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了探讨结构参数对桥梁结构噪声的影响,以某拟建轨道交通槽形梁为研究对象,选取桥梁支座刚度、桥梁阻尼比、桥梁结构刚度3个影响因素,结合有限元-瞬态边界元理论,对其进行正交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轨道交通槽形梁结构瞬态辐射噪声对桥梁结构阻尼和结构刚度的改变较为敏感,随着桥梁结构阻尼参数和结构刚度系数的增大,声场最大线性声压级逐渐减小;在结构辐射噪声近声场处,桥梁结构刚度对槽形梁结构噪声影响较为显著;在结构辐射噪声远声场处,桥梁阻尼比对槽形梁结构噪声影响较为显著;应当有针对性地对桥梁结构噪声影响参数进行优化,从而改善桥梁结构噪声性能。  相似文献   

2.
地铁车辆司机室内藏门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充分阐述司机室内藏门各部件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前期项目主要结构的缺陷,通过改进承载导向结构、锁闭结构、前部密封及门槛结构,优化了地铁车辆司机室内藏门结构。  相似文献   

3.
地铁车站与高架桥合建工程结构体系复杂,动力荷载作用下结构受力变形规律尚不明确。文章基于某地铁车站与高架桥合建的实例,对地震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动力作用持续状态下,地铁车站结构内部相对位移较小,表层土水平位移峰值约为地铁车站结构水平位移的2倍;地震动力作用瞬时性状态下,合建结构本身具有一定稳定性;在地震动力作用下,车站结构的应力变化幅度远小于上部桥梁结构的变化,合建结构中地上部分结构的动力响应仍是结构设计中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4.
25型客车牵引梁一直采用槽钢拼接结构,此结构虽然刚度大,但是存在制造工艺复杂、工艺周期长、焊接变形大、不易调修等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槽钢拼接结构牵引梁制造工艺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了结构改进,将传统槽钢拼接结构牵引梁改为钢板折弯结构牵引梁。钢板折弯结构牵引梁在保证整个牵引梁强度的同时,焊接量较槽钢拼接结构牵引梁减少了80%,消除了由于焊接引起的焊接变形,保证了产品质量;同时,加工工序较槽钢拼接结构牵引梁由10道减少到4道,工作量减少了60%,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工艺成本。钢板折弯结构及槽钢结构牵引梁有限元计算和对比分析表明:在同载荷、同工况条件下,钢板折弯结构牵引梁的结构强度优于槽钢拼接结构牵引梁,且强度裕量较大。  相似文献   

5.
建立某机车车体有无蒙皮结构的2种有限元实体模型;分析了蒙皮结构在车体结构有限元分析中的具体影响;提出了车体蒙皮结构在动态特性计算中的处理方法。指出要提高机车车体结构的有限元分析精度,就必须考虑蒙皮对结构动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周期性三维轨道结构中弹性波传播规律,采用波有限元方法建立结构元胞动刚度矩阵,基于Bloch定理求解结构中弹性波波数和特征向量,得到其频散曲线,进一步结合弹性波叠加方法,计算无限长三维轨道结构响应.对比平面半轨道结构模型,三维轨道结构中频散曲线数量增加一倍,出现结构非对称波模态.此外,三维轨道结构中存在明显的弹性...  相似文献   

7.
铁路客运专线轨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培雄 《中国铁路》2005,(11):37-40
轨道结构是客运专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日本、法国、德国高速铁路的轨道结构以及我国提速铁路轨道结构概况;指出确定技术标准是我国客运专线轨道结构的首要工作,另外还需解决轨道结构与机车车辆(动车组)走行部的关系、轨道刚度、工后沉降、道岔结构与转换、轨道结构的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针对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结构体系复杂、柱底反力极不均匀、基础与结构刚度相差不大的实际情况,传统计算方法已不能反映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特别是对上部结构影响很大,本文对基础与结构的共同作用分析方法与传统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构和基础的计算结果及原因,以期找出适当的方法指导类似工程的设计。研究结论:对于基础与上部结构刚度差别不大,柱轴力极不均匀的结构,应采用考虑上部结构与基础的相互影响的共同作用方法进行分析。基础对结构的影响程度与基础、结构的相对刚度有关,基础刚度越大,影响越小。对于目前综合交通枢纽中大柱网加填充柱网的结构来说,基础的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  相似文献   

9.
装配式桁架在工程中运用较多,在工程项目中可以作为梁式结构和柱式结构运用,其中柱式结构分为排架式柱和方柱式结构。由于现实中对柱式结构缺乏完善的理论分析和实用简化计算方法,工程单位在运用柱式结构作为临时支撑结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安全隐患。因此对方柱式结构的构造及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进行研究,该实用计算方法简单,对方柱式结构运用具有一定指导作用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ANSYS软件建立桥梁-轨道结构-锚固结构-路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温度荷载作用下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台后锚固结构变形研究.结果表明:锚固结构自身温度从0℃升至20℃时,其纵向位移超过设计限值要求(3.0 mm),达到3.7 mm,并引发锚固结构与填料界面的脱空;锚固结构、桥梁、轨道结构及路基温度同时升高时,锚固结构...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地下段和高架段之间的过渡段中,与地下线路连接的挖方过渡段结构形式,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U形整体结构。而与高架线路连接的填方过渡段结构形式,各城市均采用填土路基的形式,该结构形式一直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的薄弱环节。对该过渡段的传统结构形式方案的存在问题,建议采用刚性结构过渡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对刚性结构过渡的结构形式、造价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基于装配式车站结构现有研究成果,建立适用于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的梁-复合弹簧简化动力分析模型,通过与三维实体模型分析结果对比,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并应用该模型开展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与同型现浇结构的横向地震反应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平地震作用下,装配式车站结构和同型现浇结构的变形差异不大;其截面内力波动趋势与现浇结构一致,且均在同一时刻达到峰值;其典型截面的弯矩及弯矩波动幅度均小于现浇结构,其注浆式榫槽接头减小了结构截面弯矩及弯矩波动的幅度,减弱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弯矩响应。该研究可为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抗震计算提供技术支持,为预制装配技术应用于地下结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可液化土层对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砂土液化大变形对地铁车站结构产生的重要影响,使用FLAC~(3D),采用PL-Fin土体液化本构模型,总结地下结构位于可液化土层时,液化土层从液化初始到产生液化大变形时刻,土体液化、结构位移变形和结构周围土体应力与结构应力变化规律,并与非液化场地下的地下结构地震反应进行对比。主要结论有:地铁车站结构从底部开始液化,引起两侧土体的移动和结构的倾斜上浮;由于结构两侧土体液化较轻微,结构左侧墙临近土体应力及结构应力在液化和非液化场地中的变化规律比较类似,底部土体液化较严重导致液化地层中结构底板及底板相邻土体应力变化同非液化土层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地铁盾构隧道在服役过程中,其衬砌结构表面难以避免地存在不同严重程度的结构病害,如裂缝和渗漏水.为了能够客观地评定结构病害的严重程度,迫切需要研究结构病害主要参数与结构服役性能之间的力学关系.以地铁盾构隧道衬砌结构表面的裂缝和渗漏水病害为研究对象,基于地层结构法,采用接头弱化的盾构隧道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建立可以同时模拟...  相似文献   

15.
地铁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抗地震作用--阪神地震破坏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铁结构一直被认为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1995年阪神大地震发生之前,很少有大型地下结构在地震中严重破坏的报道。然而,阪神大地震中,包括诸召铁车站及区间隧道等结构在内的大量大型地下结构出现严重的破坏,使人们对地下结构的抗震安全性产生怀疑。初步研究表明,地下结构具有不同于地面结构的抗震性能和破坏特征,在某些情况下,同样会发生严重甚至强于地面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受损的事件,阐述结构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通过调研各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安全保护的法规依据和管理模式,提出了结构安全保护管理的要点。结合多年来广州市轨道交通结构保护管理积累的实践经验,总结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外部作业的规划报建、施工报建、施工全过程、应急处置等关键环节的结构保护管理方法和监控措施,以安全有效地保护城市轨道交通结构。  相似文献   

17.
以某铁路车站站场下地下结构盖挖逆作法施工为工程背景,首先现场测试分析了城际铁路列车通过时地下结构的振动响应,其后建立了动车组-轨道结构-地下结构系统耦合动力分析模型,仿真分析了城际铁路列车通过地下结构的全过程,系统探讨了地下结构的车致振动响应及其空间传播规律,揭示了地下结构车致振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地下结构车致振动随着与运营线路的距离加大而逐渐衰减,且衰减速度逐渐减小;结构动力响应随列车运行时速的提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罐式集装箱结构主要采用钢结构焊接而成,而焊缝是整个结构中疲劳相对薄弱的位置,如何在设计阶段评估该罐式集装箱焊接结构的疲劳可靠性是个难题。文中首先建立带焊缝细节的罐式集装箱结构有限元模型,基于IEC 61373-2010标准中的模拟长寿命随机振动载荷谱,引入网格不敏感频域结构应力法,分析随机载荷下罐式集装箱结构关键焊缝抗疲劳性能,结果显示该集装箱结构的关键焊缝结构满足纵向、横向、垂向3个方向各5 h随机载荷谱作用下总损伤小于1的要求。频域结构应力法,可以考虑结构的随机振动能量频域分布对焊缝疲劳寿命的影响,同时方便找出与焊缝疲劳寿命密切相关的关键模态,能够为轨道车辆焊接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水化作用引起结构发生温度开裂,严重威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造成车站结构渗漏。目前针对车站结构水化热温控技术的研究相对不足。为此,在混凝土结构中埋设换热管搭建地铁车站结构的水管冷却温控系统,开展地铁车站板式结构水化热水管冷却现场试验,实测车站结构的水化热温度和早期应变变化。首先,对比分析水管冷却技术对车站结构水化热的温控效果,并讨论水管冷却的换热机理;其次,分析车站板式结构的硬化变形行为,进一步探讨水管冷却对车站结构早期硬化热力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由换热管、水泵、水箱等设备构成的水管冷却系统可以用于地铁车站板式结构的水化热温控调节;与自然冷却相比,水管冷却通过加速内部混凝土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可降低车站结构水化热峰值温度3℃,提前水化进程约35 h;车站板式结构的水化热残余拉应力较块状结构和柱状结构略大,其水化热变形可分为受热“凹形”翘曲、散热翘曲恢复和散热“凸型”残余翘曲3个阶段;水管冷却可降低车站结构的早期峰值压应力、残余拉应力、温度翘曲应力约1/3,表明水管冷却系统可以有效控制车站结构的早期裂缝。研究结果对地下地铁车站结构早期开裂控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病害隧道结构安全性评价模型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基于结构-荷载法隧道计算理论,分别建立了隧道衬砌结构厚度不足、材料劣化及背后空洞3种病害结构计算模型,并进行了工程实例分析,阐述了病害隧道结构安全性评价的具体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隧道结构病害的存在,改变了其整体刚度和受力状态,降低了整体承载能力.所建立的病害结构安全性评价模型能够综合考虑隧道常见病害对结构的影响,弥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