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沥青路面设计是根据多层弹性理论、层间接触紧密而不产生层间滑移的完全连接体系,以及在车辆均匀荷载作用下轮隙中心处实测路表弯沉值决定的。层间接触的条件对路面弯沉值的大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层间接触牢固可提高路的整体强度,使弯沉值变小,增大轴载次数,延长路面使用年限。有文献记载,层间条件从连续到滑动的变化可以导致极限轴载降低大约40%。  相似文献   

2.
路面结构层的层间结合是影响路面整体结构强度的重要因素,采用BISAR3.0路面应力计算程序,分析了面层竖向应力、面层和基层底面拉应力、路表弯沉、面层剪应力最大值的产生位置,以及路面结构层层间接触状态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层间完全滑动状态下,路表弯沉、基层底拉应力、面层竖向应力、面层剪应力等路面设计控制指标比连续状态提高1.5~2.5倍;面层、基层疲劳寿命比连续状态急剧降低。  相似文献   

3.
张强 《山西交通科技》2009,(3):51-53,56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计算荷载作用下不同的层间接触状况下的路面结构层力学响应情况,分析路面板弯沉、最大层底水平弯拉应力、层间剪应力等因素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程度,从而为建立考虑接触状态的刚性路面设计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浅析超载车辆对路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路面设计弯沉值,层底拉应力及其他方面的分析,找出超载车辆对路面的影响依据,并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沥青路面结构由于各结构层间材料性能存在差异且施工技术水平存在限制,路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层间接触条件并非完全连续,但在沥青路面设计时仍将其视为完全连续。为探究层间接触状态对沥青路面动力特性的影响,利用积分变换将偏微分方程组转化为常微分方程组并建立传递矩阵,引入转换矩阵表征层间连续状态;依据边界条件和两类积分逆变换获得层间非完全连续沥青路面结构动力响应的解析解;通过参数变化模拟层间接触状态的改变,分析层间接触状态对路面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面层与基层间的接触条件对路表弯沉的计算结果影响最大,提高面层与基层间的层间黏结强度可有效降低沥青路面的弯沉响应。  相似文献   

6.
重视施工中增长的弯沉值和断面产生的不对称弯沉值,对补强设计采用的前期回弹弯沉值应加以修正,减少设计强度不足对路面造成的病害。  相似文献   

7.
沥青路面动态响应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优化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引入无反射边界,依据结构动力理论,利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多层沥青路面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进行了分析。发现沥青面层的拉应力和路表弯沉随着基层模量、层间摩擦系数、行车速度和面层材料阻尼的增大而减小,剪切应力随着轮胎接地压力和基层模量的增大而增大。分析结果表明:基层设计需要综合优化设计,简单增加基层模量和厚度都是不合适的;良好的层间接触状态以及使用较大阻尼的材料,有利于路面性能的改善;提高行车速度可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路基、路面回弹模量是设计和施工的重要指标,但回弹模量是变化的线性函数,较难直接测量,在施工中采用了路基弯沉测量来间接控制回弹模量。用多层弹性体系理论方法全方位阐述路基路面各层回弹模量与总弯沉值的关系,给出施工过程中控制弯沉值的理论标准。用此方法计算理论弯沉值可以在实际施工中及时了解路基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的设计理论是建立在弹性层状体系基础上,根据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结构层材料疲劳破坏原理进行验算后,决定路面的厚度和使用年限。基于柔性路面结构层的设计方法,要求控制条件为实际弯沉值IS〈允许弯沉值1d;实际弯拉应力6m〈允许弯拉应力6R:  相似文献   

10.
基于沥青路面层间破坏原因,采用BISAR3.0软件对路面结构层间受力进行分析,探索了层间接触状态对路表弯沉及路面结构各层剪应力的影响规律,最后根据力学分析结论,提出加强路面层间黏结的措施,供相关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有限元分析纵坡路段路面结构动态力学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静态力学分析纵坡路段路面结构,能够得出推移是由于层间剪应力增大引起的,但不能合理解释实际存在的车辙问题。采用ANSYS三维有限元瞬态计算方法,模拟路面结构受到的动态车辆荷载作用,并依据国外路面设计理论,分析路面结构各层层底拉应变、面层内最大压应变以及路表弯沉值、面层与基层间的剪应力。得出纵坡路段的行车速度慢是车辙形成的主要原因,层间剪切破坏的发生主要跟纵坡坡度大小有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以旧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层这个工程实例为依托,对旧混凝土路面接缝传荷能力,脱空板现象,旧水泥混凝土板的厚度,旧水泥混凝土板的强度,弯沉及弯沉差进行了调查评定,进而得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3.
1概述 我国现行的柔性路面设计规范是以设计容许弯沉为控制指标,但在施工规范中则采用压实度作为验收控制指标,而将弯沉检验作为参考值。在实际操作中:压实度表示某一有限厚度的路面结构层经碾压后的相对密实程度;弯沉表示被测路面结构层以下各层(包括路基)在汽车标准轴载下产生的总位移。两均可反映路基、路面的碾压质量,但在理论上却没有关联。由于路面结构体系的复杂性,不能使设计与施工采用相同的控制指标显然是一件憾事。  相似文献   

14.
由于新老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所采用的设计参数不一,导致路面设计各结构层厚和各结构层顶面弯沉“设计”值存有差异。本文借助算例详细阐述了其差异,并就对不论采用何种设计规范各结构层顶面弯沉验收值的确定,提供了一套简便、可行的计算方法,借助此方法除可确定各结构层顶面弯沉验收值外,还可确定半刚性基层不同龄期的弯沉检验值,同时也可对简易路面进行结构设计,此方法对基层单位有一定的借鉴值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的多指标设计方法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对于及时修复已损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保证公路运输畅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最为常用的两种国外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的设计方法:AASHTO经验法和弯沉法,在此基础上,加入车辙评定指标——剪应力指标,并以板裂缝处弯沉差、板裂缝处补强层断裂以及《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验算指标为控制指标,建立了多指标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补强设计方法,从而为实际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路面层间水的处治重点在于减少路面水的下渗, 做好路表水的封堵, 及时排除沥青路表水。 改扩建项目需加强路面和基层的拼接缝粘结, 避免雨水从接缝渗入, 对可能渗入的层间水, 留有排水通道。 总结部分省份高速改扩建工程路面拼接技术的研究, 结合 G60 沪昆高速公路金华互通至浙赣界段改扩建工程实际, 推荐出路面层间水处治措施, 并设置试验段, 进一步研究高速公路改扩建层间水处治的设计和施工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7.
重视施工中增长的弯沉值和断面产生的不对称弯沉值,对补强设计采用的前期回弹弯沉值应加以修正,减少设计强度不足对路面造成的病害.  相似文献   

18.
结合我省高速公路常用的半刚性路面结构,利用ANSYS通用有限元系统分析了面一基层层间接触状态对半刚性沥青路面力学性能的影响,经分析,滑动状态下路表弯沉明显增加、面层内出现较大水平拉应力、水平拉应变明显增加、剪切应力和应变明显增加,因此,在路面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技术措施尽量保证面、基层的紧密结合,可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延缓车辙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新疆公路工程路基、路面验收时实测弯沉值与设计弯沉值的对比分析,提出新疆公路设计弯沉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对设计参数的调查,对设计参数的取值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公路路基建设过程中,回弹弯沉值这一概念在多个方面都有所应用.在路面结构的设计中会涉及到设计回弹弯沉值这一概念,而在施工的控制过程和最终的验收过程中也都会用到竣工验收弯沉值这样一个概念,甚至在旧路的补修中,回弹弯沉值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这一系列的应用充分体现了回弹弯沉值在路基路面建设中的重要性.因此,对其进行正确的测试和评定是非常重要的,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