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该文提出了基于土地利用的开发区交通需求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规划工作。首先提出了基于土地利用的交通需求预测的体系框架,建立基于土地利用的居民出行生成预测模型,确定了用于出行分布预测的重力模型以及用于出行方式分担预测的距离竞争曲线模型,在此基础上,将所建立的模型应用于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的综合交通规划中,参考国内相关城市案例数据及营口老城区居民出行调查数据标定了上述模型中的参数,研究表明预测模型在开发区的交通规划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城市交通异常管理的主动式响应,给交通异常处置争取更多的时间,减少交通异常对城市路网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及关联性修正的交通异常预测方法.基于历史异常数据构建交通异常数据库,并定义了预测模型中的主要参数;构建了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算法的交通异常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结合不同单元区域背景概率及交通异常相关关系挖掘的预测修正算法,对预测结果进行关联性修正以得到最终更加准确的预测结果,大幅提升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应用哈尔滨市30 d实例数据训练了所提出的交通异常预测模型,用15 d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经过关联性修正的预测模型成功预测次数明显增加,相较于传统方法,预测成功率提升了31.46%,皮尔逊检验值均大于1.642,预测的结果的可信度大于80% 的置信水平.   相似文献   

3.
刘洁  舒国明  石鑫  朱菲 《公路》2023,(2):232-236
为更精准预测高速公路异常交通态势变化,基于Kernel-KNN算法原理提出了态势预测模型,并调研京石高速公路异常交通态势场景下交通管理及运行监测数据,基于历史数据中速度与交通态势非线性映射关系,在MATLAB中实现了预测过程,确定了预测模型最佳参数取值范围,最后验证了预测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高速公路异常交通态势预测模型的精度主要与带宽值B、时间长度T和最近邻数k等3个参数相关,当B、k、T分别在[3,10]、[8,10]、[1,2]范围时,预测模型精度相对稳定,其预测平均绝对误差(MAE)为3.97、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6.95、均方根误差(RMSE)为3.96,模型精度优于其他算法,且以单日时段速度为例,其预测值与实际速度值较吻合。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交通事件持续时间4个阶段的定义,分别建立了4个阶段的时间预测模型.在传统密闭道路集散波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汇入汇出匝道及衔接道路的路网事件辐射范围预测模型.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构造了集散波类并模拟集散波在路网中的辐射过程,通过渲染地图来展示事件辐射态势.利用交通仿真技术,验证了时空影响预测模型能够有效地描述不同时间阶段交通事件在路网上的辐射范围.   相似文献   

5.
基于交通环境承载力的公路网交通量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日辉  王首绪 《公路》2006,(4):182-185
提出将交通环境承载力相关理论应用到公路网交通量预测中,提出基于交通环境承载力的公路网交通量预测模型。从环境系统污染物的输入输出模型出发,构建基于大气污染承载力的公路网交通量预测数学模型,实现基于大气环境的交通量控制目标,为交通规划部门制定可持续的交通发展规模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自行车交通可达性强、经济实用,能有效弥补城市轨道交通的缺陷,两者衔接更加符合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交通发展战略。基于多式联运理念,提出“城市轨道交通(Urban Rail Transit)+自行车交通(Bicycle Traffic)”模式(简称“U&B”模式),在分析现有轨道交通换乘站自行车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基础上,综合国外经验与Logit模型,研究“U&B”模式下自行车停车需求预测模型。最后提出自行车停车管理改善策略以加速“U&B”模式实现“无缝衔接”,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供给影响下的后涌式公路交通需求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模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后涌式交通需求预测是以四阶段模型为基础的改进方法,它克服了传统的四阶段模型无法考虑交通供给对交通需求的缺陷,通过研究交通供给设施对交通需求的影响机理,在四阶段模型中引入了反映路网、路线、路段的服务水平参数,使得整个模型系统能够充分反映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的互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邓润飞 《交通科技》2011,(1):108-110
以经济、人口、车辆保有和广义出行时间为基本变量,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交通生成预测模型,从而在交通生成阶段中考虑了交通出行条件改善的影响,将交通生成预测和诱增交通预测两者结合,既考虑了社会经济对交通的决定作用,又考虑了交通供给对交通生成的反作用。模型应用于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实践,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反映不同地区经济、人口、车辆保有以及交通条件等因素对各地区交通生成特性的差异,并且具有实用、精度高、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农村客运交通分布预测中碰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法,建立基于工农业总产值关联度的交通分布预测模型,灵活合理地运用引力模型进行交通分布预测,可以作为常规交通分布预测方法的补充,丰富农村客运规划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10.
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中的路段行程时间间接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阐述综合路段行程时间间接预测模型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排队论及基于交通模拟的行程时间间接预测模型,并按照人工调查数据验证模型的精度,给出了相对误差图,以说明模型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结合中国西部地区路网的现状,以路网中各路段的历史交通量调查数据和区域经济资料为依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对路网的正常交通量进行预测;以现状路网正常交通量为基础,利用概率分配法对新建或改建路网的转移交通量和诱增交通量进行预测,形成基于路网路段交通量调查资料的趋势增长———概率分配路网交通量预测方法。该方法继承了个别推算法的优点又摈弃了总量控制法的缺点,可操作性强,适用于西部地区的路网。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兰州市北环路为背景,系统研究了城市道路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编制办法。通过结合有关的标准规范,从建设方案评价、交通需求预测、影响评价、改善措施及结论和建议等几个方面给出了适合道路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该文首先分析了机场货运交通的特点,针对这些与常规交通预测不同的特点,构建了机场货运交通预测模型,模型中不但考虑了机场货邮吞吐量,而且考虑了货运业务的客运需求。最后,以深圳机场规划为例,进行了货运交通预测。  相似文献   

14.
对于没有基础的交通量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方面数据的未开发区域以及没有系统科学的交通量调查数据的曾经偏远落后的地区,很难用经典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来预测其远景年的交通量,可以考虑采用土地利用回归模型对该地区进行交通需求预测。  相似文献   

15.
相关系数法在通道交通需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娟 《中国公路学报》2006,19(5):98-101
通过改进传统的相关系数法进行通道交通需求预测,分析了交通需求的相关影响因素。由通道的综合发展增长率和交通增长率的相关性及相关系数预测通道交通需求总量,并根据可行路径连接的交通集散点的经济特征和支线里程,探讨了吸引权及采用Logit分配模型预测路径交通流量的方法。结合某通道交通需求预测,对该方法进行实际运用,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过境交通量预测是深港西部通道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重要工作,也是确定口岸设计交通量的基础。过境交通量预测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深港双方为此开展了独立的交通调查,研发了各自的交通需求模型。双方的预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深港双方专家组协商确定了最终的预测交通量。对于未来跨界通道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交通冲突预测是进行交通事故预防和制定安全改善措施的有效手段,节约观测时间和人力。针对BP网络的缺点,提出了改进的快速BP算法,建立了交通冲突量的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具体的交叉口交通冲突量的预测实例进行了研究,实践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短时交通流预测在城市交通控制和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很多预测模型均假定模型的参数是不随时间变化的,这与实际不符,从而影响了预测的精度。本文提出采用多层建模与灰色建模的综合方法预测短时交通流。该方法把预测问题分为两部分:一是预测模型参数的预测;二是根据参数预测值的交通流预测。其中,对模型参数运用灰色理论预测方法。实例分析表明,本方法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