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黄土公路隧道结构设计和施工中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的现实情况,结合白虎山隧道、新庄岭隧道、土家湾隧道三座黄土公路隧道衬砌结构力学性状研究成果,提出了以黄土公路隧道拱顶中心线侧压力系数为判据的深、浅埋界定的新方法,指出应结合黄土特性及埋置深度进行隧道衬砌设计,不宜按计算摩擦角或围岩类别确定隧道的围岩压力;设计时除进行荷载计算外,还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经工程类比及综合研究后确定衬砌结构。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确定设计原则和施工方法,例如,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应采用微台阶或分区微台阶法施工,而不采用侧壁导洞法或双侧壁导洞法;在取得同等支护效果的条件下应加强初期支护;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应特别注意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隧道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确定因素,引发埋设深度过浅、承载压力受力不均等一系列问题。受施工建设线路、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等不同情况影响,可能会造成部分洞口在山地一侧坡脚的地方以及山体沟谷处。安全事故多发,也是对技术考验最大的施工阶段是公路建设环节中的隧道洞口施工,洞口施工方案设计是否科学严谨、施工技术的成熟度直接与隧道洞口工程的建设质量以及安全相关联。为了能够提高公路隧道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率以及质量,以公路隧道洞口技术为研究背景探讨相关工艺要点。  相似文献   

3.
环保是21世纪最大的课题,而在公路隧道建设中,仍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以公路隧道洞口设计为重点,提出采用绿色洞口、棚洞这两种新型环保的洞门设计,介绍了其施工的工序,最后就隧道洞门设计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汶川地震震区大量公路隧道震害资料,对各地震烈度区公路隧道震害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度区隧道均未破坏;7度区出现落石灾害,砸坏洞门、边仰坡结构;8~11度区硬岩隧道洞身衬砌基本无震害,8度区软岩隧道洞身衬砌出现轻微开裂、渗水;9度区软岩隧道洞身衬砌开裂严重,出现网状开裂、大面积渗水,出现混凝土剥落、掉块以及二次衬砌垮塌等,洞口边仰坡出现滑塌、崩塌,堵塞洞门;10度区软岩隧道洞身二次衬砌垮塌增多;11度区软岩隧道洞身出现围岩垮塌。研究成果对进一步研究高烈度地震区公路隧道震害机理及抗震对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根据兰临高速公路新七道梁隧道施工中围岩开挖和支护变形的实际情况,通过对隧道支护、衬砌结构进行动态设计的尝试,取得了预期的建设成果;提出了隧道建设动态管理的几点建议,对今后的公路隧道建设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公路隧道施工准备阶段的原材料及配比、测量控制、人员设备、施工方案的审查和确认,施工过程中洞口开挖、洞身钻爆、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等技术要点以及在此过程中遇到的地质断层、软弱围岩、小塌方、涌淋水等问题处理。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我国公路、铁路及矿山建设中隧道事故的特点,提出了隧道救援应遵循的九项原则。  相似文献   

8.
高寒隧道保温设计研究及热工计算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高寒隧道研究成果还不能完全满足隧道设计要求,文章借鉴我国建设部房建行业和日本国铁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适用于季节性冻土隧道洞口保温段长度、衬砌保温及水沟保温的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公路隧道洞口段支护结构加强设计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目前公路隧道洞口段支护结构加强设计存在的问题,文章从洞口段与洞身浅埋段的围岩特性、荷载作用特点入手,基于超前管棚、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的作用机理,分析了支护结构在不同围岩条件下的作用特点,给出了洞口加强段和洞身浅埋段衬砌设计的合理化建议。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洞口段围岩破碎,自稳能力差,超前支护为围岩早期稳定提供条件,初期支护为主要承载结构,二次衬砌承担部分荷载并提供一定的安全储备;由于洞口段衬砌上覆荷载较洞身浅埋段小得多,不宜加强二次衬砌,因此洞口加强段衬砌设计应以加强超前支护与初期支护为主。(2)洞身浅埋段围岩较完整,有一定的自稳能力,二次衬砌为主要承载结构,初期支护主要发挥与围岩粘附的协同作用;洞身浅埋段衬砌设计应以加强二次衬砌为主,并要控制施作时机。  相似文献   

10.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公路隧道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隧道建设长度、断面形式和处理方法日益丰富,从事公路隧道建设的人员也越来越多。相继推出的《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公路隧道设计细则》等行业规范,对推进我国公路隧道建设技术进步,规范和指导其设计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公路隧道技术已自成体系,全面修订或新编了隧道设计施工规范,但是,许多公路隧道建设技术人员仍感觉在工作  相似文献   

11.
综合运输     
<正>月刊1979年创刊第39卷,第02期,2017年02月出版A Monthly Publication Since 1979Vol.39 No.02 February 2017《综合运输》月刊,1979年创刊,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期刊;是国内唯一涵盖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覆盖区域(城际)交通、城市交通、军事、国防交通的综合性期刊。常设中国交通观察、理论与政策、发展和改革专题、实例分析等栏目。《综合运输》编辑部  相似文献   

12.
综合运输     
<正>月刊1979年创刊第39卷,第04期,2017年04月出版《综合运输》月刊,1979年创刊,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期刊;是国内唯一涵盖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覆盖区域(城际)交通、城市交通、军事、国防交  相似文献   

13.
付有祥 《人民交通》2021,(22):10-17
青年作家董昕乘车穿行于贵州的奇山秀水长美桥长隧间. 桥梁是人类行走于世界万象间谋求超越的伟大创造.中国自古就有造桥的传统.赵州桥券下,迄今晨风都在搅拨着给阳光照亮的有隋枯黄树叶一般的故事哗哗作响.六十四年前的1957年,毛泽东主席轻吟《水调歌头·游泳》,七个多月后的9月,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又十一年后的1968年12月,也是在长江上,南京长江大桥竣工通车!那座作为第一座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中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当时国内最大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成为了当时沟通中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标志着中国桥梁建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开创了中国自力更生建设大型桥梁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是2211.68成辆和2198.41万辆,同比增长第一。中国已经进入汽车社会,社会公众对汽车持有巨大的需求,各汽车企业需要通过车展平台与观众互动沟通,公众也需要通过车展品味各品牌汽车的魅力,欣赏不同汽车的个性,包括科技含量、质量、外形以及安全性等,这就是北京车展如此火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白鹭 《运输经理世界》2007,(10):113-115
当中国客车不断走向国际舞台,当中国客车开始在一国形成垄断,当中国客车在自己的市场正在替代豪华客车的概念……当这一切的一切不断交织地出现在世界上时,我们说中国的客车,正以一种新的形象被世界瞩目。"低档、低价"的客车形象已成为过去。代之而来的是中国客车与世界水平渐近渐强的脚步。中国客车根植于得天独厚的大市场,在这一最早开放的市场中,十几年的市场竞争搏杀,已使中国不少客车企业最早知道了品质是企业永续经营的支点,  相似文献   

16.
YRCW中国攻略     
在2006年年历翻开的第四天,美国的货运老大、全球500强之一Yellow Roadway Corporation将其名字改为"YRC Worldwide Inc.".随即,在纳斯达克股市上,字母"W"又被灵巧地加在了"YRC"后面,成为YRC发展里程中的一个拐点,似乎也是其启动全球战略的剪彩仪式.  相似文献   

17.
交通运输发展战略是国家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战略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集中体现。本文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发展阶段的宏大背景,总结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四大战略,即改革开放战略、重点建设战略、统筹协调战略和转型发展战略。系统梳理了四大交通运输战略选择的宏观环境、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实施效果,为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基本路径提供了战略解释。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 一位年轻的学者,长期投身于中国的公共运输领域,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技术与经济问题,努力在巴士与客车制造商和运营商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桥梁,倡导和传播各种新的理念和先进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and the ever-increasing quantities of produced and sold automobiles in China, many problems such as fuel scarcity and air pollution have emerged. To alleviate such problems, one solution is to promote households to purchase small-displacement (engine) cars (SDC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we develop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examine how influencing factors such as environmental attitude, subjective norm, self-image and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motivate SDC purchasing behavior through SDC purchasing intention in China. We further extend the research framework to examine whether the factor of economic incentives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DC purchasing intention and behaviors. Using an empirical study with 232 usable questionnaire responses, we observe that SDC purchasing intention partly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ree of four influencing factors (environmental attitude, self-image,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nd SDC purchasing behavior. Statistical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factor of economic incentives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DC purchasing intention and behavior.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ree of four influencing factors can yield SDC purchasing behavior, especially when SDC purchasing intention exists. Economic incentives such as financial support from the government could promote SDC purchasing intention to transform into purchasing behavi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