿车,甩出的集装箱压扁过路的黑色奥迪车。据了解,当时奥迪车上有一男一女受伤,暂无生命危险。  相似文献   

7.
占强 《世界汽车》2006,(11):74-77
车身结构对于汽车的安全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各大汽车公司不惜重金纷纷研制开发最新的安全车身技术。-安全车身鼻祖奔驰安全车身是指一种专门设计的车身结构,当汽车碰撞时,头部或尾部被压扁变形并同时吸收碰撞能量,而乘客舱不产生变形以便保护乘员安全,它属于被动安全技术,由梅赛  相似文献   

8.
曹晓霞 《驾驶园》2007,(7):68-71
"1.11"事故的发生 1月11日上午9时许,驾驶员周某驾驶一辆装载钢带的平板大货车,行驶到浙江39省道永康境内桥里路口时,突遇紧急情况,周某急踩刹车,致使车上6捆重量达到二三吨的钢带挣脱绳索往前滚落,将整个驾驶室压扁,周某被自己所运载的钢带砸中,惨死车上.  相似文献   

9.
1一般检查 日产千里马轿车发动机的一般检查、试验内容包括:目视检查所有电路,观察线束有无摩擦、拉伸、断裂或连接松动等,确保所有电路连接紧固、接触良好,连接正确有效.确保真空管路畅通,无压扁、破裂,按照真空管路图,逐条地对真空管路及其连接进行检查,确保连接正确、有效、无泄漏.  相似文献   

10.
卫东  莽超图 《汽车与运动》2012,(12):130-133
鸟叔一曲《江南Style》红遍天,而最近车市最红的一个热词是"风尚",赶快来看看这位来自巴黎的风尚先生吧!据预测,今年各大公司的年会都会呈现一曲接一曲的《江南Style》,如果你不蹲个马步,甩一甩你的胳膊,你就会成为异类。而对于国内的年轻人来说,如果你对国内接二连三上市的时尚小车没有心动的话,那你一定是被"压力山大"压扁了脑袋。就在今年这个不平凡的夏季接近尾声之时,DS3、新甲壳虫、奥迪A1 Sportback,一款款时尚小车向你走来。  相似文献   

11.
付锐  陈荫三 《汽车工程》2002,24(4):359-363
基于圆管的吸能原理,采用铝质筒元作为吸能元件,研究筒元轴向与径向承载的不同变形模式,以及不同排列方式筒系结构对被撞横梁的缓冲性能的改善效果。试验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筒系吸能结构能明显降低与横梁碰撞的台车的减速度值,提高横梁的能量吸收能力,缓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工程地质勘察数据存储及利用方式非常低效,重复性勘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为实现数据整合及高效利用,文中以空间数据库系统为基础,搭建了一套工程地质数据库管理平台。该数据库管理系统整合了建筑物及市政基础设施等信息,能够实现工程勘察设计数据的有效收集、管理与智能化利用,为建设项目的前期评估、仿真建设、运营管理提供全周期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雨洪调蓄设施是改善城市内涝的重要工程措施,研究其空间布局及规模尤为关键。现总结了大尺度雨洪调蓄设施规模影响因素,对调蓄设施的调度方式以及布局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案例分析说明调蓄设施采用固定下泄的调度方式便于调度控制,但上游调蓄库容占比越大越容易造成库容浪费,上下游调蓄总库容应采用不同洪水组合相互验证。在下游用地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应优先选用区间同频工况下的调蓄库容布局。该研究成果对相关工程规划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冯新军  李旺 《公路》2021,(1):273-279
针对废胶粉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较差、黏度大、对施工温度要求高等缺点,采用双氧水对废胶粉表面进行氧化改性,以双氧水用量、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及胶粉目数为因素各自选取4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采用软化点、5℃延度、25℃针入度、离析试验、弹性恢复试验和180℃布氏旋转黏度作为考核指标,以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作为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胶粉的表面氧化对废胶粉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优化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双氧水处理废胶粉改性沥青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双氧水用量70mL,处理时间4h,处理温度80℃,废胶粉目数40目。  相似文献   

15.
李北星  周明凯 《公路》2007,(12):141-145
在利用岩石轧制生产机制砂的过程中,伴随产生相当数量的岩石细粉副产物。为了有效利用石粉资源,本文对石灰岩石粉代替粉煤灰作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的可用性进行了研究。首先,测试了掺入石粉的水泥胶砂的流动性和力学性能;其次,对石粉取代粉煤灰作掺合料对C 30、C 60、C 80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和讨论。结果显示:在混凝土中掺入15%~22.5%数量的石粉作掺合料是完全可行的,其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基本相当于等掺量的粉煤灰。  相似文献   

16.
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钢质、铝合金质吸能盒的吸能特性进行对比研究,采用不同的损伤模型模拟材料的变形行为,比较了两种吸能盒轴向压缩距离、变形模式、评价指标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下吸能盒的轴向压缩距离和变形模式与试验结果吻合。在冲击速度为10 m/s的低速碰撞下,铝合金质吸能盒吸收的能量与钢质吸能盒相比减少了6%;钢质吸能盒的吸能效率为35.5 kJ/mm,比铝合金质吸能盒高。铝合金质吸能盒相较于钢质吸能盒在压缩过程中形成了明显的折叠褶皱,边缘处材料失效,单元被移除。吸能盒的评价指标中铝合金质吸能盒的比吸能 (SEA)、峰值碰撞力 (PCF) 均比钢质吸能盒更优,钢质吸能盒的吸能量 (EA)、平均碰撞力 (MCF) 比铝合金质吸能盒更优。铝合金相比钢更适合作为中低速碰撞时车用吸能盒的材料。  相似文献   

17.
陈华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4):232-233,245
为让更多工程从业人员了解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现状,推动其规模化应用,大量调研了再生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发现目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再生特殊土、再生工程材料和基于再生骨料的衍生材料,其中再生固化土、骨料和砖砌材料比较成熟,得到了规模化应用,而再生绿植土、掺和料和水工材料尚处于研究或初步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和动力电池低温生存能力,探索发动机与电池冷却余热资源的利用新途径,提出了一种基于余热再利用的发动机和动力电池双向循环低温预热的新方法.建立发动机和动力电池余热数值模型,定量分析和研究余热系统的温升特点与温度分布状况,揭示了发动机与动力电池余热的传热规律,设计了基于相变材料的自动双向热控装...  相似文献   

19.
基于蓄能器原理的汽车尾气余热利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陆路交通主力军——汽车发动机的尾气余热白白浪费的现象,拟研究开发一套基于蓄能器原理的汽车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存储与利用系统.利用设计的双循环特殊蓄能器对汽车运行过程中尾气排放管道壁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将其转化为液压能储存在恒压蓄能器中,并设计一套与之相配的液压传动回路,利用回收的液压能作为车辆起动和制动的动力源.系统...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measures the productive efficiency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logistics by apply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to cross-sectional data of prefectures in Japan. Either through public operations or by outsourcing to private waste collection operators, prefectural governments possess the fundamental authority over waste processing operations in Japan. Therefore, we estimate a multi-input multi-output production efficiency at the prefectural level via DEA, employing several different model settings. Our data classify the MSW into household solid waste (HSW) and business solid waste (BSW) collected by both private and public operators as separate outputs, while the numbers of trucks and workers used by private and public operators are used as inputs. The results consistently show that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inhabited remote islands, are relatively more dominant factors for determining inefficiency. While the implication that a minimum efficient scale is not achieved in these small islands is in line with the literature suggesting that waste logistics has increasing returns at the municipal level,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waste collection efficiency in Japan is well described by CRS technology at the prefectural level.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prefectures with higher private-sector participation, measured in terms of HSW collection, are more efficient, whereas a higher private–labor ratio negatively affects efficiency. We also provide evidence that prefectures with inefficient MSW logistics have a higher tendency of suffering from the illegal dumping of industrial was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