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数理统计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编组站到达流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其分布规律,并利用仿真工具Arena对编组站到达流进行仿真建模,提出了基于Arena对编组站到达流生成进行仿真的建模方法,并以金州编组站下行到达调车场的实际车组数据为基础,运行模型并产生了13日的列车到达情况及编组内容,通过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确定了仿真模型的...  相似文献   

2.
编组站模拟系统中到达流生成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组站到达流的生成是铁路编组站技术作业系统模拟的基础工作之一。本文提出一种以列车运行图为依据,生成到达列车流的新方法。此外,编组站到达流应该包含到达列车流和本站批准装车流两个方面,文中亦为本站批准装车流提供了生成方法。  相似文献   

3.
编组站到达流生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设计了编组站到达流生成的一种新方法,它建立在对编组站原始到达车流统计的基础之上,然后对产生的到达流进行检验,并对南仓站实例进行到达流生成,得到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明确铁路运输"流"、"线"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了列车到达晚点对技术站车流接续造成的影响,建立了以中转车平均停留总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以车流接续等为约束条件的技术站广义配流模型.在此基础上,随机产生符合到达列车晚点分布规律的晚点时间,将其加载到列车到达时刻,生成晚点列车群.将加载了随机晚点时间的列车群输入配流模型,进行仿真计算.以出发列车的晚点率、晚点总时间等为指标,分析了不同晚点条件下的列车群在同一作业方法和作业条件下不同的车流接续情况.分析结果说明,单时段列车晚点对技术站车流接续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多时段统计条件下的晚点影响虽因站存车数量、晚点率、总晚点时间、列车编组计划等的不同取值而呈现出不同的车流接续结果,但仍有较强规律.本文的工作验证了"流"、"线"协同优化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列车到达不均衡性、编组辆数和列检工作组织对编组站到达场待检时间、列车技术作业时间和列检人员利用率的影响,提出了基于编组辆数的列车接入时间、制动机试验时间和技术检查时间的表示方法,应用统计分析理论对列检作业的各项时间指标进行数量建模,建立了基于Arena的铁路编组站列检作业微观仿真模型. 仿真分析发现,列车到达不均衡性和列检工作组织是影响待检时间和列检人员利用率的主要因素,列检工作组织对技术作业时间有显著性影响,编组辆数对待检时间、列检人员利用率和列车技术作业时间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扼流变压器的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扼流变压器是电气化牵引回流和轨道信号电流之间的接口器件。采用基于数值分析的非线性动态网络伴随模型分析法,对扼流变压器在非正弦激励条件下的响应特性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并对改善扼流变压器的电气特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结合铁路编组站现场实际,对编组站作业安全进行系统分析,从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等方面分析编组站作业安全的影响因素,建立编组站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基于物元分析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基于物元分析的编组站安全评价模型,应用编组站实际数据,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分析验证,为编组站作业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现有编组站分类标准的不适应性,提出了编组站分类的主要技术指标,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编组站分类问题进行研究。首先运用模糊c-划分方法对编组站进行合理的空间划分,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聚类ISODATA方法对编组站进行聚类分析,并利用划分系数Fc(U)和划分的平均模糊熵Hc(U)对聚类效果进行评价,最后对我国铁路现有4...  相似文献   

9.
基于知识的编组站作业整体仿真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编组站静态配流网络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配流是编组站阶段计划不可缺少的内容,本文为此建立了网络模型,将静态配流问题转化为最大流问题,并通过分析和证明,使模型进一步得到简化,从而缩小了问题的规模,可用最大流算法方便地求解。  相似文献   

11.
编组站是铁路技术作业的基层生产单位,在车流组织中起着关键作用。由于编组站建设或改造投资巨大,因此有必要对其站型选择进行慎重考虑。实际运转作业中,单向系统与双向系统各有优缺点,同时,编组站的布置还要受到很多技术因素的制约,因而,仅仅依靠简单的定性对比分析来确定站型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进行定量比对研究,构建站型选择的量化标准。基于以上分析,本文首先着眼于确定单双向系统选择的技术条件,并以此为基础,定量研究反向改编列车对单向系统及折角车流对双向系统各自的影响,从车流结构角度得出影响选择的技术因素。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以单向三级三场和双向三级六场为代表,构建能力约束条件下的典型单双向系统的择优比对模型,并通过徐州北编组站进行实例验证,从中看出,从车流结构入手,根据各种车流在编组站所消耗总费用的高低来进行站型选择不仅切实有效,而且经济科学,同时,这也为全面定位编组站的规模和布局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决策手段。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哈密地区货流、车流及哈密东站在路网上的作用进行分析,根据哈密东站的作业量,结合运量增长特点、工程条件及车站作业特点,重点研究了哈密东编组站3种站型布置方案。经综合分析比较,推荐哈密东站平面布置方案按二级四场站型规划,近期按一级三场站型实施。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列车到达不均衡性、编组辆数和列检工作组织对编组站到达场待检时间、列车技术作业时间和列检人员利用率的影响,提出了基于编组辆数的列车接入时间、制动机试验时间和技术检查时间的表示方法,应用统计分析理论对列检作业的各项时间指标进行数量建模,建立了基于Arena的铁路编组站列检作业微观仿真模型. 仿真分析发现,列车到达不均衡性和列检工作组织是影响待检时间和列检人员利用率的主要因素,列检工作组织对技术作业时间有显著性影响,编组辆数对待检时间、列检人员利用率和列车技术作业时间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TXJK 1Q驼峰自动化控制系统在铁路自动化智能控制过程中的应用,着 重讨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智能控制自动化,系统网络智能化,数据库管理智能化和系统调试过程智能化.由于对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运用,TXJK I驼峰自动化控制系统成功地实现了铁路编组站自动化智能过程的控制,提高了效率,保障了安全,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了确切地描述编组场尾部货车溜放的运动规律,为科学、合理地制定防溜器的安装方案提供依据,根据车列纵向动力学的方法,分析了车列溜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纵向力,采用面向对象模块化设计方法编制了编组场尾部货车溜放仿真软件。本系统的开发实现了实时模拟各种工况下货车溜放过程。  相似文献   

16.
配流方案是阶段计划的关键内容,在作业中将任务交由可用度较高的资源执行,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计划的兑现率.考虑编组站实体资源的空闲度与可信度,给出了资源可用度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成功配流的自编始发列车数量、车辆在站停留时间、编组站整体资源的可用度,建立了基于资源可用度的编组站配流模型,并通过分层优化方法降低求解难度.算例结果表明:考虑资源可用度的编组站配流模型,其解编系统的资源可用度增幅均在5%以上;编组系统资源可用度的改善更加明显,在时间段3~8增幅约为18.9%.  相似文献   

17.
对影响驼峰解体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与实际调研数据对比得出列车解体时间是影响驼峰解体能力的关键因素列车解体时间主要由驼峰占用时间决定,而驼峰占用时间受到车钩数和列车车辆数影响.应用Anylogic仿真软件建立了驼峰作业过程仿真模型,并采用金州站实际运营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针对影响驼峰占用时间的两个因素车钩数和车辆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车钩数与驼峰占用时间呈指数函数关系;车辆数与驼峰占用时间的呈线性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