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F4c型内燃机车使用的是ZQDR-410c型牵引电动机。随着列车提速和重载牵引,牵引电动机的落修率有所上升。我段DF4c型机车共45台,1999年牵引电动机的落修率有所上升。我段DF4c型机车共45台,1999年牵引电动机落修率已达1.5件/10万km,较1998年提高30%,严重影响机车的正常运用,影响了运输秩序。因此,我们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ZQ800-1 型牵引电动机环火原因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Q800-1型牵引电动机环火原因及防止措施六里坪电力机务段(丹江口441916)周火云肖志雄有兆日文我段ZQ800-1型牵引电动机1995年因环火故障落修66台,其中,1995年1月前后因牵引电机落修多造成机车供应不足,干扰了正常的运输生产秩序,造...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段共配属东风_4型内燃机车49台,担当灵邱——太原区间的客货运输任务。运用实践表明,东风_4机车的ZQDR-410牵引电动机基本上是过关的,经过不断改进,效果不错,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现就我段1984~1985年的ZQDR-410牵引电动机的落修情况作一统计分析,并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1前言DF4D型内燃机车自1997年底开始配备我段,至1999年4月份完全替代DF4B型机车而成为我段主型机车,现有90台,每台机车装有6台530 kW的ZD109B型牵引电动机,运用中电机出现问题较多的就是引出线故障,包括引出线外包绝缘层磨破接地、断股烧损、线耳烧损,引出线断损的位置大多是在出线夹出口处,在车上无法处理,只能将电机落修.我段DF4D型机车牵引电动机故障落修台数按原因分类统计如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1999年故障落修47台,因引出线故障落修21台,占落修台数的45%,2000年故障落修71台,因引出线故障落修36台,占51%,2001年1~4月故障落修25台,因引出线故障落修12台,占48%,还有一些可以不落修处理的故障,如引出线磨破、线耳处断股等没有统计.  相似文献   

5.
我段是客运内燃机务段。主要担当长春至大连间客运及哈尔滨至沈阳间特快列车牵引任务。1975年至1978年间年平均总走行公里为8402千公里,四年共落修电机755台,年平均189台,平均每十万公里2.25台。落修电机如此之多,不仅危及行车安全,而且给我段带来沉重的负担。我段地处寒温带,客运牵引速度高。因此,牵引电动机工作在温差大、振动强、负载  相似文献   

6.
东风型电动传内燃机车在我段运用以来,每逢寒冷、干燥、风沙的严冬季节,曾多次发生牵引电动机部分电刷下换向器表面氧化膜破坏消失,致使电刷与换向器磨耗特快,往往运行200~300公里后新电刷就磨耗过限。有时误认为是换向器凸片变形,落修电机将换向器光刀  相似文献   

7.
我段SS1166机车,1987年11月去外段架修。解体检查时发现第二位牵引电动机的换向极绕组断线。根据断线情况判为烧断。而在架修解体之前一直没有查觉。根据以上情况,我段进行了分析研究。 SS1型电力机车的第二、五位牵引电动机在设计上没有牵引电流表。不象第一、三四、六位牵引电动机,可以通过牵引电流表的电流值监视电动机的工作状态。而且,牵引电动机的换向极绕组与补偿绕组的断线故障,又不同于主极绕组断线故障。后者,可以通过相应的磁场固定分路电阻是否烧损做出判断。而前者,在运用中,一般是通过  相似文献   

8.
根据内燃机车数据库提供的数据,1987年1季度东风型内燃机车牵引电机的临修件数占总件数的20.62%,机破占28.57%,可见故障率仍然较高。根据我段牵引电机落修情况,对东风型机车牵引电机落修作如下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9.
1986年度我库统计了49个机务段、9种型号牵引电动机的落修数据,现将其1985和1986年度的平均落修率列于表1。由表1看出: (1)三种国产主型机车(东风、东风_(2,3)、东风_(4,5)、韶山1)牵引电动机的平均落修率仍逐年下降。 (2)韶山3型电力机车由于走行公里数少(1985年为40万公里,1986年为158万公里),所以牵引电动机的平均落修率波动较大。 (3)ND_5型内燃机车,1986年共走行5234万公里,但其牵引电动机平均落修率仅0.01,远低于其他各型牵引电动机,目前看来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0.
我段运用韶山1型电力机车18台,担当略阳——安康客货运输任务。牵引定数2100吨,最大坡道12‰。1979年共走行1352625公里。一、牵引电动机故障情况韶1机车采用ZQ—650_(-1)型牵引电动机。其机破临修情况见表1,故障情况见表2。  相似文献   

11.
SS1型电力机车自80年代初期配属我段,在石太线投入运用以来,已经历了十个年头。随着机车牵引吨数的提高和运行速度的加快,轮对上的牵引齿轮所承受的牵引力、冲击力以及其他一系列的附加载荷在不断增加,加上现在我段运用的SS1机车采用轮乘制,机车保养条件不如包乘制那样精细。牵引齿轮的技术状态明显恶化已经成为机车检修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据统计,机车轮对因牵引从动齿轮技术状态不好,入厂修理换新齿轮的一年比一年多,见表1。  相似文献   

12.
机车牵引电动机电流分配的不均匀度,反映了机车在检修过程中电机、电器以及有关部件的检修质量、特性匹配和调整的水平,它直接影响着机车的牵引特性和运用安全。关于东风_4型内燃机车牵引电动机电流分配不均匀度究竟控制在什么水平上为宜以及把牵引电动机三支路结构的电流分配不均匀度用到牵引电动机六支路结构的东风_4机车上是否合适?这都是未统一认识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这里仅就我段在改善电流分配不均匀度问题上所采取的一些措施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我段东风型内燃机车电流分配不均的现象是经常出现的,但只在加装电流表后才暴露出来。电流分配不均对牵引电动机的正常运行影响很大。有必要引起重视,及时解决。根据我们的工作经验,电流分配问题可以在库内根据测量计算的结果作出判断,进行处理,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4.
我段原配属东风机车18台,今年增加到35台,主要担当月山至洛阳、月山至晋城北间的货运和月山至长治北间的客运任务。经过几年的运用实践和段修质量的不断提高,ZQDR-410牵引电动机(简称410电机)的故障落修率不断有所下降。但是随着运用时间的增长和我段的具体情况,一些新的问题又暴露出来了。如主极C_2引出线的断裂,仅1982年1~10月份就出现6台次。其中造成临修4件。仅此一项故障,410电机的落修率就达到0.54台/十万公里,临修0.34件/十万公里。410电机主极C_2引出线断裂的部位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5.
我段自1982年起,先后采用了上海铁道学院研制的TZ型接触电阻检测仪、TY型直流耐压检测仪和匝间耐压检测仪,对电力机车电机、电器、变压器等设备进行了检测与试验。实践表明这些仪器的推广使用对提高电力机车的运行可靠性是有明显效果的。 1.TZ型接触电阻检测仪的应用 (1)使用这种仪器测量ZQ650-1牵引电动机轴与轴承内套的配合是行之有效的,我段已于1983年把它正式编入了检修工艺。目前,我段已对十多台架修机车电机和备用电机共70余台计140个轴承内套与轴的配合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16.
防止东风_4机车磁场削弱电阻烧损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风_4内燃机车牵引电动机在牵引发电机恒功率曲线范围内运行,为了尽量扩大机车的恒功速度范围,在六台牵引电动机励磁绕组上并联了两级磁场削弱电阻。运行结果表明,削弱电阻经常烧损,轻者变色,重者将周围电线路绝缘烤焦、起火,造成火灾事故。从1987年到1990年上半年,我段共发生磁场削弱电阻烧损27件。如1988年6月27日,0398号机车因磁场削弱电阻烧红,瓷瓶烧裂,使周围绝缘物起火。1990年4月14日,1073号机车,第2位牵引电动机的磁场削弱电阻烧红,造成机车电器柜右侧起火,将  相似文献   

17.
一、选配的重要性轴承是牵引电动机的重要部件之一,以ZQDR—204牵引电动机而言,往往由于轴承烧损,造成严重行车事故,我段在70年以前曾连续发生此类事故,经过分析研究改进了检  相似文献   

18.
SS3机车牵引电机主极断线故障分析和对策遵义机务段(遵义563004)杨佐长1概述我段自1990年12月使用SS3型电力机车,1992年开始落修电机,电机落修情况如表1。表1电机落修-览表从表1可以看出,牵引电极主极断线故障占落修电机的60%,电机落...  相似文献   

19.
东风_4型内燃机车牵引电动机环火原因较多,危害较大。由此引起的经济损失也较为严重,轻者引起换向器表面结瘤、刷盒烧损、换向器表面烧黑及刷架联线绝缘烧损,重则引起电枢匝间短路、接地,甚至槽楔飞出。因此分析由电路引起的牵引电动机环火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是十分必要的。这里我仅就由走车电路中375和376号线间的ZC常闭联锁故障所引起的牵引电动机环火问题进行分析。从我段1991年统计情况来看,31台机车中因此发生的牵引电动机环火故障有三起。  相似文献   

20.
我所牵引电机数据库已发出一九八五年度牵引电机落修统计年报,现将该年报内容摘要报道如下。一九八五年有43个机务段(电传动内燃机务段33个,电力机务段10个)向数据库填报牵引电动机落修数据。现将各型牵引电动机一九八五年度平均落修率以及与一九八三年、一九八四年的比较列于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