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多年以来,西非国家主要是和北欧进行贸易往来,如今这种情况却在发生急剧转变,东欧、地中海和亚洲正在成为西非新的贸易来源地。亚洲往西非的西行贸易年增率约为10%,而欧洲往西非的贸易增长率却几乎为零。因此,世界二十大船公司大多都加大了对亚洲/西非航线的投入。  相似文献   

2.
<正>8月25日,中国交建中西非区域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在刚果(布)举行。中国交建副总裁孙子宇和中国驻刚果(布)大使馆临时代办刘存孝为中西非区域中心揭牌并讲话。孙子宇指出,中国交建在区域内各机构应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认清中西非国家形势,全面推动"三网一化"等在非洲地区的发展。他要求,各机构要统一思想、相互配合、共同发展,积极推  相似文献   

3.
随着石油供应的紧张和中东产油国局势的不稳定,人们越来越把注视的目光投向西非。该地区探明的石油储藏量在中东地区之外最多,尼日利亚、安哥拉和刚果这3个西非国家在石油生产方面的重要性正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4.
正在非洲国家贝宁第二大城市科托努举行的部长级会议上通过了在西非和中非地区实施打击海盗和武装抢劫船舶及海上非法行为的守则,IMO做出承诺表示将帮助实施该守则。该守则将于2013年5月在喀麦隆首都雅温得举行的中非和西非国家首脑级会议上向各国开放供签署。IMO秘书长关水康司表示,IMO已经  相似文献   

5.
西非,对许多人来说是个神秘而又陌生的地方。在传闻中,西非的港口偷渡、海盗、小偷等活动猖獗,加上生活卫生状况差,航行时间长,以及港口设施简陋等客观因素,让许多船员不堪其苦。本人近两年在西非航线上任船长,来回西非六个航次,历时近18个月,对西非航线航行有深切感受。本文分享了在西非海域航行和港口作业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希望对新上西非线的船员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前全球石油主要出口地区有中东,印度尼西亚,西非,巴西,委内瑞拉,墨西哥湾,俄罗斯里海和北海等地.20世纪90年代世界石油需求量是每年增长1200万桶;2001~2002年国际经济不景气,再加上当时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决定减少产量2.5%,世界石油需求量的增长率停顿了,但是到2003年世界石油年总需求量又上升100万 桶,其中中国的石油需求量大增.  相似文献   

7.
<正>一、西非地区经济对外依存度逐渐增大西部非洲地区包含尼日利亚、加纳、贝宁、科特迪瓦、马里、多哥、几内亚、冈比亚、利比里亚、喀麦隆等众多国家。西非资源丰富,铝土、石油、钻石、金、铁、铀等矿藏量亦名列非洲前茅。从外贸出口增长率的变化上可以发现,西共体2005年外贸出口增长率曾达到32.5%,人均出口达258美元。这说明西共体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在不断加强,也说明西共体对外依存度也在不断上升。预  相似文献   

8.
一、世界原油主要海上运输航线和运量世界原油海运量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根据Fearnleys统计,2001年达到15.9亿吨,比2000年下降1%.1993年至2001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03。%。主要出口地区是中东、近东、北非、西非、加勒比、东南亚和北海地区,主要进口地区是西北欧、地中海地区、北美和日本等。  相似文献   

9.
2010年10月30日,太平船务公司旗下的“裕城”轮停靠在天津港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标志着天津港又开辟了一条西非航线。该航线是太平船务公司在天津港开辟的第4条集装箱班轮航线。截止今年前10个月,天津港共新开发航线27条,其中远洋航线9条,内贸航线延伸到了海南,外贸航线扩展到了澳洲、西非等地区,集装箱航线实现了对世界主要地区和港口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球石油主要出口地区有中东,印度尼西亚,西非,巴西,委内瑞拉,墨西哥湾,俄罗斯里海和北海等地。20世纪90年代世界石油需求量是每年增长1200万桶;2001~2002年国际经济不景气,再加上当时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决定减少产量2.5%,世界石油需求量的增长率停顿了,但是到2003年世界石油年总需求量又上升100万 桶,其中中国的石油需求量大增。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中国是一个石油输出国,但是经过20  相似文献   

11.
充满生机的国际油轮运输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忠 《航海》2004,(1):5-8
目前全球石油主要出口地区有中东、印尼、西非、巴西、委内瑞拉、墨西哥湾、俄罗斯巨海、北海等地。据香港船东协会“2003年后的国际海运市场”的预测报告,全球海运市场的国示油轮需求量前景看好。20世纪90年代世界石自需求量为每年增长1200万桶,2001—2002年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不仅为中国和西非的经贸关系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为中资企业在西非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等互联互通项目提供了机会。在分析西非海港群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港口发展等级的影响因素,构建西非海港发展等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定量分析西非海港群内部状况,并据此将西非17个海港划分为3个发展等级。最后针对性地给出中资企业在西非港口开发的建议:优先考虑加强建设一类港口,并以港口工程建设为依托,用PPP等新模式逐步推动港口类投资项目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尧乐 《海运情报》2008,(1):24-25
目前,世界上实施港口国监控(PSC)的MOU有8个,即欧洲的巴黎MOU,亚太地区的东京MOU,以及地中海,黑海,印度洋,南美,加勒比海沿岸,西非、中非的MOU。  相似文献   

14.
在2014年的前9个月里,中国铁矿石进口的强劲需求受到了世界的瞩目,其海运进口量总计达到6.85亿吨,同比增长18%.虽然这一增长主要受到澳大利亚对华出口大幅增加的影响,但西非国家在这其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小觑.2014年初至今,中国从西非地区共进口2,510万吨铁矿石,同比增长44%.  相似文献   

15.
冯荣松 《中国海事》2014,(12):30-31
几内亚湾是非洲最大的海湾,沿岸10多个国家及临近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超过800亿桶,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0%。2001年全球新探明的80亿桶原油中有70亿桶出自几内亚湾地区。在石油贸易活跃的大背景下,海盗活动日益猖獗,沿岸国家并未采取对海盗实质性的打击行动,前往西非几内亚湾的船舶的防盗措施是保护自己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介绍辅助钻井技术(Tender Assisted Drilling, TAD)的概念和发展历程,概述其特点和主要应用优势。以张力腿式平台(Tension Leg Platform, TLP)为例,选择一种适用的半潜式辅助钻井平台,尝试将TAD应用于西非海域。给出TLP的主要尺寸和辅助钻井平台的主要性能数据,根据二者的总体布置设计辅助钻井作业时的系泊系统,该系统包括辅助钻井平台的系泊缆、TLP的回拉缆和两平台间的连接缆。对辅助钻井时的2个浮体进行时域耦合水动力分析,针对西非海域的海况特点定义有强阵风和无强阵风2种计算工况。计算分析预报两平台的最小间距、吊桥最大行程和各缆索最大张力等,并考虑一缆破断时的情况。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各项指标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在西非海域对TLP应用TAD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康有为  孙丽萍  康庄 《船舶工程》2014,36(6):117-121
外输系统在深水油田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其中输油管的疲劳问题是外输系统设计分析的关键。针对西非深水海域外输系统中的输油管展开疲劳特性分析,基于典型西非海况下外输系统整体时域耦合分析结果,对输油管时域应力曲线采用雨流计数法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合适的S-N曲线和Miner线性准则对输油管进行疲劳损伤计算。分析内容包括西非海域不同的环境条件对输油管疲劳的作用,穿梭油轮系泊情况下输油管的疲劳特性并考虑了横向升力对于输油管疲劳损伤的影响等。通过分析得出与输油管疲劳特性相关的环境参数及造成输油管疲劳损伤的主要因素,为输油管的设计与分析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8.
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广阔的海域、漫长的海岸线,除渤海已证实是规模巨大的含油区外,黄海和南海也都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世界上,海洋石油勘探和开发开始于1887年。目前世界上已有八十多个国家进行海上石油钻探,据统计,1973年世界海上采油量为4.7亿吨,占世界总产油量(27.6亿吨)的19.1%。海上石油勘探进展迅速的原因,不仅是由于技术条件的成熟,更主要的是由于大陆架在地质上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大陆架多半是中新生代以来处于活动性较强的地区,其沉陷幅度大,沉积厚度大,有机物质丰富,后期构造破坏  相似文献   

19.
3 500TEU集装箱船是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自主研发的新型集装箱船,主要运营于西非航线,采用了宽体、尾机型设计,为同级别中少数配置甲板吊机的船型。该船具有节能环保、14 t/TEU重箱指标高、港口及货物适应性好、建造成本低等特点。从机舱布置、振动噪声控制、线型设计、宽体设计等方面,介绍3 500 TEU集装箱船详细设计的技术概况和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20.
马六甲、新加坡海峡是世界上繁忙而又非常重要的航道,是远东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在内的国家和印度、阿拉伯半岛以及欧洲重要的海上贸易往来的主要通道,特别是来自中东及西非的原油进口,大多数均需经过此水道。由于复杂的地理环境、水深、潮汐潮流,加上由沿岸三个国家(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共同管理,其复杂性不言而喻。满载VLCC(超级油轮)由于其体型肥胖、船长较长(一般为330m),吃水及可用水深比例较小等导致其操纵性受到很大限制,加上高密度的船舶流量以及特殊的气侯气象条件和严峻的保安问题,都使安全通行受到极大的挑战。本文作者以多年的海上实际经历阐述东行通过马六甲、新加坡海峡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